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難忘的歲月(2 / 3)

邙山腳下

豫西有一條蜿蜒起伏的邙山。邙山北,就是洶湧的黃河,黃河像條黃色的長地,水流千轉,處處漩渦,波洄浪卷,呼嘯奔騰,驚險萬狀。四十年前渡黃河,艄翁、船工都是赤條條地一絲不掛,緊握大舵,猛搖臣櫓,吆喝呼喊,聲蓋奔流。隻見浪擊飛舟船行似箭。每渡過,次黃河,人們都額手稱慶。

就在這邙山之北的黃河邊有一個名叫鐵謝的渡口。鐵謝渡口沒有一棵樹,也沒有一根草,隻有幾個低矮簡陋的草棚茅屋。黃沙茫茫,河水漫漫,天高野曠,極目荒涼。

當年,有兩個青年長途跋涉來到這黃河的鐵謝渡口,他倆男一女,風塵仆仆。看來他倆不像是夫妻,也不像是兄妹,而是兩個追求真理的純潔青年。男的落滿了沙土的頭茇有點卷曲女的披散的長發在吼中飄曳。他倆臉孔黧黑,顯然是從小就飽受熱帶陽光的照耀。

是的他倆是華僑青年,從海外回到祖國,奔向延安。

就在他倆停立黃河灘頭待渡的時候,忽然有兩個好心人前來詢問他倆的來曆和去向,勸說他倆祖國處處有光明,叉何必渡黃河,冒覆舟的危險?

於是他倆被送回邙山南邊,被投進了洛陽集中營。

洛陽集中營就在邙山腳下。集中營在擴建,男女青年們在烈日下揮汗如雨,被強迫砌圍牆來監禁自己,有的怠工被劃地為牢罰站在烈日下,有的被鞭打著在赤日炎炎的場地上罰跑步,有的勞累中暑口吐白沫暈倒了。集中營擴建了,於是更多的男女青年被押送進集中營裏來了,他們當中有長途踩冰踏雪赤腳凍傷了腳踝的,有衣衫單薄渾身發抖從睡夢中被捕來的,有衣裙檻樓被汙辱後抓來的。

集中營的設立,據說是為了教育這些迷途的青年的。

這兩個華僑男女青年卻真正受到了教育,他倆看見有的人在皮鞭下跪地求饒,但他倆看見更多的是臨危不懼、昂首挺立的青年。

在集中營,他倆分隊分監,卻在難友們的幫助下,他倆還能互通信息。

在一個狂風暴雨之夜,他倆跟隨著一批青年越獄潛逃。

集中營圍牆上邊鐵絲網的尖刺劃破!他倆的四肢,鮮血和雨水在身上一塊流。他倆躲過了圍牆四角崗樓上在雨霧中朦駐閃光的探照燈。這時,他倆發現和難友失散了,慌忙跳下高牆,卻沒想到牆外還挖的有灌滿水的壕溝,他倆先後跌落溝壕的撲通撲通的水聲,驚動了崗樓上的敵人,是槍聲四起。他倆竭力爬出壕溝,在狂風暴雨中往邙山奔逃。

祖國的土地是親愛的,但他倆對祖國的土地卻非常生疏。他倆和難友們失散了,很快就被圍捕了。

他們分別被關進邙山深溝的土牢。土牢隻容一人坐臥。他倆同時被關在邙山的一條山溝裏,但卻無法相見。他倆隻能看見溝頂的一片藍天、幾朵白雲,隻能看見一隻蒼鷹在藍天白雲下盤旋,他倆把自己的理想和感情寄托在藍天白雲和蒼鷹的翅膀上,默默地衷心祝福粗國的新生和人民的解放。

豫西黃土高原的土質是立土,不怕風吹雨打,永遠屹立。這一對華僑青年在分別監禁他倆的土牢中,各自用磨出血的指甲在牢牆上刻下了思念祖國和延安之情,以及他倆愛情的誓言。

現在,事隔四十年後,邙山的土牢被堵塞!吧!可是那兩個華僑青年今天哪裏去了呢?是生為英雄?還是死為英靈?而當年他倆用指甲刻下的熱愛祖國、向往延安、堅貞愛情的誓言,卻水遠留在我們這一代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