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魚水堅持與時俱進,把學習創新作為不懈追求,努力使自己走在審判實踐的最前沿。
海澱法院,坐落在麵向近萬家高新技術企業的“中國矽穀”中關村,各種新類型案件層出不窮。宋魚水敏銳地意識到,僅靠過去的知識底子,以往的工作經驗和一張笑臉、兩袖清風,已適應不了辦案的需要,要行使好手中權力,就必須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她為自己確立了爭當專家型法官的目標,也就是法學理論要達到一定的學術水平,能站在學術前沿進行思考;能在辦案中運用理論解決疑難問題,辦出高質量的案件。為此,她再次走進人民大學,取得法律碩士學位。2001年,通過嚴格的外語考試,被派往國外進修學習。
宋魚水的勤奮努力在海澱法院是出了名的。茶餘飯後,別人休息她學習,上下班坐車的時間,她也要利用起來聽外語。一次,我們組團去美國考察,我和小宋住一個房間。日程安排得很緊。白天,她與大家一起學習交流,提問最多;晚上,她整理筆記、閱讀資料,睡得最晚。她負責撰寫全團的考察報告,在回國的航班上,還在改改寫寫。回國的第二天,一份內容豐富、頗有見解的報告就交到了領導手中。
受小宋的影響,我們法院很多年輕人都樂於學習鑽研。下班後、節假日,總有一些人還在辦公室忙碌。知識產權庭尤為突出。他們的論文在全國獲獎,判例被最高法院公報刊載,與人合著的專業書籍受到學界關注。他們每周的英文案例講解,更是我們法院學術氛圍的寫照和工作亮點。
宋魚水善於思考,不斷將學到的知識、新的司法理念運用到實際辦案中。早在1996年,她就提出這樣的觀點:不應輕易判令合同無效。保護經濟效益是司法公正的應有之義,隻要當事人雙方都是善意的,在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情況下,已經形成的利益就應當受到法律保護。她以《無效合同的認定和處理》為題撰寫了論文。發表後,在法律界引起關注,並在全國法院論文評比中獲獎。
刻苦學習,勤奮實踐,使宋魚水的辦案能力不斷提高。擔任審判員,她在庭裏結案最多;當副庭長時,負責全庭積壓半年以上的疑難複雜案件,並在較短時間內一一審結;作為知識產權庭庭長,她帶領大家爭優創先,為知識經濟的發展和知識產權的保護而不懈努力。
在宋魚水十多年的審判生涯中,有的當事人折服於她高超的審判能力和法學修養,主動修正了自己的訴訟請求;有的當事人有感於她嚴謹、真誠的作風,愉快接受了法院的調解建議;有的當事人聽了她的解釋,自動撤回了起訴;有的當事人讀了她的判決書,自覺履行了法律義務。有的當事人盡管出於利益的考慮提出上訴,但對小宋的工作充分肯定,甚至委婉地表示歉意。
宋魚水認為,鮮花和掌聲固然是一種鼓勵,但更重要的是人民群眾的信任。勝敗是執法的結果,信任是無言的豐碑。作為共產黨員、人民法官,必須牢記黨的宗旨,把司法的公正、司法的溫暖,用自己的行動傳達給人民群眾,讓他們正確對待裁判,理智接受輸贏。
宋魚水是首都政法戰線這塊沃土上成長起來的新型法官,她以公正的審判實踐回答了“什麼是司法為民,如何服務發展,怎樣讓人民滿意”。她是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傑出代表,是人民信任的好法官,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作者係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