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3)

這個決定當場激怒了其他12戶的村民,他們不答應,因為這個廠是他們一磚一瓦壘起來的,現在企業正紅紅火火,每年每戶少說也分十幾萬元,把自己的利益拱手相讓,誰能舍得呢?

但是李連成意誌很堅定,他先找到6戶黨員,一連7天,他都在給他們講道理,做思想工作。他說,道理很明白,咱們共產黨員是幹啥吃的?咱們幾戶黨員富了,群眾還在受窮,群眾不搗咱的脊梁骨?咱得按平說的,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咱們都是黨員,我希望你們站起來支持我!

沒幾天,12戶股東統一了思想,以68萬元的低價位,使再生紙廠作價成了村裏的企業。

李連成馬不停蹄,他號召全村人股,在短短三天之內,全村168戶,每家一萬,全部入股!拿著168萬元,李連成內心既高興又沉重,他想,這些錢就是村民的汗珠子啊,他們把這些汗珠子彙聚起來,就像把兒女交到我手裏,就想讓我指揮他們的兒女打贏一場致富仗啊!

李連成果然不負眾望,他帶領群眾,又一次使產值連年翻番!與貧窮做鬥爭的李連成逐漸顯出他的將帥之才了,他說,人家愛喝酒的有酒癮,愛打牌的有牌癮,愛跳舞的有舞癮,我這人有了發展癮,發展才是硬道理!

1997年元旦,在重新招募資金進行再生紙廠的擴大再生產之後,李連成的目光又投向了更遠處,他決定再投資興建一個廠。他北上天津、北京,南下上海、江蘇等地考察多日,終於選定了工業用呢這個項目。

工業用呢是一個技術和科技含量都很高的項目,沒有技術人才怎麼辦?李連成想起自己初建塑料大棚時的經驗,他知道科技人員的力量,美國人之所以這麼牛,靠的是什麼?不就是手裏那些科技人才嘛!他說,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這個生產力我自己找去!李連成說,我這人啥都有,就是沒有同學,因為我一天學也沒有上過;在農村我啥都幹過,就是沒幹過會計,因為我不識字。但我知道知識好使,科技人才寶貴,西辛莊缺的就是這樣的人才,我必須走出村子,到外麵挖掘人才,才能利用他們的力量撐起村子貧瘠的脊梁!

他聽說徐州有個工業用呢廠,兜裏揣了幾個饅頭就出了門。到了徐州工業用呢廠的門口,門衛不讓進,他就蹲在門口,眼瞅著上下班的人流。在他的印象裏,技術員都是戴眼鏡的,於是他有事沒事就與那些戴眼鏡的搭訕,困了,就躺在馬路沿上睡一會兒,餓了,啃口饅頭,整整三天,他終於遇到了一個真正的技術員。

技術員姓周,他看到這個土裏土氣的人,有些懷疑他的話,因此他提的條件很苛刻,說這項技術要三個技術員才能完成,每人的安家費需6萬,勞保費4.2萬,月工資1500元。就是說,廠未建起,就要付出30萬的費用。但李連成還是一口答應下來,並把30萬元一股腦從西辛莊村驅車數百裏放到了技術員的手裏,這時,技術員們又提出廠裏的利潤三七分成,麵對更為苛刻的條件,求賢若渴的李連成還是一口應承下來。他說,舍不得這個三就沒有七,那就是個零,那就沒有發展。為了西辛莊的發展,這樣做值得!

李連成的氣魄和誠實守信的態度終於打動了三位技術員。他們辭去公職,紮根在西辛莊村,由於技術、資金和銷售同步到位,工業用呢廠投資三個月,就實現產值100萬元,利稅36萬元!

從此,西辛莊村的經濟飛速發展起來,到去年底,村子除返還村民最初的股金外,還以2000萬元累計股金辦起了5個股份製企業。西辛莊村一躍成為濮陽市的明星村!

西辛莊,這個多災多難的村落,終於像一個脊梁挺直的漢子,屹立在了大河之陽……

李連成說,我這個人最煩的就是兩種人,一種是懶蟲,另一種是燒包。但是同時他也知道,這兩種弱點都是人的天性,如果不用心剔除這些惰性,一副剛剛挺立起來的脊梁就會迅速萎縮下去,在某種意義上說,打造一副健康而強壯的脊梁,比挺直脊梁更艱難。那是初建工業用呢廠的時候,他發現,工廠一輛架子車沒氣了,盡管車輪胎癟癟的,輪胎馬上要報廢,但人們仍然不打氣,仍然使用它。李連成想起了自己當年拉架子車時的情形,那時每天首要任務就是先保養車子,看輪胎有氣沒氣,軸承裏有油沒有,因為這車子是自己花錢買的,所以就格外精心。俺話說,割自己的肉人最疼,花白色的錢心最疼。要是把工廠的工具物什全部變成工人自備,該節省多少開支?想到這裏,他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