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魚水原來審理商事案件有一手絕活:調解。來到知產庭後她豐富的調解經驗同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她認為:和判決相比,調解更能消除當事人心理上的對抗,便於迅速審結案件、便於執行、減少當事人的訴訟成本,而且中國人講究以和為貴,調解更適合我們的國情。我們常說,在她那兒,調解已經成了一門藝術。
桂香村是一個老字號,但是由於曆史的原因,京城卻有兩家工廠都叫桂香村。其中一家還在多年前就注冊並使用了“桂香村”商標。另一家注冊的商標不同,但在產品包裝上也使用“桂香村”字樣。這一來,老百姓很難分得清。一次一家廠子的產品在報紙上被曝光,惹得另一家大為光火。也難怪,老字號這金字招牌擦亮不易,毀掉卻易如反掌。這個案件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按照商標法的一般規則,被告已經構成了對原告商標權的侵犯。審理中,宋魚水從雙方提供的證據中了解到,原被告在1962年前是同一家企業,被告現正在進行國有企業股份製改造。曆史淵源、老字號的複雜性、國有企業的困難,都提示我們,簡單的一判了之,可能並不是本案最佳的解決方案。為此,宋魚水與原被告反複長談,十幾次苦口婆心的工作下來,終於促成了當事人的諒解,為了澄清老百姓的困惑,雙方以調解的方式在報紙上公告了各自的身份和各自的商標,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的良好平衡使這一糾紛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宋魚水心地善良,替當事人著想,但這絕不意味著沒有原則。我最清楚,她在審理案件時始終把握著一條線——嚴格按照法律辦事,分清責任,明確是非,決不“和稀泥”。
在一起抄襲侵權案中,某大學博士生劉某大段抄襲他人作品予以發表,但法庭審理過程中,劉某態度十分強硬,表示“純屬巧合,沒有抄襲”,即使在原告舉出“連錯別字都一模一樣”的證據時,仍然一概否認。宋魚水和我連續開了兩天的質證庭,將需要比對的內容,近20萬字的論文全部核對了一遍。抄襲顯然已經構成。
“審判長,我真覺得我沒抄多少,就是參考的多了。我們這個圈子特別小,我明年就要畢業,要是大家知道我這事,做論文、找工作都黃了。宋法官,您就幫幫我吧。”庭審結束後劉某求情。
合議中,宋魚水說:這個判決也許會對一個博士生的前途有影響,會讓他覺得法官不近人情,但是如果縱容他,不僅害了他一輩子,也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後來,合議庭還是依靠紮實的證據,依法宣判劉某構成對原告著作權的侵犯,責令他在專業報紙上賠禮道歉。
劉某如今已經畢業,也順利地找到了工作,實際上判決的影響並沒有像他想象的那樣嚴重。去年元旦,宋魚水意外收到了他寄來的賀卡,賀卡上寫到:“我曾經恨過您,請原諒我的年少輕狂。我感謝您,是您啟發了我怎樣做人。”
人生,有很多再一步就誤入歧途的時候。宋魚水也經常以此案告誡庭裏的年輕人:一個優秀的人不僅要有情,而且要有義,最重要的是正,正氣永遠感召人的覺悟。是啊,社會的土地一定會有雜生的荊棘,我們的心靈注定會有起落的潮汐,但我們都相信:正義的星鬥必將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那是人民注視的眼睛。在她的帶動下,不僅宋魚水取得了一個個榮譽,我們庭也取得了出色的成績,我們的法律文書、案件、論文在院內、北京市和全國法院係統都獲過獎,2002年我們庭立了集體二等功。2003年,我們又因成績突出榮立集體一等功。
那年年底,我被組織上委派出國學習,回國時已是臘月二十九清晨,要離開北京回老家已經來不及了。我推著行李車,低著頭匆匆地走,不想看到那些翹首期待的人們和熱烈相擁的眼淚。避過人群,我從機場出口向左轉,突然聽到熟悉的聲音:小馬、小馬,看這兒!我扭頭一看,宋魚水正從人群中擠向我,手裏捧著一束潔白的百合花。我一時怔住,她怎麼會來,她怎麼會去買花,她怎麼知道我喜歡這種花?她愛人笑著說:“我們家這位頭一次這麼浪漫,問了一圈才知道你喜歡百合,說你一個人在北京,沒人接心裏該難受了。”看著懷中潔白、素雅、溢著幽香的百合花,我輕輕地叫了一聲:“宋姐……”就再也說不出話來。
在這幾年裏,宋魚水沒有講過一句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她用她沉默、溫柔卻無比堅強的法官的力量,用她對黨、對人民的赤誠之心,啟發了我怎樣去實現一名共產黨員的理想,永遠為人民守護好心中的天平!
(作者係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法官馬秀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