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1 / 2)

采訪手記(5)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全國各大報刊都在頭版位置刊登了毛主席向雷鋒同誌學習的題詞。毛澤東一生閱盡人間英模無數,也揮筆寫下過諸多題詞,但惟有這次題詞顯得格外重視。據在他身邊工作過的林克同誌回憶,1963年2月22日午後,毛澤東小憩醒來,顯得神采飛揚。他並沒有換衣服,仍穿著寬大的白色睡衣,那睡衣的袖管處因常常伏案命筆磨得有些發舊。主席走到放有文房四寶的長桌前,拿起桌上林克秘書草擬的題詞,略微沉吟了一會兒,便提起筆架上的毛筆,蘸了墨汁,在印有8行紅色豎格的書箋上,一揮而就,寫下了向雷鋒同誌學習7個行草大字。

寫畢,主席凝視良久,搖搖頭,抽出放在一邊,又寫了第二張。看看,還不滿意,緊接著他又寫了第三張,這一次,他頗感滿意,用欣賞的神情看了許久,才放下手中的筆,點了一支煙,坐定之後,才囑咐值班人員,請羅總長和林秘書過來一下。

羅瑞卿總長這些天一直為主席題詞的事情穿梭在三座門和中南海之間。幾天前,沈陽軍區政治委員賴傳珠上將在軍委開會時,就代表軍區黨委向羅瑞卿大將提出讓毛主席為雷鋒題詞的請求,羅總長當即就答應了。羅總長一直關注雷鋒這個典型的宣傳,並且知道毛主席非常關注雷鋒同誌的有關報道。他認為主席一定會為這個普通士兵題詞的,他有這個把握,所以他才爽快地答應了賴政委的請求。

果然,毛澤東很快就將題詞應允下來。

當羅、林二人來到主席臥室時,三張題詞已經擺在他倆麵前。兩個人都驚讚了一番,說概括得好,書法也好。

毛主席並沒用林克草擬的題詞,這條題詞是他自己擬就的。也可以說,這幅高度凝煉概括的題詞,是他這些天看過雷鋒事跡之後的心得。據這個時期在他身邊工作過的機要秘書李靜同誌回憶,毛主席幾次向她談起雷鋒。李靜說,他看到毛主席在看雷鋒事跡的報道時,眼圈都紅了。他充滿深情地對李靜說,雷鋒同誌是個好同誌,我們大家都要向他學習。一個普通的士兵能在領袖的心目中占有如此崇高的位置,這在古今中外的曆史上實屬罕見。應該說,首先把雷鋒精神推而廣之擴而廣之使之走向全國的是毛澤東,而真正深諳雷鋒並在精神層麵與之發生共鳴並為之欣賞的也是毛澤東,毛澤東以一個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戰略胸襟溫暖著一個戰士的純潔靈魂。他覺得偌大的中國實際上就是一個虛擬然而又實際存在的棋盤。這是一個兩種思想的角力,即無產階級思想和非無產階級思想,它們就像是黑白分明的圍棋子,它們存在著鬥爭,並且從情勢上看還分不出誰勝誰負。毫無疑問,雷鋒就最能代表他理想中的思想人格和道德人格,這是一個完美的無產階級戰士的形象。而革命事業需要千千萬萬個雷鋒那樣的戰士,需要雷鋒那樣白雲般的純潔靈魂去占據中國遼闊的思想空間。他認為在思想和精神棋盤的意義上,倘若雷鋒這樣的白色棋子不迅速占據思想陣地,那麼,那些資產階級的腐朽思想的黑色棋子就會充斥精神空間。如果是這樣的話,共產主義何以取得勝利?因此,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年代裏,毛澤東以革命家的高度敏銳發現了一個戰士身上蘊涵的戰略意義。雷鋒精神確實成功地占據了人們思想和信仰上的空間,並且迅速釀成時代的主流話語,成為共和國精神大廈一塊重要的基石,更主要的是,它是真正走進人民群眾心靈深處的英雄,雷鋒的行為模式,已經演化成人們日常化的道德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