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書記說,我們暫時不考慮,沒錢。”“嘁,華西能沒錢,誰信?”鄧斌的粉臉綻笑。
“反正,我們華西不搞集資。”“吳書記呢?”“外出了。”鄧斌心想,這事,非得見吳仁寶,隻有他才能拍板,毛妹不頂用。
於是,過了幾天,她三下華西。這次,有位市領導陪同。她想,這一來,你吳仁寶總不會不給麵子吧?
誰料,話一出口,就被吳仁寶擋了回去。
他抽著煙,乜斜了鄧斌一眼,不軟不硬地說:“百分之六十的利息,不等於是販賣毒品和軍火嗎?這是犯法的。”“吳書記,你別唬人,如今搞集資的又不是我一個……”“華西沒這想法,我們要上新的項因,抽不出錢,你看,勞你白跑一趟。”“這,那就……”鄧斌望了望陪她來卻一直沒說什麼的市領導,見無反應,隻好站起身來。
“吃了飯再走?”吳仁寶笑著說。
“不啦!”鄧斌與那位市領導悻悻離去。
又過了些日子,這個女人第四次來到華西。這次不談集資,說是可以出一筆錢,資助華西搞旅遊項目。她本來是企圖讓華西落入她的圈套,再運用華西的影響,蒙騙更多的鄉鎮企業參與集資。孰料連連碰壁,指望不上了。但她不想斷了華西這條線,遂想以“資助旅遊項目”來聯絡感情,以便今後再作他圖。她見吳仁寶在埋頭抽煙,以為他興許會答應。隻是,見他不吭聲,她又急了,催問道:“吳書記,怎麼樣?”“旅遊麼,我們早有規劃,資金也都劃撥了,”吳仁寶說,“謝謝鄧總的好意。”自以為無所不能的鄧斌討了個沒趣,铩羽而歸。
鄧斌的非法集資擾亂了國家金融秩序,產生了大量經濟糾紛,嚴重影響了集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使集資單位和集資個人陷入重重困難。不惟如此,一些集資企業注入資金後收不回來,造成企業資金陷入困境,有的企業陷入停產、半停產狀態,出現了一些半拉子工程和倒閉企業。
慶幸的是,在這場麵廣量大、後果惡劣、直接經濟損失達十三億元的非法集資案中,華西卻毫發未損。
最美不過夕陽紅人總是會老的,吳仁寶也不例外。隻是,他不服老,七十歲後,照樣在幹,正所謂“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
作為華西集團公司的掌門人,他依然穩篤篤地坐在一把手的位置上,這便引起了不同的議論。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意見有兩種。
一種是老驥伏櫪。”另一種是老馬戀棧。”吳仁寶自然都聽到了。人們想聽到他本人的真實想法,他卻避開那些議論,隻說我要幹到八十歲。”他是“三不倒”幹部:再大的困難難不倒,再多的表揚誇不倒,威脅恐嚇嚇不倒。閑言碎語算什麼?心中自有一定之規。
那麼,為啥要幹到八十歲呢?
吳仁寶說我不是為地位、名利。對此,我是滿足又滿足。從榮譽地位來說,我是小代表、中代表、全國黨代會代表、全國人大代表都當過;小勞模、中勞模、全國大勞模都當過;曆屆黨主席、總書記、國家主席我見過,他們的報告我聽過;曆屆政府總理也見過,還一起討論過。不僅如此,村官、鄉官、縣官都當過,還曾是省委委員。你說我還缺啥?錢嘛,收入盡夠用了,我還求啥?”活到老、學到老,吳仁寶在讀《人民日報》吳仁寶說得沒錯,可以講,如今全中國九億農民,沒有第二人像他這樣,他活得太有價值了。
見好就收,急流勇退,幹嘛還要幹呢?
他說廣我時常感到不滿足,主要有兩點:一是我年輕時候有效丁作做得太少了,我要趁現在政策好,把年輕時耽誤的補一點回來;二是我工作中還有缺點,如果不工作,就沒有機會糾正我的缺點。”理由相當充分,讓人不能不信。我在華西轉悠,隨便就這事問廣一些幹部、工人和村民,回答大同小異,說:“老書記精神著哩,能一直幹下太!”“啥人退了都行,惟獨老書記不能退,不能少。”我把這話講給知情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