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聽說愛情曾經回來過(1 / 1)

華南師範大學 鍾秀麗。

在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法容身的,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便能夠結合在一起,過著相互提攜的生活,這是張愛玲荒涼筆下的冷色調。可是,在海因裏希·伯爾的筆下,在兵荒馬亂的時代,女人是偉大的。那天然的偉大的母性收容了那些從戰敗的前線逃回來的厭戰士兵,讓他們在她們的懷抱中得到些許人性的溫暖,譬如《巴黎“被俘”記》中的那位美麗的巴黎女郎,而這些在《天使沉默》中更為明顯。

戰後的德國人,不僅失去了眾多的物質財富,也失去了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人們不得不在精神廢墟和物質匱乏的雙重壓力下艱難度日,在瓦礫堆中尋找失去的一切。

漢斯·施爾茨萊是從前線逃回來的,其實“漢斯”已被槍決,現在他是埃利希·凱勒。但是,他有多個身份,為逃避追捕及領到麵包票的需要。一件使他“看上去文質彬彬的”大衣把他和勒基娜·翁格聯係在一起。於是,在這城市的廢墟中,愛情回來過。

當漢斯把大衣歸還給勒基娜時,她的孩子剛剛死去--被德國的子彈射中,而他是德國的逃兵,在這脆弱時刻,漢斯住進了她的屋子,跟她分享她的香煙。

“香煙和肥皂的香味意味著和平”,在勒基娜的屋子裏,這兩者都有,惟缺麵包,但這屋子被外界包圍著,屋子的外麵沒有香煙、肥皂、麵包。故事在狼藉中展開,愛情在狼藉中回來。

女人的生命力向來是堅韌的。在戰後的德國,在斷瓦頹垣裏,女人在支撐著世界,使之得以挺立,所以延續。時光仿佛回到母係社會。漢斯的香煙和麵包都是勒基娜供給的,他隻是躺在床上,吞咽著灰色奇異卻又淡而無味的飲料--時光。饑餓終於使他“活潑”起來,想到了求生第一要著。勒基娜用全部的財產--照相機--換來了證件。這證件對他來說是多麼的重要,他可以出門,可以領麵包票等等。然而她是什麼也沒有了。就在這三個星期中,他愛上了她,而她,“我想是的”,也一樣。

香煙最先使他們關係密切,而肥皂使他們關係更進一步。

勒基娜突然產生了打掃衛生的念頭,此刻的她非常向往幹淨,她是多麼灼熱地想要尋找一塊肥皂,想要接近肥皂的氣味。那薄荷的氣味就是愛情的氣息。她在沐浴時,漢斯回來了,他讓她的臉靠近他的胸脯。兩個人在那幹淨的床上,躺著,這些都使她感到幸福。

生活是如此的艱難,她去賣血,他去偷煤,以此換來麵包和香煙。在艱難的生活中,愛情經過之處,留下了些許溫暖,些許亮色。他弄來漂亮的圍巾,整一瓶葡萄酒,還有更稀罕的--一個蘋果。在這狂風怒號的夜裏,在那淡淡的燈光下,他向她求婚。他們緊緊依偎在一起,兩人麵對著麵,各自朝對方臉上吹著暖和的氣。兩人靠得很近,他的臉貼著她的臉,相互交流著溫暖的呼吸,交流著柔情蜜意。愛情就這麼環繞著他們,在四周封了一個結界,對抗怒風,對抗嚴寒,對抗狼藉中可怕的空虛。

海因裏希·伯爾的《天使沉默》逼真地表現了在那特定時期德國人的精神狀態,是“廢墟”中德國的真實寫照。但我卻更願意把它看成愛情小說,更注重裏麵的愛情故事。愛情故事讓人感到了點點溫暖,讓人看到“廢墟”的點點希望。尋找失去的愛情,讓愛情回來,把夏娃和亞當緊密連為一體,這便是世界的開始。

原載《華南師大報》2002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