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3 / 3)

西辛莊的地大部分都是鹽堿灘,無法長莊稼,村民們隻好用地來熬鹽,用賣鹽的錢來維持生計。

這是一種古老而粗劣的製作方法。

他們在地上挖一個大坑,坑裏置放一個大水甕,水甕上覆著一層濾網。人們把地表上的土一層層刮下來,然後放到大坑裏用水澆淋,那些含在地表層的鹽分就會隨水滲流到下麵的水甕裏。待水甕滿了的時候,人們用一個雞蛋放在水的表麵,若雞蛋不下沉,就說明鹽分夠了,然後就把這些鹽水拿出去晾曬或去熬鹽……這種鹽含有大量的有毒元素,原本是不能食用的,但對貧苦人家來說,拿出幾分錢來買一把鹽,不白水煮野菜就相當奢侈了,因此這種鹽在三鄉五裏還有些銷路。但靠刮地皮熬鹽的人家委實太多了,村民們熬來熬去,把西辛莊熬幹了,熬焦了,熬成了掛在牆上能敲得當當響的窮棒子村。

李連成從小就會熬鹽。他把自己熬成了1.60米的個子,熬成了幹巴精瘦的骨架子,不管是窮還是富,他的體重沒超過100斤。就這樣,李連成到了22歲,並且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鄰村一個姑娘結了婚。

三年之後,他們有了一個兒子。兒子一歲那年生了病。

兒子得的是拉肚子,不知何故,孩子總哇哇直哭,哭過之後,就是一通屎尿。如此三番之後,李連成和妻抱起兒子去了醫院。去醫院之前,兩個人商量,看病可是個大事,得多帶些錢去。家裏銀豆子似的放著兩塊多錢,妻說是不是都帶去,李連成很大氣地說咋不帶,都帶去,花不完再帶回來嘛!誰知一次看病下來,錢悉數留給了醫院。等幾包藥片吃完,兒子的病非但沒好,反倒更厲害了些。兒子瘦的已經脫了形。看看仍拉肚不止的兒子,夫妻倆一合計,不中,還得去醫院給兒子看病。但是,看病得花錢呀。一想起錢,李連成的冷汗就冒了出來。錢花得一個子也沒了呀。窮人家平時有吃有喝誰花錢?那些錢都是當神去敬的,放在那兒,好避邪消災,誰沒事敢去花錢玩呀。李連成長這麼大,沒有嚐過花錢是啥滋味,當然,他也不知道自己家的錢競有那麼少。當一次病看下來,醫院把他家的積蓄全部花光的時候,他才知道世界上什麼事情最可怕了。但是這種恐懼感並不是一下子降臨的,它有著自己的生長過程。李連成起初就想,去親朋好友家借借吧,就是一戶戶湊,還能借不來十塊八塊錢?當他把全村都跑遍的時候,他才真正絕望了,一個村子,竟借不來兩塊錢。沒辦法,他狠狠心,把正下蛋的兩隻老母雞賣了,才湊夠四塊錢去了醫院。有了這四塊錢,李連成的腰板稍微直了一些,他想,無非是再買些藥片片唄,咋也不能花完吧。然而看病真是個無底洞,醫生說光吃藥不頂事,得趕快打針,於是,李連成手裏的錢又呼啦一下子花光了。眼看著兒子的病就能治好了,但救命的錢卻再也湊不來了。眼睜睜看著兒子拉得像一根麻稈一樣,瘦得皮包骨頭,皮薄薄一層能透亮,對著太陽,光線似能穿透過來,人就像沒有脊梁似的站立不住。李連成看看一貧如洗的村莊,看看四壁空空的家,看看瘦弱不堪的兒子,他的心裏像刀割一樣疼,淚水嘩嘩地淌下來。他心裏喊道:我得想法救救兒子,我得救救這個家……

思前想後,李連成拉起了架子車,幹起了拉煤的營生。死靠生產隊掙工分,一年下來,難掙來給兒子看病的錢,於是他就相中了給別人拉腳的活兒。從濮陽到200裏外的鶴壁煤礦去拉煤,如果三天趕緊的話能拉個來回,這樣他一趟就能掙一塊五毛多錢。這是個豐厚的利潤,一想到自己吃一天苦就能給兒子掙來幾包藥錢,他就充滿了幹勁,他個子小,體重才90多斤,但是他卻能拉動上千斤重的東西,每天能跑上百裏路。回憶往事,李連成說,咱沒有別的長處,咱就是能吃苦,別人不敢吃的苦,我敢吃,吃苦是我的強項。我把吃苦當做了一項本事,一項產業,隻要能吃苦,並且這苦能掙錢,我就搶著去吃。拉煤那些日子,我帶著鋪蓋卷,一天到晚在路上,渴了喝涼水,餓了啃幹饃,沒日沒夜地幹了兩三個月,一算賬,我一下子掙了七八十塊錢。

這時,正值割資本主義尾巴的時候,鄰村李連成的親戚把驢牽到他家躲避,連成一合計,就用剛掙來的80塊錢把驢子買了下來。在農村,一個牲口頂一個壯勞力,有了這頭小驢,李連成有些如虎添翼的感覺,他便玩起命來,多拉快跑,3個月之後,他競掙了100多塊錢!可是好景不長,不久驢子就得了風濕病,腿一瘸一瘸的,為了給它治病,李連成又把掙來的錢幾乎全花光了,盡管血本賠幹還是沒救活。李連成是一個念舊的人,看見長路就會想起那頭驢,想起它心裏就難受吃不下飯。煤拉不下去了,一無所有的李連成就借了30多塊錢北上內蒙古,到一個建築隊裏跟著別人搞建築。他人長得瘦小,人家相不上,頭一個星期把他炒得沒臉見人。可是李連成不氣餒,他知道幹建築是個苦差事,像自己這樣能吃苦的人,全工地不會有第二個,他相信自己的實力,於是他就二話不說,默默地幹起來。人家休息的時候他不休息,收工了,人家往回走,他不回去,他幹活不惜力,不要命,還善於琢磨,活幹得既好又快,平時的休息日幾乎都在工地上度過,他用八毛錢買了一個腰帶,七毛錢買了一條毛巾,這一塊五毛錢就是他在內蒙古的全部消費了。果然,他的吃苦精神和拚命精神,贏得了建築公司的信任,不出一個月,他就成了統領幾十號人的建築隊工頭。李連成雖然沒有文化,但卻是個有心人。他想,人要是隻會吃苦,靠苦力弄倆錢,那不算啥本事,人還得學知識,學本領。他覺得搞建築可是個大學問,於是就熱上了。他虛心向工程技術人員請教,靠自己用心體味,加上他一天到晚泡在工地,8個月下來,他靠死記硬背,硬是能看懂大樓的工程圖紙,能熟記施工環節,並且集管理、施工等經驗於一身。同時,他還掙了500多塊錢,這使他多少有了生活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