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同誌負責的是國家,甚至國際上來講,對鄧小平同誌也是公認的。作為我吳仁寶來講,就不同了,因為我是一個農民,我是在農民的基礎上做了一些小事,他們說我好。所以我跟鄧小平同誌還不能比。

《科技日報》記者:老書記您好,我在提問之前,我要先向您表達一下我的感謝!並且通過您向我們華西村一位不知名的村民表示感謝!因為昨天我走在華西村的路上時,曾經一度迷路。這時候有一輛車從旁邊經過,我就向一位司機,也就是華西村的一位特別普通的村民問路,他非常平靜地說:“你上來,我把你送過去吧。”然後(那時候)我就由衷地覺得我是走在一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理想社會,走在我們社會主義的新農村的道路上,據我所知,有我這種體驗的,還不止是我一個人,所以我的問題也就從這裏開始。我想問您,您覺得是什麼能夠使我們的華西村在經濟如此富裕,如此發達的基礎上,也能做到附暈華西村新閹發布金上賽仁答記者間精神文明的建設,也能做到大家的道德水平如此高尚?吳仁寶:你剛剛說了,你感到華西的人民在語言上也好,在接待上也好,還比較的文明。我的想法,首先,來的都是大記者,他們看到你們都非常地高興,所以格外熱情。當然,我們村民對其他不管哪裏來的都比較熱情。為什麼?一個跟我們村裏經常教育有關係。我們到底怎麼教育?我們是富了,要“三不忘不忘國家、不忘集體、不忘左鄰右舍”,我們是“一村富不算富,全國富才算富”。這是一個方麵的教育。另一個方麵,要“六愛”,要“愛黨、愛國、愛華西,愛親、愛友、愛自己”,我們教育,凡是到華西來的人,就是我們的華西人。所以,我看跟這樣的教育也分不開。

《中國育年報》記者:老書記您好,我是《中國青年報》記者。我想問一下,您曾經說過要做到“誇不倒,難不倒,嚇不倒”。我想請問您近幾十年來,您的人生經曆,工作經曆,您遇到過什麼樣的壓力,甚至高壓,您是如何應對的?適合您的什麼樣的人生體驗,能給我們講一個具體的故事好嗎(也就是改革開放近十幾年的事情”吳仁寶:我們做幹部,要“三不倒”。首先是要難不倒。如果這一點過了,有了一些成績,上麵要誇獎,那也要誇不倒。出了一些小名,也有少數人要來嚇你,或者是來壓你,那自己就不能倒,那如何會不倒呢?我是叫能上能下,能官能民,從全票當選到缺票落選,我都經曆過,但是都沒有挫傷我的積極性。為啥不挫傷呢?因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共產黨員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隻有我們既要相信組織,又要相信群眾,有了這樣的基礎,什麼都難誇倒我了。

我在這裏講個笑話給大家聽,我在北京參加個座談會,當時李鵬同誌當總理叫我發言,因為當時聽不懂我的話,當時我還沒有翻譯,李鵬同誌聽得懂,所以我講一句李鵬同誌翻譯一句,會議結束了,他們大家來打趣我,說吳仁寶你不得了,總理為你做翻譯。第二,江總書記到華西,要叫我彙報,我說我叫我們吳芳翻譯,他說不要翻譯,你的話我能聽懂,我講話時他又幫我翻譯。最後江總書記走了,他們又來打趣我了,說吳仁寶你不得了,總書記為你做翻譯6那我想想沒有什麼不得了,我感到非常慚愧。為什麼?人家能講外語,我連國語都不會講,你說我的水平多麼低。但是,我又感到高興,我是直接感受到中央領導為人民服務,因為我語言上有困難,中央領導為我服務,所以我看到我們中央有希望。看到中央領導確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所以是誇不倒!中央電視台記者:我是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的記者。有一個問題,你在很多的場合都提到,現在的華西村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了一個“中級階段”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你是怎麼去判斷的?為什麼會覺得它現在是已經進入了中級階段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另外,就是你覺得華西發展到今天,靠的是什麼東西,能夠值得大家去學習什麼?

吳仁寶:作為我們華西來說,也就是到現在到底靠的是什麼?就我個人的看法,一是靠中央的方針政策,二是要靠科學發展,三是靠實事求是,把中央精神跟華西實際跗聚華西村新聞發布會上英仁寬答記者問相結合。要說外麵學習我們華西什麼呢,你剛剛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你為什麼華西講中級階段了,因為我這個人想的跟別人不太一樣。比如人家想的,他們已經想好了,那我就不再重複了。那我自己要想,說要建設小康,我就講我們華西要中康了。為什麼會講中康呢,因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還不夠發達,人民生活僅僅是溫飽有餘,華西不同了,因為發展比較快了,人均銷售今年下來要兩千多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