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難忘的歲月(1 / 3)

南海之濱

曆史的見證最為嚴正。五十年前,南海之濱,黑雲密布,腥風橫吹,血雨傾注,祖國大地在戰栗,人民優秀的兒女在苦難中。

在潮州,從城北的百花台到城南的春承樓,十裏長街,頓威淚海,街道兩旁,站立著千千萬萬悲哀的人群。他們淚水縱橫,悲憤地向被押赴刑場的人們默哀。

長街上,吹響陰森森的軍號,反動軍隊如臨大敵,成千列隊,刺刀上槍,橫端朝向兩側。隊伍末尾騎在馬上的是,手執令箭、滿臉橫肉的監斬官。

而夾在前後槍林刀叢中的是被判處死刑的罪犯。走在最前麵的是個插著犯由牌的中年漢予,五花大綁,渾身血汙。他氣宇昂軒,曰光炯炯。他沿途高呼:中國共產黨廳歲!他的從容就義、視死如歸、為革命犧牲的大無畏精神,使萬人感動,紛紛落淚!

在中年漢子後邊,是一同被押赴刑場的幾百成群的罪犯,黑壓壓的一大串,幾乎拉成了一裏長。槍兵刺刀步步向外,臉色鐵青,神情凶惡,這隻能說明他們內心懷著無法掩飾的恐懼。而犯人群卻默默地滿懷仇恨在行進。有一個老年人被兩個年輕的抬在籮筐裏向前走。籮筐下沉,竹杠彎彎。年輕人赤膊,滿身傷痕,而老人的白發被血染紫了。從老人的滿麵風霜、臉色黧黑、骨節錚錚的體格上和不怕驚濤駭浪、勇健豪邁的氣質上看來,他像是海上的一個老漁民。他閉目深思,神情自若,好像他在刑場路上回顧自己的一生,清白無瑕,問心無愧。他內心感到唯一不足的是,也許他慚愧地到了垂暮之年,才為革命出了一點力,才給人民做了一點好事。

在這一天群被押赴刑場的犯人之中,還有一個年輕的母親年輕母親袒露著胸懷,啕脯上烈橫著紫的青的無數傷痕。在去刑場的路上,她懷抱著一個罌兒。嬰兒依戀母親溫暖的懷抱,饑餓的小嘴在吸吮著奶頭。她的一隻小手摸著這個奶房,另一隻小手還抓住另一個奶。年輕母親的奶房在隨著心酸而又勇敢的腳步在顫動,嬰兒的小嘴在沉醉地吸吮著稀少的奶汁。年輕母親為革命拋頭顱、灑鮮血,並不惋惜自己的青春,而傷心的是自己的孩子幼小的生命也跟隨著她去受死刑。敵人殘暴,毫無人性,她越愛孩子,就越恨敵人;她越恨故人,就越愛孩子。她在獄中受刑,身體傷痛,但她竭力雙手懷抱嬰兒,讓自己的孩子多吃幾口奶,多享受一陣母愛。孩子無知,奶香蓋過丁母親身上的血腥,在沉醉中,小腳還在母親的懷裏顫顫悠悠。當十裏長街的千萬雙眼腈看到這一對母子的時候,沿途不斷發出悲痛的歎息。嬰兒何罪?為什麼要跟著母親一同被押赴刑場?

什麼東西在囚徒的人流中紅閃閃的一飄一動?那是一條掛在一個紅軍戰士脖子上的紅領帶。這紅領帶,是八一南昌起義時戴在他脖子上的,它標誌著革命的意誌和信念。從南昌起義後,他隨著葉挺、賀龍進軍廣東潮汕。革命部隊剛剛誕生敵強我弱。潮汕一戰失敗,他受重傷,經老百姓搶救掩護,但終於被敵人搜捕。在獄中,他不肯解下他的紅領帶,在酷刑中,他也堅持戴著紅領帶。現在,在押赴刑場的路上,他的紅領帶仍然在風中不停地飄動。這條紅領帶,是被敵人撕破了的,是染滿了這位紅軍戰士的鮮血的,但是它在囚徒的人流中紅光閃閃地飄動。它雖小,但卻像是一麵不倒的大旗,紿人以召喚預示著未來的光明和勝利,提高了中國人民的革命的信心。

從百花台到春承樓,十裏長街群情激昂,眼淚化為力量,歎息化為壯歌,幾百個戰士倒下去,幾萬個戰士站起來。

潮州韓江邊的大榕樹,參天覆地,它是曆罡的見證。就在大椿樹岸腳的江灘上,多少烈士皿染黃沙。天怒人怨,一夜風雨,扛水暴漲,驚濤滾滾,駭浪滔滔,烈士的鮮血變成洪濤,滾滾滔滔流入南海,千秋萬代,南海的濤聲在高歌著烈士的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