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聯係群眾是黨的優良傳統,正是始終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黨的事業才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然而,在新的時期,一些幹部脫離群眾,尤其是個別領導幹部,高高在上,對人民疾苦麻木不仁。更有甚者,腐化墮落,嚴重傷害了群眾的心,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
作為新時期的領導幹部,牛玉儒既有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的精神,又繼承了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牛玉儒從小受苦,家教很嚴,又在紀檢部門工作多年,他不但嚴格自律,而且深知作為一名領導幹部脫離群眾的嚴重後果。在他身上,始終保持了濃濃的平民情結。
平民情結,讓牛玉儒有了正確的政績觀。2003年8月,自治區兩個文明現場會要在呼市召開。會議前三天,一些施工單位為了在道路整修中趕進度,不講施工質量。牛玉儒發現呼和浩特市主要商業街中山西路的地磚鋪設得都不過關,堅決要求返工。他說:“道路建設不能搞形象工程,要讓老百姓滿意、為老百姓負責。”
平民情結,讓牛玉儒始終記掛著群眾的事。不論是對待多次上訪的群眾高淑香,還是對待生活貧困的孫震世,他絕不推諉,而是主動為他們排憂解難,贏得了群眾的愛戴。市裏財政收入好轉,牛玉儒馬上提請有關部門給公務員、離退休職工增加工資和退休金,給低收入人群提高補助。
平民情結,讓牛玉儒保持了經常深入基層的好作風。牛玉儒微服私訪的事,至今被許多呼市市民津津樂道。正是這種像尋常百姓一樣的生活,使他真正了解了群眾的要求,聽到了群眾的呼聲,推出了很多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政策。
平民情結,讓牛玉儒對群眾和下屬懷有深厚的感情。包頭市銀河廣場建成之際,牛玉儒擺了三桌酒席,宴請晝夜施工的工人;“非典”時期,他深入醫院,又勸阻隨行工作人員呆在車上,減少被傳染的可能。
牛玉儒的平民情結,使他和群眾相處勝似家人。正是因為密切聯係群眾,牛玉儒不僅取得了個人事業的輝煌,而且贏得了群眾的口碑,換來了群眾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