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嶽陽樓
袖劍飛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萬頃波光,嶽陽樓上,一快披襟。
不須攜酒登臨,問有酒何人共斟?變盡人間,君山一點,自古如今。
【賞析】
這是一首遣懷詞。表達了詞人傷時憂國的感慨,寫得新穎別致,一波三折,餘味無窮。
木蘭花慢
鶯啼啼不盡,任燕語,語難通。這一點閑愁,十年不斷,惱亂春風。重來故人不見,但依然,楊柳小樓東。記得同題粉壁,而今壁破無蹤。
蘭皋新漲綠溶溶。流恨落花紅。念著破春衫,當時送別,燈火裁縫。相思漫然自若,算雲煙,過眼總成空。落日楚天無際,憑欄目送飛鴻。
【賞析】
這是一首悼亡詞。作者羈遊時曾與一女子結婚,實則重婚。其間,兩人過著幸福的生活。後辭別,女子投水而亡。十年後,作者故地重遊,感慨萬分。這首詞抒寫了作者極度的哀婉之情,詞作語言綿麗,情致哀婉,真摯感人。
戴複古妻
其姓名、生平不詳,宋朝武寧(今屬江西)人。
祝英台近
惜多才,憐薄命,無計可留汝。揉碎花箋,忍寫斷腸句。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抵不住,一分愁緒。
如何訴,便教緣盡今生,此身已輕許。捉月盟言,不是夢中語。後回君若重來,不相忘處,把杯酒,澆奴墳土。
【賞析】
這首詞是戴複古之妻投水之前訣別丈夫之際的絕筆。表達了自己對愛情的忠貞不渝。詞作語言曉暢,情致哀婉纏綿,比前首《木蘭花慢》更為慟人心魄。
李好古
(生卒年不詳),高安人。詞作多感愴時事,呼籲北伐,辭情激切。有《碎錦詞》。
江城子
平沙淺草接天長。路茫茫,幾興亡。昨夜波聲,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涼。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名王,掃沙場。擊楫中流,曾記淚沾裳。欲上治安雙闕遠,空悵望,過維揚②。
【注解】
①中行:漢文帝時宦官,後投匈奴,成為漢朝的大患。
②維揚:揚州。
【賞析】
這首詞感慨功業未就,抒發保衛家國的壯誌。北宋末,金兵攻破揚州,破壞慘重,後作者途經此地即景抒懷。上闋寫興亡之感,下闋寫自己報國無門。全詞寫景與抒情結合。傷今憶昔,語極沉痛,表露出深沉的感慨和憂國愛國的思想。
嚴仁
(生卒年不詳),字次山,號樵溪,邵武(今屬福建)人。與嚴羽、嚴參並稱“邵武三嚴”。詞存《花庵詞選》中。
鷓鴣天
惜別
一曲危弦斷客腸,津橋捩柂轉牙檣①。江心雲帶蒲帆重,樓上風吹粉淚香。
瑤草碧②,柳芽黃,載將離恨過瀟湘。請君看取東流水,方識人間別意長。
【注解】
①津橋:渡口橋梁。捩柂:轉動船舵。“柂”同“舵”。
②瑤草:仙草,泛指芳草。
【賞析】
這是一首惜別詞。作者觸景生情又借景抒情,上闋寫離別之景,抒難舍之情,下闋直抒離情,寫得情味俱濃,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玉樓春
春思
春風隻在園西畔,薺菜花繁蝴蝶亂。冰池晴綠照還空,香徑落紅吹已斷。
意長翻恨遊絲短,盡日相思羅帶緩。寶奩明月不欺人,明日歸來君試看。
【賞析】
這是一首思婦詞。詞作以景襯情,語意新穎奇特,寫得“深情委婉”,令人“讀之不厭百回”。
葛長庚
(生卒年不詳),又名白玉蟾,字白叟,號海蟾、海瓊子,閩(今福建)人。入武夷山修道。封紫清明道真人。有《玉蟾詩餘》。
水調歌頭
江山春山遠,山下暮雲長。相留相送,時見雙燕語風檣。滿目飛花萬點,回首故人千裏,把酒沃愁腸。回雁峰前路①,煙樹正蒼蒼。
漏聲殘,燈焰短,馬蹄香。浮雲飛絮,一身將影向瀟湘。多少風前月下,迤邐天涯海角,魂夢亦淒涼。又是春將暮,無語對斜陽。
【注解】
①回雁峰:衡山七十二峰之首,相傳秋雁南飛,至此而返。
【賞析】
這首詞表現羈旅行役苦況,抒發對摯友的深厚情誼。詞作用語工巧,富有表現力,將別情寫得愁腸百轉,深沉淒切。
潘
(1205—1246),字庭堅,號紫岩,福州富沙(今屬福建)人。端平二年(1235)進士。有《紫岩集》。
南鄉子
題南劍州妓館
生怕倚闌幹,閣下溪聲閣外山。惟有舊時山共水,依然,暮雨朝雲去不還。
應是躡飛鸞,月下時整佩環。月又漸低霜又下,更闌,折得梅花獨自看。
【賞析】
這首詞抒寫作者故地重遊、追懷亡人、不勝世事滄桑的感慨。詞作構思精巧,曲折委婉,“有尺幅千裏之妙”。“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
陳允平
(生卒年不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德祐時,授沿海製置司參議官。宋亡後,曾征至大都。著有《西麓詩稿》。詞學周邦彥,有《西麓繼周集》《日湖漁唱》。
唐多令
秋暮有感
休去采芙蓉,秋江煙水空。帶斜陽,一片征鴻。欲頓閑愁無頓處,都著在兩眉峰。
心事寄題紅,畫橋流水東。斷腸人,無奈秋濃。回首層樓歸去懶,早新月,掛梧桐。
【賞析】
這是閨怨詞,描寫思婦盼人回歸的憂愁。詞作語言輕淡綿密,含蓄幽邃。
清平樂
鳳城春淺①,寒壓花梢顫。有約不來梁上燕,十二繡簾空卷。
去年共倚秋千,今年獨上闌幹。誤了海棠時候,不成直待花殘。
【注解】
①鳳城:指南宋京城臨安。春淺:指初春。
【賞析】
這是一首閨怨小詞。詞作將女子淡淡的愁思寫得典雅隱蘊,含蓄婉轉,輕靈雋永。
黃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