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去超市購物之前,準備好一張購物清單,並堅決約束自己按照清單上的計劃,隻買一些日常需要的、營養健康的食品。這樣,可以避免我們在受到食物誘惑後,衝動之下購買那些我們已經計劃拒絕食用的美食了。
3.增大難度,製造阻礙
如果確實需要購買一些食物,要盡量購買生的、需要烹調的食物。如果我們買了一隻熟的炸雞很容易就吃下去了。而如果我們買一隻雞自己回家烹調,就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力氣,結果就可能大不一樣了。如果這隻雞還要自己殺、自己拔毛,那就更不想動了。所以說,我們進食的衝動會隨著我們花費的力氣和時間的延長而減弱或者消失。
另外,還盡量不要在家中存有太多自己喜歡吃的事物。這樣,在自己想吃的時候,一想到還要換衣服出門,去買才能吃得到,我們也許就會放棄這個念頭了。
當我們想要吃東西的時候,難度越大、遇到的阻礙越多,我們就越有可能放棄吃的念頭。因為我們相應的要付出很多代價。當這些代價足夠大的時候,你就會禁不住問自己——我真的非吃不可嗎?
所以采取這種方法來緩解自己對食物的渴望,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達到減肥目的。
4.寫飲食日誌
對於要減肥的人,寫飲食日誌很重要。你隻需要找一個筆記本,無論何時,吃了什麼,吃了多少,大約含有多少熱量等,都記下來。當然你也可以在網上做這些,做個表格之類的。一定要記錄下你吃下的任何東西,不管是一口巧克力還是一根黃瓜。
寫飲食日誌既可以幫助我們計算每天攝入的能力,還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的飲食模式,總結自己的飲食規律,甚至發現潛在的飲食缺陷。在你記錄了一段時間飲食日誌後,你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你這段時間的飲食習慣——在什麼時候你最想吃東西?吃了些什麼東西?為什麼吃這些東西?看看自己什麼情況下容易失控?從中發現和標出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有針對性的加以改善。
5.擬定一個減肥計劃,有目的地吃
減肥期間,一定要計劃好自己的每一餐飯,絕不能忽然間心血來潮就多吃一頓或者少吃一頓。這樣是很不利於減肥的。吃飯的速度不要太快,要慢一些,給我們的胃一個充分的反應時間,這樣更容易讓我們感覺到吃飽了。切記不要在心不在焉或者心情低落的時候吃東西,那樣你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吃下了多少。有些人喜歡一邊看電視或者電影一邊吃東西,食物一點點地進入自己的胃裏,而自己的全部注意力卻在故事的情節中,會讓我們不知不覺間吃掉大量的食物;還有些人心情不好的時候喜歡用食物來安慰自己。其實食物並不能夠對你的情緒產生安撫作用。相反,減肥期間,我們吃完食物後心裏還會更壓抑,甚至產生負罪感。
另外,我們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偶爾有計劃地獎勵一下自己。比如吃一塊巧克力,或者一小塊奶油蛋糕。研究發現,當我們長期被禁止吃一種食物的時候,就會有一種精神上的“過度饑餓”。一旦我們再次有機會吃這種食物,往往會產生驚人的食欲。所以,最好不要讓自己對於某種美食“過度饑餓”。
最後,我們不妨試試在儲存食物方麵下點功夫。比如,我們可以把食物以一個人的小分量分裝,這樣每次在你忍不住的時候,就吃一份好了。這個方法讓你可以減少食量,也可以讓你在需要的時候小小獎勵自己一下。
要知道,借助於一些實用的小技巧,我們完全有能力戰勝美食的誘惑。如果你總是想著“等我吃了這一頓再減也不遲”,你的減肥大計就徹底泡湯了!所以說,在減肥與美食之間,我們需要做一個理智的人,堅持減肥決不動搖,才能實現自己的減肥大計。最重要的是,我們通過這些練習要達成的,是自控力的訓練。
▲第二節 花得對:我的錢都花到哪兒去了
你——
是不是每個月都在盼著發工資的那一天?
是不是月初還鼓鼓的錢包,沒到月底就不知不覺癟掉了,甚至不知道剩下的日子生活費從哪裏來?
是不是本來就不多的存款每個月都在一點點變少?
是不是管不住自己,見到美食或者喜歡的東西就衝動地去消費?
遇到打折促銷,加上售貨員幾句美言,你是不是就乖乖地掏出信用卡,很享受在POS機上刷卡的爽快感覺?
鈔票沒有變成銀行裏的存款,而是化為了身上的脂肪或者堆在櫃子裏很久才見一次陽光的衣服鞋子?
是不是常常暗暗為自己的上述行為感到自責和懊悔?
……
別急,這正是你訓練自控力的好機會!
促銷的真相
許多人都有過被商家促銷忽悠得買了許多原本沒打算買的東西的經曆。那麼,促銷為什麼會有誘惑力?你知道它的真相嗎?
1.打折促銷
我們在商場的消費,大部分都是被商場促銷給“哄走”的。商場有一個非常重要促銷手段,那就是打折。如果你在商場看到一條褲子,上麵標價500元,店員告訴你,這條褲子不打折;另一家店裏麵有類似的一條褲子,上麵標價5000元,店員告訴你,我們在搞促銷,打一折,500元就能買到。你是不是覺得第二家店的比較便宜?你是不是會不顧一切瘋狂地跑過去搶購?
“標高價格然後打折促銷”,就是利用了人們“貪便宜”的心理來幹擾他們的思維和判斷。現在已經有很多人意識到“打折促銷”是假的,不過是商家吸引顧客的噱頭罷了。雖然並非完全如此,不過,我們的確應該警惕“打折促銷”中的誘惑與陷阱。我們要堅持自己對事物的獨立分析與判斷,從商品本身出發,判斷它到底值多少錢。“隻有錯買的,沒有錯賣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賣東西的人都是精心計算過後才進行營銷活動,讓利是有可能的,可是,自己賠錢把東西賣給你,你覺得會有這種好事兒嗎?
2.贈品促銷
由於市場競爭壓力,商家在銷售商品時,為了增加自家商品的銷量,常常也會采取“贈品促銷”的方式。如果花同樣的錢既能買到原本就打算購買的商品,又能獲得贈品,那當然不失為一件美事兒。可是,你知道嗎?有些人竟然會為了贈品去購物呢!
我的一個朋友去超市買酸奶,看到買得多的話就能獲贈一隻漂亮的碗,還有的是贈送漂亮的杯子,結果你猜怎麼著?幾個月過後,她家裏花花綠綠各式各樣的碗啊杯子啊已經泛濫成災,多得沒有地方放了。據說,有時候,為了一次把促銷贈品配齊成套,她一下子買了很多酸奶,結果,過了保質期還沒有喝完,不得不扔掉。
“贈品促銷”讓消費者感到自己的消費行為使自己的錢“增值”了。我的那個朋友就是迷戀這種“增值”的感覺才會掉進這種“促銷陷阱”的。試問,“贈品”真的能讓你的錢“增值”嗎?其實不是。就說那位朋友,她的需要隻是酸奶,“杯子、碗”之類並不是她的需要。被虛幻的表象迷惑的結果是她的欲望為她構建了一個消費陷阱。
3.“進化論”促銷
什麼叫“進化論”促銷?這是我個人的說法,以電子電器產品為例,我們的手機、電視機、電腦這些物品的升級速度是十分驚人的。每一個升級換代產品麵世後,都會有一波強大的宣傳促銷攻勢,讓你覺得如果你沒有跟上這個變化的節奏和步伐,你就OUT了,就被時代的洪流拋棄了。我個人把這種促銷方式定義為“進化論”促銷。
事實上,不斷挖掘的新功能,也在不斷地被淘汰。而這更像是一場各個行業自己在玩的“創新遊戲”,對於我們的生活真的有那麼多實質性的影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