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牛玉儒同誌在包頭推行企業上網工程,實施統貸統還,成立產權交易中心。一係列的改革措施大大促進了包頭的經濟建設。在牛玉儒同誌變戲法似的雙手推動下,包頭工業麵貌煥然一新,到2000年末,牛玉儒離開包頭時,全市大小規模的工業企業增加產值達81億多元,同比增長一成多;實現淨利潤近9億元,同比增長四成多。工業終於擺脫了困境,步入了健康快車道。

在包頭,牛玉儒同誌是這樣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以適應市場需要的;在呼和浩特市,牛玉儒同誌仍然如此。

牛玉儒同誌在呼和浩特市工作的493天裏,始終把加快首府的發展當作頭等大事來抓。

他在市委全委會等重要會議上多次強調,產業發展是工業經濟乃至整體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實力的集中體現,要下大力氣抓好優勢企業的培育和壯大。

作為市委的主要領導,他不僅胸懷全局,善於從宏觀方麵、戰略高度來指導工作,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在龍頭企業的發展以及如何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方麵親力親為,過問和解決了很多具體的的大事和難事。呼市的乳業產業集群得以順利推進,與牛玉儒同誌和他領導的呼市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愛護、支持是分不開的。

由於工作接觸,熟悉牛玉儒同誌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辦事果斷、雷厲風行卻又平易近人的人,企業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困難和問題總是找牛玉儒同誌。2002年,伊利集團正在和一家跨國公司談合作,需要請一位內蒙古自治區的領導出麵促成此事。

當時牛玉儒同誌在自治區任副主席並分管外經貿工作,非常忙。

盡管這樣,牛玉儒同誌聽完彙報後就表示非常支持企業的合作項目。他重新安排了當日的工作日程,特意調整時間趕到洽談會場熱情洋溢地介紹了內蒙古的發展情況,代表自治區政府明確表態支持龍頭企業及其合作項目,並熱情地陪客人參加了有關活動。

合作者被這番誠意深深感動,增加了合作的信心,合作因此得以順利推進。而他自己為此卻不得不把本已緊張的工作節奏調得更快。所有在牛玉儒同誌身邊工作過的同事都深深受他感染。他們知道,隻要是有利於地區經濟發展、有利於龍頭企業的事,再忙、再累,牛玉儒同誌都會義不容辭地去做。

2003年4月,“非典”肆虐,呼市的企業也麵臨著很大困難,特別是與人民的飲食有密切關係的乳品企業。剛剛赴任呼和浩特市市委書記的牛玉儒同誌不僅經常主動詢問、了解伊利集團防控“非典”及生產經營的情況,還親自來企業實地視察多次,指導工作,熱情激勵員工眾誌成城贏得抗“非典”和生產經營的雙勝利。

領導的親切關懷使工人們深受鼓舞。

當時實行車輛出人檢查製,伊利產品外運受到很大影響,要辦理有關通行證很困難。當工人們向牛玉儒同誌彙報後,他馬上進行協調,最終使伊利純天然、無汙染的綠色產品在“非典”特殊時期也能夠及時地送到用戶家中,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牛玉儒同誌對首府的發展傾注了全部的熱情、精力和心血,特別是把加快優勢產業集團發展提到了重要位置。他不僅善於以各種方式學習、研究農牧業產業化的深層次問題,而且主動抽出時間聽取彙報並和業界人士一起研究產業化發展的問題,虛心征求大家的意見。

牛玉儒同誌把企業放在心裏,時時刻刻為企業的發展著想。他特別關心市場,隻要外出考察,他總是留意當地乳品消費及市場競爭的情況,並及時反饋給當地企業,有時甚至收集最新的一些動態信息讓秘書傳給企業的領導們。

2004年,為了使伊利集團做大做強,牛玉儒同誌主動把在國內尋求合作夥伴的西班牙最大的乳業集團介紹過來,並促成了伊利公司與之進行在共同開發較高檔次乳製品項目上的合作。

對企業問題牛玉儒同誌全力付出;對三農問題,牛玉儒同誌也是嘔心瀝血。

他對三農問題有著太深切的關注。牛玉儒同誌談到,農業結構調整、農民脫貧致富都要依靠農牧業產業化,關鍵是要以市場為龍頭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這樣龍頭企業的作用就尤為重要。與此同時,他還多次組織召開會議研究呼市乳業服務體係建設以及奶牛疫病防治等方麵的問題,對乳業的做大做強竭心盡力。

他太累了!

他心裏裝的全是百姓而惟獨沒有自己!

牛玉儒同誌為黨的事業、為地區發展奉獻了一個共產黨人的一切。

抗擊SARS

200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傳染病席卷了中國。剛剛就任呼和浩特市委書記的牛玉儒又一次麵對重難,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堅守40多天後終於擊退了“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