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2 / 2)

如今,30年過去,我們仍然可以從林克等人的回憶中證實毛澤東對雷鋒這個普通戰士的一片深情——

這時,羅瑞卿總參謀長也進屋了,毛主席請羅總長坐在他身旁的藤椅上,將寫好的三張題詞遞給他看,指著第三張說:就用這一張,你看可以嗎?

還沒等羅總長回答,毛主席又繼續說:我看了報紙上有關雷鋒的報道和日記,雷鋒值得學習。毛主席指著題詞手跡說:向雷鋒同誌學習,也包括我自己,我也要向雷鋒同誌學習嘛!

羅總長一行拿著題詞趕回軍委三座門,等翻拍完畢,已是午夜。原打算3月4日見報,因各報早已排好版麵,來不及撤換,於是,羅總長就決定改在3月5日見報。

於是,1963年3月5日這天《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全國各大報刊都在頭版頭條上刊登了毛主席為雷鋒同誌題詞的手跡。

3月5日,一個在共和國精神文明史上值得大書一筆的日子。1996年10月17日,江蘇南通市《江海日報》的編輯收到一封讀者來信,題目是《尋找莫文隋》。這封信很快就轉送到了該社總編範計春先生的案頭,作為一個有多年報齡的老報人,這個稿件的內容引起了他的興趣。寫信人是一個被自稱為莫文隋的人多年資助的學生,現在,這個受助人即將畢業,然而他迫切想知道這個莫文隋究竟是誰,有朝一日好登門言謝。

範總是個敏銳的人。莫文隋顯然是莫問誰的意思,解讀該名,會體會出諸多況昧。眼下是市場經濟了,學雷鋒做好事似乎已隨計劃經濟時代飄然而逝,更有人認為雷鋒精神已經過時,它是當時政治的產物,而雷鋒身上所體現的諸如螺絲釘精神、一塊磚精神、甘當革命傻子的精神,似乎已從主流意識降格到被嘲弄的位置,一些青年人既不理解也不願追隨。加上人們對英模典型簡單詮釋強行灌輸公式化形式化宣傳,特別是文革之後人們對政治化的東西普遍冷淡,因此諸多因素加起來,反而在人民群眾的意識層麵產生了巨大的真空,由於主流意識的減弱或者飄逝,實際就是懷疑、迷失及另類意識的反彈,當然,這種懷疑也不盡然全是壞事,它也存在著一種新觀念的重新體認。但總的來說,由於確實存在的一種總體失落的態勢,釀成了一種做好人難的不正常氛圍。而這個莫文隋無淪如何是一個值得深挖的新聞由頭。於是範計春就給記者布置采訪任務,一定要抓好找人這個線索,既找人又找精神,把曾經失落的雷鋒精神請回來,並大張旗鼓地進行宣揚。

南通市委領導同誌聽取市委宣傳部長的彙報後,立即做出了在全市學習莫文隋的決定。雖然還不知道真實的莫文隋是誰,但這種精神的回歸,說明社會道德領域的一種渴望,應該把這個道德領域的典型援引到經濟領域中去,讓它在市場經濟和經濟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由於有了南通市委的介入,這個原本平常的新聞瞬間放大,成為南通全市人民普遍關注的話題,人們似乎睜大了雙眸,開始尋找誰是真正的莫文隋,並且引出了一係列美麗的枝蔓。莫文隋找到了。

莫文隋的單位在南通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