可是,美國的爸爸媽媽怎麼說::“這座學校如老虎,我們和孩子都很害怕!學校過分優秀,中國的孩子個個如小老虎,學習一個比一個刻苦,考試成績一個比一個突出,在這種環境裏我們,我們受不了,孩子也很壓抑,嚴重影響了他的心理健康。在高分的擠壓下生活,他自信心無疑會受到極大的挫傷,會導致悲觀甚至自暴自棄,這不把孩子毀了嗎?我們決定搬家。”
是啊,我們的孩子現在學習環境,不亞於服苦役。小孫子在小學二年級讀書,她的書包我背上都要吃力,何況一個9歲的孩子。
我念小學到高中,書包裏就那麼幾本書,最重不過二三斤!
我們現在從娘肚子開始胎教,幼兒園開始,學前班開始......五花八門的這個教,那個學。
孩子一跨進小學一年級,被禁錮在考試至上,分數第一的小小的鐵籠裏,千千萬萬個在互相拚殺。
不知道是孩子家長兜裏有了錢,還是老師的問題,家長到處請老師補課,甚至不惜在重金請“名師”補課,孩子越補課越沒有了主觀能動性,把那一點點的主觀主義消磨殆盡。
那些陪讀的父母就更苦了,把全部精力和錢都用在孩子身上,結果是適得其反,孩子失去了更多。四喜的一個朋友,兒子在農村種地,媳婦到城裏陪讀,幾乎傾家蕩產。每年的收入都不夠陪讀的費用,還要老兩口添補,孫子沒有陪讀出來,媳婦進不去城裏的誘惑,跟人跑了。
結果是人財兩空,雞飛蛋打,孫子成了孤兒,老倆口撫養。
經濟條件好一點,城裏買了樓房,子女陪讀出去了,樓房沒有人住,租金也沒有幾個錢,有的還租不出去,又賣不出去,用他們的話說:“砸在手裏了。”
多餘的土地能夠耕種,解決人們的溫飽。
多餘的樓房能幹什麼,就為了成為鬼樓讓人三思!
現在的教育體製如果下去,四喜呼籲,要引起重視。
孩子的天性呢?!
孩子的童真呢?!
孩子的幻想呢?!
孩子的創造力,孩子的一切都被扼殺了。
我們培養出了的小“寄生蟲”“小綿羊”真的厲害嗎?將來能擔當得起社會的重任嗎?我們不能作出回答。
不少孩子被培養成“解題機器人。”看看我們現在已經取得大學文憑,甚至研究生文憑的高材生,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幹不了,這是為什麼,不值得深思嗎。
過去學校提倡啟發式教育,要求學校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根據學生心裏特點,學習要靈活,要“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平心而論,我在學校教了三十多年書,讀死書死讀書的“解題機器人”,出息的不多,大多是四平八穩,平平淡淡。一些學習一般,跳噠不好管理的孩子,在社會上適應能力強,辦大事的多。
從中國的“孟母三遷”到美國媽媽的“奔遷”,我們的傳統的教育孩子的觀念是否可以反思一下。
這正是:
沙灘上困住順水的船,
不知道是走來還是站。
【五】
學生人數驟減,老師人數也要隨著減少。
按上級規定,小學每個自然班45人,最多不許超過50人,超過了就要分班。紅柳村學校原來小學班12個,戴帽子中學6個班。
小學每個自然班配備1.3個教師,包括學校領導,17個教師:中學6個自然班,每個班配備1.2個老師,7個老師。
紅柳村學校鼎盛時期,老師帶工勤有30人,學生有600多人。
杭錦旗三中擴大招生,戴帽子中學撤銷了。
小學班勉勉強強湊夠6個,為了多留教師,又辦了個學前班。
每個小學自然班1.3人,除了工勤,學校最多可以留任10個教師。
其餘25個教師就要回家。
解雇誰,咋麼個解雇法,四喜做了難。
學校裏有三個國家正式老師,是鐵飯碗。四喜和另外一個教師是亦工亦農教師,領國家工資,也可以留下。
通過所謂的考試,擇優錄取5個民辦教師,教了十幾年的20個老民辦教師先後含淚離開學校,沒有給一分錢的補償。
有一個年紀超過60的劉春喜老師,學區校長李福財瞞著教育局,多給了假期倆個月的補助,16元錢,讓多少民辦教師含淚感歎。
崔孟林老師是內蒙古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的畢業生,知識青年,留在了紅柳村學校,他和四喜同齡,崔老師的子女也和四喜子女差不多。
看著如今的形式,崔老師子女全部是城市戶口,沒有讓子女報考技校,出來教書,怕落個老民辦教師的下場。
四喜也板著手指計算,再過不了5年,生源減少,再合班並校,自己也是回家的對象。不過,自己確實喜愛教師工作,更離不開文學創作,加倍努力工作,雖然是教導主任,每年帶六年級畢業班,考入杭錦旗三中的學生數量最多,一直是前三名。
精減教師更嚴峻!
接教育局通知,實行校長負責製。就是國家正式工,亦工亦農教師,隻要連續統考所帶班級三年倒數第一,實行末尾淘汰製,工作不努力,校長可以隨時解聘。
紅柳村學校元老任長江,快退休了,是河套地區最早的師範畢業生,因為沒有提前備三天的課,被校長停職,送回學區,被離家十來裏的澄泥學校留用,天天跑校上班。
在一次突擊抽查,崔茂林老師因為沒有按時批改作業,被校長停職。崔老師那裏也不去,每天按時上班,沒有教學任務,也不在乎。
學校的門窗破了,他一個修補。教室掉泥露雨,他默默地補好。老師同學的自行車壞了,他笑眯眯地修好。
崔老師過了二年,才正式任課。
任老師和崔老師如果不是國家正式工,下場可想而知。
四喜沒有轉正,大女兒湘春由於是農村戶口,不能夠報考技校,想盡了辦法,報考了杭錦旗教師進修學校,畢業後做了教師。
一年多的努力,湘春所代課目全學區統考,是前三名。
在同年解聘教師名單中,就有湘春的名字,四喜又廢了九牛二虎之力,下學期又到了另一所學校任教。
又教了一年多,婚遷到烏海,請了婚假。
95年,眼看學校不足200人,麵臨著全學區合班並校。小學高級教師全部自然轉正,四喜成了正式教師。
1997年,教育局突然下達文件,國家幹部,正式教師可以提前退休,漲四級工資。
四喜回到家,和老父親一說,老父親堅決不同意四喜提前退休,有多大利益,就要多大害處。
過去多少次,精簡下放了多少幹部,一個個回到農村,再也回本了城,遺憾終生。
現在不可能國家白白養活你們幾十年,小心喝了搶坡水,老婆娃娃跟著帶害。
四喜聽了老父親的話,1997年四喜沒有提前退休。
1998年,在職中小學民辦教師全轉正,中學連工勤給轉正。
國家幹部,教師提前退休優待政策不變,言傳老家夥趕不上時代需要,以後全部競爭上崗,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
凡是45歲以上的校長教導主任全部免職,由年輕人擔任。
四喜一看學區校長,教育局局長也提前退休。政府部門,各大局不少局長,科長,普通幹部也紛紛提前退休。
四喜把形勢告訴了父親,父親說:“你也長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四喜隨波逐浪,1998年下學期提前退休。
大批國家幹部,正式教師提前退休,空下了位置,人勞局立即填補。
今天你弄到了國家幹部或教師指標,連一天班也沒有上,就辦了提前退休。
究竟占用多少指標,是個糊塗賬!
在85年前後,上級教育部門詳細登記了所有民辦教師,臨時代課教師,亦工亦農教師,學校工勤。
據說1998年民辦教師全部轉正的指標,就是那個時期國家統計的民辦教師數字,按統計數字下撥了內蒙古教師轉正指標。
在職的民辦教師,沒有那麼多,有多少指標被炒賣,送人情,也是筆糊塗賬!
國家財政要撥付多少納稅人的錢,來養活!
天地良心!
這正是:
算盤珠子地下撒,
糊塗賬來爛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