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
啊,善良!善良也能會成為今天新的時尚嗎?
溫良恭儉讓,禮儀仁智信,這些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及道德信律曾被批了許多時日,踐踏了多少年,然而它仍生生不息,春風吹又生,其生命力確實令人驚讚。
善良之人所做善良之舉竟終能成功,這是時代精神的光照、人類愛心凝聚的結果。
愛是不可戰勝的。
然而李金海卻為此付出了許多許多。
他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夫人李麗麗,和他一樣,也是一位中學教師,他們曾是大學同學。他們還有一個漂亮活潑的女兒,能打一手令人稱絕的架子鼓,能彈一手好琴。隻是李金海夫婦好多年來隻顧忙著學校的事情,顧不了她的學習,寶貝女兒連普通高中也沒上成,隻進了一所職業高中。就在籌辦宏誌班的關鍵時候,李金海的夫人病倒了,到醫院一檢查,竟是癌症!李金海含淚把愛人送到了腫瘤醫院,轉身又回到了學校。即使是愛人動手術的時候,李金海也沒有多少時間陪伴在身邊。他在宏誌班54名窮苦學生身邊,在廣渠門2100名學生們中間,在教學第一線忠誠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
一天,化療後的李麗麗從醫院溜了出來,打的來到廣渠門中學。李金海多天沒有來醫院了,聽說他的第二期宏誌班正在麵試,辦得究竟咋樣呢,沒有她在身邊,父女倆是不是餓瘦了呢?她帶著滿腹心事,推開了李金海辦公室的門。
這一天正是星期天。第一期宏誌班的學生們都在麵試現場服務。聽說李麗麗老師抱病來看第二期宏誌班,班長韓穎帶著幾位同學來表示慰問。她們向李麗麗老師深深鞠了一躬,深情地說:李校長每天忙著宏誌班和學校的事,沒有更多的時間陪伴您,您為我們大家受苦了。李老師,我代表宏誌班全體同學謝謝您!
李金海夫婦相互對視著,兩人的眼睛裏立時溢滿晶亮亮的淚花……
他們是無悔的,今生無怨無悔。
當年從北京師範學院畢業,兩人雙雙走上教學崗位時,就曾在心裏暗暗發誓:一定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多少年過去了,白發已經悄悄爬上頭,他們仍然默默地堅守著神聖的誓言,一天也沒有動搖過!真正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的人,將會得到人們永遠的尊敬,人們會永遠記住他們的名字!
如今,宏誌班裏已經走出176名大學生。宏誌班的創始人李金海已連續兩屆被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筆者結束采訪走出廣渠門中學時,見又有許多采訪者魚貫而人——他們是全國各地教育戰線的來訪者。毫無疑問,宏誌班將會成為中國的宏誌行動,由宏誌班汩汩流出的愛的泉水必將彙聚成愛的江河……
采訪手記(8)
解讀和認知城市是一個係統工程。據說城市現象已有6000餘年的曆史。而在我國,經過發掘使之顯現城市文明的殷墟,經過碳14測定,大約誕生在公元前1280——1210年之間;而鄭州二裏崗的商城則誕生在公元前1590——1560年之間。如果按美國曆史學家桑德斯判定都市以建築為主要依據的觀點,安陽的殷墟大概就是經過學術證明的中國最早的城市。司馬遷在《史記·宋世家》一文中記述了殷紂王的叔叔箕子在商敗落之後路過廢都時的情形:其後箕子朝周,過故殷墟,感官室毀壞,生禾黍,箕子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