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管不了別人還管不了自己(1 / 3)

自控力,說白了就是自我控製的能力。是一個人對自身的情緒、情感、欲望、行為、心態等施加的正確控製。通俗點兒說,就是自己能不能管住自己,堅持做那些想做且該做的事情,不去做那些有誘惑但不該做或不能做的事情。

除此之外,自控力還包括對自己周圍的事件、對自己的現在和未來的掌控:你能否把握自己的成功或者失敗,你能否把握你的人際關係,你能否把握你的人生走向等等。換句話說,自控力的大小與一個人能否成功及成就的大小密切相關。

如果沒有自控力,我們就會對自己持放任態度,對自己的言行不加約束,得過且過,甚至放縱自我,不考慮行為的後果。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時候,沒有人能夠完全避免,隻能改善。

所以,首先我們不要對自己的失控產生罪惡感,在感到壓力過大時,不妨找一些做起來比較舒服的事,暫時放鬆一下自己,平複一下心情。然後再製訂一些小計劃、小任務,難度不要太高,但一定要完成。如果還是完成不了,就要找出其中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加以改善。然後再循序漸進,有目的地加強訓練,改善和增強自己的自控能力。

▲第一節 意誌力太薄弱了怎麼辦

自控的基礎在於自知,而自控的關鍵在於意誌力。

所謂意誌力,就是控製自己的注意力、情緒和欲望的能力。

意誌力可以被看做是一種精神能量。它是一種麵對內外阻力和困難時,做決定、采取行動的內在力量。它給予我們克服懶惰、消極、誘惑和習慣的力量,並支持著我們付諸行動、實現目標或完成任務。

意誌力有兩個顯著的特點:第一,一個人的意誌力是有限的,使用了就會被消耗。第二,一個人的意誌力都在同一賬戶中提取,用於各種不同的任務。也就是說,一個人每天做的各種事情之間存在隱秘的聯係,我們忍受擁擠的交通、煩人的同事、苛刻的上司、淘氣的孩子的意誌力都是從同一賬戶中提取的。一件事上花去了一部分意誌力,意誌力賬戶上就會相應減少。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在上班的時候受了氣,回家後會對老婆孩子撒氣一樣,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意誌力再用來忍受老婆孩子的一點點“無禮和胡鬧”。

意誌力——人需要修習的正能量

意誌力是一個人的最高領袖,也是各種命令的發布者。當我們善於運用這一有益的力量時,就會產生決心。而當人有決心時,心理功能或身體器官都會對決心產生服從。根據這種精神能量的大小,可以判斷出一個人的意誌力是薄弱的,還是強大的;是發展良好的,還是存在障礙的。

當我們計劃去完成一件任務的時候,意誌力這種精神能量就會隨著我們的想法或者計劃把精力集中在這一事件上。如果後來我們的行動沒有去做,就會導致認知與行動的不一致。這時,我們就會感到焦慮、緊張。再拖拉一段時間以後,支持這個任務的精神能量就會因為沒有獲得實際行動的支持而沉淪,隨後進入潛意識空間。按照弗洛伊德的觀點,一個人的意誌力的總量是固定的,一件事情分配得多,其他地方分配得就會少。如果有部分精神能量沉入了潛意識空間,那麼剩下的精神能量就減少了相應的數量。我們的剩餘精神能量不足以應付現實生活所需時,就會導致心情失落、空虛、無力……這樣就出現了我們前麵提到的那些失去自控力的現象和行為:知而不做、擔心、衝動、猶豫不決、毫無耐心等等。

意誌力能夠幫助我們克服壞習慣,養成好習慣;在遇到挫折和失敗、打算放棄時,給我們支持和鼓勵以及繼續戰鬥的勇氣;可以讓我們能夠自覺約束、控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從減肥節食到控製情緒,從做事拖延到完成困難的工作,意誌力無處不在。而我們現代人最缺乏的品質也是意誌力。

大多數人都覺得掌控生活是件讓人筋疲力盡的事,他們對自己的事情也覺得力不從心,覺得讓自己或他人失望了而心存愧疚,甚至被自己的想法、情緒和欲望支配著。

一直嚷著要減肥,也知道減肥的最有效方法是:少吃多運動,卻一直沒有實施,或者實施了幾次就無法再堅持下去,情緒一低落就敞開肚皮大吃一頓,致使減肥計劃中止,心裏也充滿失敗感;

經常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喜怒無常,做事很衝動,甚至無緣無故地亂發脾氣,發完脾氣後自己又很後悔;

控製不住自己地玩電腦,沒人聊天還是整天盯著QQ、MSN,對著微博、購物網站、論壇等一看就是一天,哪怕是眼睛發酸腿發麻都不肯停,有時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看什麼,隻是不停地按F5刷新頁麵;

本來已經安排好的計劃,可一直不想開始,拖延到最後關頭不得不做的時候才開始拚命,結果雖然也做完了,可效果並不理想;

已經忙得焦頭爛額,一大堆的事情需要處理,可就是懶在那裏,什麼都不想做;

在單位裏,一整天什麼正經事都沒做,隻是晃著、放縱著,混到下班,盡管沒人指責,但還是覺得自己渾渾噩噩的,有些可怕……

美國作家尼古拉斯·卡爾在他的《淺薄:互聯網如何毒化了我們的大腦》一書中提到,互聯網毀掉了我們集中注意力、深入閱讀和思考的能力。據統計,一個典型的電腦用戶一天內會打開超過36個網站。我們工作的注意力經常被QQ、MSN的提示音打斷。受微博的影響,我們已經習慣了短閱讀,而喪失了讀書的能力……

當然,不隻是互聯網的原因,我們生活中的誘惑太多了。換句話說,我們的意誌力被大大地稀釋了。能夠控製自己往往是在自己理性的時候,而不想控製自己往往是在感性的時候。我們失去意誌力常常是在事情最緊要的關頭。對意誌力的掌控困擾著幾乎每個人,而且對它的掌控也變得越來越困難。

要知道,意誌力是與生俱來的,每個人都有。隻是,在成長曆程中,有的人的意誌力得到了鍛煉和加強,而有的人卻在逐漸喪失。如果你想要掌控自己的情緒、思想、欲望、行為和生活,獲得屬於自己的成功,培養意誌力可能是一條捷徑。

管住自己——提升意誌力的八項基礎訓練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意誌力過於薄弱了,那你可以從以下方麵進行訓練和改進。

1.首先要相信自己

麵對困難的工作或任務,我們總有兩種態度可以選擇:知難而退或者迎難而上。知難而退的人,往往會把“難”當成自己不去行動的借口,而迎難而上的人,則會把“難”當成進步的動力,最終往往取得比想象得更好的成績。

其實,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用心努力,也就是方法總比問題多,隻要我們一步步走下去,沒有過不去的溝壑。那些看起來難以逾越的高山,往往是我們自己搬來擋住自己的路的。所以說,信心很重要。隻要我們勇於突破這道障礙,讓自己自信起來,就會更容易取得成功。

2.目標明確具體

給自己製訂一個明確具體的目標,更有助於我們提高意誌力。因為我們在積極投身於實現自己目標的實踐中,更容易堅持到底。

美國羅得艾蘭大學心理學教授詹姆斯·普羅斯曾經做過研究,發現那些越具體、明確的目標,越容易完成。所以,我們在製訂目標的時候,不要隻是說些空洞的話或者口號,而是越具體越好,這樣更利於我們按計劃實施。

3.把複雜的任務分解成小的部分

在我們麵對一個複雜的任務時,總會有些畏難情緒,他會破壞我們的意誌力。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我們就沒有放棄的理由和借口了。而且分解以後,麵對一個個簡單容易上手的小問題時,則更容易進入狀態,從而堅持到底。

這點看起來容易,但卻需要經驗,因為你需要讓分解後的每個小部分都是相對獨立的,這樣才方便你每次完成其中一項而不受其他項的幹擾。

4.給自己設一條底線

有的人做事一拖再拖,有的人堅持不下來,有的人禁不住誘惑。不管哪種問題,都需要給自己設立一條底線,就像雷區一樣,絕不讓自己越雷池半步。拖延就給自己一個最後期限,堅持不下來就給自己設一個最低的奮鬥目標,禁不住誘惑就給自己設一個可以違禁的量……越過了底線就不能再給自己找任何借口了。

5.遠離誘惑

在意誌力和誘惑鬥爭時,無法增大意誌力,就隻有減少誘惑了。想減肥,就幹脆離美食遠一些;不想玩遊戲,就幹脆把遊戲刪掉;不想多花錢,就幹脆剪掉自己的信用卡……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抵製不住誘惑的話就幹脆離他遠遠的。

6.找人監督或與人打賭

這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在我們引入第三方參與進來的時候,我們往往會為了“爭口氣”或者擔心失去“賭注”而給自己的意誌力增加了新的動力。

7.自我獎勵和懲罰

為了鼓勵自己意誌力的勝出,必要時要對自己給予適當的獎勵。比如在整理好房間之後,聽一段美妙的音樂;工作了一周之後,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後,進行一次短途旅行放鬆身心等。

當然,有獎也要有罰。在我們又一次意誌薄弱的時候,就要給自己一些懲罰了。這個懲罰應該是自己能夠承受,又會有些“心疼”或教訓比較深刻的,這樣才有懲戒的效果。

8.立即開始

意誌力薄弱往往發生在做第一件事情或者開始一個任務之前,而當我們開始一個任務以後,就不需要那麼多意誌力來維持了。除非在完成任務的時候出現了大的困難。所以立即行動對意誌力薄弱的人也是比較有效果的。

有的人拖延,不是為了享受安逸,而是覺得條件還不齊備——他非要等所有的事情都準備好了才能開始。其實,很多時候並非條件不足,而是在給自己的懶惰找借口。這種情況下,立即開始行動,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