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隻是一種莫名的意境,是一種感覺,卻單是讓人身處其間便要膽寒。
可惜旁觀者未必清,當局者也未必迷,有些環境若不身臨其境,那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感受到其中真正境義的
看的人被驚得滿身汗水,鬥劍的卻依舊氣定神閑。無拘並不是圍觀之人,被裹在驚濤駭浪裏的也不是一葉扁舟,而是萬噸的巨輪,雖然一樣的顛沛流離,不過見招拆招,絲毫不亂,隱隱有我自不動如山,任他海水傾倒的意味。
無拘心安理得的以達摩劍法對戰號稱劍聖親傳的忘劍,不求勝,隻要不敗便好。
忘劍卻是急了,作為專業練劍三十年的人士,若是被一個隻是觸類旁通的人用劍法鬥了近百招,那便是不輸也實在是沒有臉麵再打下去了。
此時見久攻不下,心知不能再這麼打下去,白白浪費時間不說還丟了師父的臉麵。
放下步伐一變,原本身影如風,揮灑漫天驚濤的劍法此時竟然變得凝澀如泥。
浪濤一般的劍勢也變成了和風細雨,劍劍艱澀異常,卻似乎蓄藏著一頭凶獸,隨時都會擇人而噬,拖泥帶水,卻劍劍有滴水穿石的力道!
忘劍這劍勢一變,頓時讓無拘的達摩劍法不動如山的劍勢沒有了用武之地,能擋住狂風暴雨的達摩劍法卻不一定能擋住隨風飄散的毛毛細雨,打傘的人用傘能擋住別人潑過來的一整盆水,卻未必能接下由一杯水凝結而成的一個冰淩就是這個道理。
奕歌在台下看的是連連歎息,既驚歎與忘劍那威力不凡的不知名劍法,以及那一浪高似一浪,卻又宛轉多變的劍勢,也讚歎著無拘的習劍天賦,若是他一心習劍,隻怕也會於劍道一途有著了不起的成就、
可惜無拘博采少林絕技,在劍法一路能有如此成就已是實屬不易,不過那達摩劍法終究隻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舍棄易筋經、洗髓經的優勢不用,僅以達摩劍法對敵劍聖弟子,猶如用一域敵人家全國,雖然暫時被人家摧枯拉朽的破掉,卻尚不能算作是敗了。
無拘不會敗,也不能敗,吾輩追求武道,當遇石碎石遇山開山,焉能有認輸的道理?
此時無拘已是險象環生,達摩劍法籠罩處的劍勢已被攻擊的四處漏風,身周一尺之內已經會偶爾出現忘劍那冒著寒氣的劍鋒,劍氣森然直欲劃破僧衣。
忘劍勢如破竹,無拘終於發覺自己於劍法一途差這個劍聖弟子不小,索性棄劍不用,反手之間內力狂湧劍刃向下擋退了忘劍一劍,餘勢不竭將劍插在麵前,雙手合十,運起深厚內功,一身僧袍鼓舞的猶如風帆一般,低宣一聲佛號,渾身肌肉登時繃緊,經脈虯節,皮膚瞬時之間出現了一層暗紫金色如水波般蕩漾。
終於棄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合十的無拘寶相莊嚴。
這裏說的看似花了不少功夫,其實自無拘退敵、鼓氣不過是數個呼吸。
那忘劍察覺無拘有變,隻是微微一怔,卻依舊以水滴穿石的劍勢如試探。不料那本應該穿金裂石的利器剛剛觸碰到無拘鼓風機一般的僧袍之時立刻就被彈來了去,再也不能刺入半毫!
忘劍心中驚訝,又迅急如電連刺了數劍,劍劍劍氣呼嘯如臘月寒風,可惜卻無一不被彈開,此時無拘所穿的仿佛已經不是普通的僧袍,而是世間最最堅固的符甲。
傳聞佛門有符甲現世,有無量佛法加持,披之可為佛門金剛!
僧袍之下,無拘的肌肉筋骨如同龍蛇暗起,紫金色的皮膚隱隱泛起了金屬的光澤,正是佛門絕技金剛不壞身!
忘劍兩次進攻都無功而返,已是知道這路劍法破不開無拘的佛門金身,不再多試,立刻又換了一路劍法一種劍勢。
隻見忘劍一聲長嘯,身形一晃,似乎化作數道魅影,長劍好似從虛空黑暗刺出,不再拘泥於劍法,隻講究的是一個快字,劍法多變無所不用其極,或一劍如九霄雷動威力駭人,或一劍如大水劈竹勢不可擋,無數劍氣眨眼之間籠罩無拘周身大穴。
觀戰之人無不變了臉色,不少人暗暗心驚,將自身帶入其中,不過有的人是在心驚若是自己在這隕星落雨般的劍雨中身上會多幾個窟窿,有的人卻是在想用何等劍招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紛紛瞪大眼睛,要仔細看清在如此劍影之下,那年輕僧人的金剛不壞可是佛門傳說中真正的金剛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