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來講,華西的生活條件我們是講中康了,為什麼這麼講?因為華西是共同富。要說富,要講村一級,可以講我們華西共同富是最富的,要說一戶兩戶的富,當然我們華西還不富。因為,如果跟社會上億萬富翁的同誌來比,我們還是小富。第三,我們華西人民的覺悟還比較高,所以我們村的黨委有權威。我們華西村黨委號召什麼,他們能夠響應,要求如何做,他們能夠做,非常聽話。這個要說華西是成功的,人家所要借鑒的,主要是學習。因為毛主席也講過,教育,特別是農民的教育。隻要農民教育好了,精神富,精神富也會物質富。如果說放鬆教育,他又不了解中央的精神,這樣我看農民就難以奔向中康。當然,物質和精神這兩個關係是相輔相成的,必須要有經濟的發展,老百姓得到實惠,他就能夠聽話,就能夠相信共產黨,相信社會主義。所以,這個發展來說就非常重要。人家可以來學習我們華西的,當然這個要因地製宜地學,要創造條件學。比如就發展來說,全國可以學習我們的,因為鄧小平同誌講“發展是硬道理”。大家學習硬道理的,這個硬道理如何聯係我們的實際呢,我們華西聯係實際,叫“有條件不發展是沒道理,沒有條件創造條件發展才是真道理”。那我們華西是創造條件發展了,而且不光是小村的發展,我們還幫助周邊村發展。我們華西村原來零點九六平方公裏,現在大華西發展為三十平方公裏。華西村是一千五百二十四人,現在大華西是三萬多人,而且這三萬多人,都能夠和原來有很大的改變。他們感到共產黨好,他們感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所以現在社會和諧,一呼百應,所以這點人家是可以學的,一個是要勤勞,一定要勤勞致富,而且守法致富。我們華西人民是勤勞的。我們華西人都不打麻將,這點是人家也可以學習的。華西的老百姓確確實實比較守法的,當然我們全國人民都守法,華西人民跟大家一樣比較守法,這個就不存在學習了,這個是最基本要做到的。作為幹部來說,特別是農村幹部,華西的幹部可以講有他們學習的好的方麵,我們華西的幹部,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舍福民享、有難官當”。
這樣做到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有希望。那從發展經濟上來講,能發展什麼就發展什麼,比如發展工業可以,發展副業也可以,發展商業也可以,發展農業也可以,總的有兩句話,可能可以供全國人民借鑒的,一個是地創高產出,第二是人創高素質。我看這個是大家共同的。但是,我這麼講也不太好,人家的地創高產出,全國而言,可能比我們產出得更高。那就人創高素質,人家的素質比我們更高。一部分地區可以學習我們的,因為全國有些村還比我們好,我們要去學習他們。我想,這個就講這麼些。
跗錄華西村新聞發布會上吳仁寶答記者問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大家好,老書記您好,我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記者。我有一個問題想問您。作為華西村的帶頭人,向來都是公眾目光關注的一個焦點,我們都知道這些年您一直作為華西村的帶頭人,成了華西形象代言人。現在就是一個問題,您現在已經退下來兩年了,關於接班人是不是能夠傳承您的精神,繼續當好華西村的家?這樣的一個問題,也是公眾關注的又一個熱點問題。
所以說,怎樣選這樣的一個人,可能也是一個大問題,至關重要的一個問題。但我們發現新一屆的華西村的領導班子一把手恰恰是您的兒子,我們不免有一些猜疑,包括社會上也有人質疑就是說現在的這樣的一種領導格局,是不是領導在搞世襲製,我不知道您對這個問題怎麼看的。我還有一個小小的問題想附加一下,我們知道,我們在探究您的精神實質的過程中,多年來您一直奉行的是追求人民利益的最大值,追求自己享受的最小值,所以在您七十多歲高齡的情況下,您還是每天隻爭朝夕地去工作,加班加點地工作。我想問一下您,您覺不覺得累呢?在您的心目中,您對“幸福”這兩個字的理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