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年不詳),字德夫,號雪舟。其詞清麗綿密。有《雪舟長短句》。

湘春夜月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與黃昏。欲共柳花低訴,怕柳花輕薄,不解傷春。念楚鄉旅宿,柔情別緒,與誰溫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語,殘月當門。翠玉樓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搖蕩湘雲。天長夢短,問甚時,重見桃根?者次第①,算人間沒個並刀,剪斷心上愁痕。

【注解】

①者次第:這許多情況。

【賞析】

這是一首傷春感懷之作。想象優美,意境清新,詩情濃鬱,詞作雖隻表現常見的傷春惜別與羈旅之情,卻明麗雋秀,令人賞心悅目。極受後人的稱讚。

蔡鬆年

(1107—1159),字伯堅,號蕭閑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仕金,官至尚書右丞相,封衛國公。有《明秀集》。

鷓鴣天

賞荷

秀樾橫塘十裏香,水花晚色靜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

山黛遠,月波長,暮雲秋影蘸瀟湘。醉魂應逐淩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

【賞析】

這首詞描寫秋夜荷塘月色。詞作用語工巧,描繪出幽靜溫馨的境界。

王庭筠

(1151—1202),字子瑞,號黃華山主、黃華老人,熊嶽(今遼寧蓋平)人。金大定十六年(1176)進士。官至翰林修撰。精書畫,亦能詩詞。著有《黃華集》。

謁金門

雙喜鵲,幾報歸期渾錯。盡做舊愁都忘卻,新愁何處著?

瘦雪一痕牆角,青子已妝殘萼。不道枝頭無可落,東風猶作惡。

【賞析】

這是首閨怨詞,抒寫思婦深閨獨處的癡望和怨愁。詞作以景襯情,將舊愁新愁表現得纏綿盡致,淒婉蘊藉,真切感人。

鳳棲梧

衰柳疏疏苔滿地。十二闌幹,故國三千裏。南去北來人老矣,短亭依舊殘陽裏。

紫蟹黃柑真解事。似倩西風,勸我歸歟未。王粲登臨寥落際,雁飛不斷天連水。

【賞析】

這是一首遣懷詞。詞中抒發了作者深沉的思鄉之情,含蓄地表露憂國的心緒。詞作寓情於景,情景交融,頗具詩情畫意。

盧祖皋

(生卒年不詳),字申之,又字次夔,號蒲江,永嘉(今浙江溫州)人。慶元五年(1199)進士,曆官池州教授,吳江主簿。嘉定中為秘書省著作郎,將作少監權直學士院。有《蒲江詞稿》。

江城子

畫樓簾暮卷新晴,掩銀屏,曉寒輕。墜粉飄香,日日喚愁生。暗數十年湖上路,能幾度,著娉婷。

年華空自感飄零,擁春酲,對誰醒?天闊雲閑,無處覓簫聲。載酒買花年少事,渾不似,舊心情。

【賞析】

這是一首傷春惜往、自傷寥落的詞。此詞設境言情,一氣流轉,自然而又深厚。

宴清都

春訊飛瓊管①,風日薄,度牆啼鳥聲亂。江城次第②,笙歌翠合,綺羅香暖。溶溶澗淥冰泮,醉夢裏,年年暗換。料黛眉,重鎖隋堤,芳心還動梁苑。

新來雁闊雲音,鸞分鑒影,無計重見。春啼細雨,籠愁淡月,恁時庭院③。離腸未語先斷,算猶有憑高望眼。更那堪、衰草連天,飛梅弄晚。

【注解】

①瓊管:古以葭莩灰實律管,候至則灰飛管通。葭,即蘆;管,以玉為之。

②次第:迅急之辭。

③恁時:此時。

【賞析】

這首詞以景抒情。上闋描寫初春景色,並感歎年華逝去。下闋抒相思離別之情,寫得清婉動人,情餘言外,含蓄不盡。

蕭泰來

(生卒年不詳),字則陽,號小山,臨江(今屬江西)人。紹定二年(1229)進士,理宗時為禦史。

霜天曉角

千霜萬雪,受盡寒磨折。賴是生來瘦硬,渾不怕,角吹徹。

清絕,影也別,知心惟有月。原沒春風情性,如何共,海棠說。

【賞析】

這是一首詠梅詞,通過詠梅來自況,寄寓作者的人格理想。上闋寫梅的傲骨。下闋寫梅的傲氣。詠讚其傲霜鬥雪的“瘦硬”,不同凡品的清絕姿容,並寫出其“知心惟有月”的幽獨的心境。詞作以簡短的語言,表現了梅花超凡脫俗的品格。

無名氏如夢令

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指冷玉笙寒,吹徹小梅春透。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

【賞析】

這首詞以輕靈的筆調描寫春景,清新明淨。同時寄寓著淡淡的傷春悲情。

黃公紹

(生卒年不詳),字直翁,邵武(今屬福建)人。鹹淳元年(1265)進士,後隱居樵溪。有《在軒詞》。

青玉案

年年社日停針線,怎忍見,雙飛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

春衫著破誰針線?點點行行淚痕滿。落日解鞍芳草岸,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賞析】

這首詞是思歸懷人之作。用春燕的成雙反襯夫妻分離,細膩描寫了憂傷憔悴的思婦形象,同時表達了詞人身世孤獨的淒涼。陳廷焯《白雨齋詞話》評此詞雲:“其語淡情深、事淺而言深,妙語連珠而自然動人,真得詞家之味。”

朱嗣發

(1234—1304),字士榮,號雪崖,烏程(今浙江義烏)人。宋亡,舉充提學學官,不受。

摸魚兒

對西風,鬢搖煙碧,參差前事流水。紫絲羅帶鴛鴦結,的的鏡盟釵誓。渾不記,漫手織回文,幾度欲心碎。安花著蒂,奈雨覆雲翻,情寬分窄①,石上玉簪脆。

朱樓外,愁壓空雲欲墜,月痕猶照無寐。陰晴也隻隨天意,枉了玉消香碎。君且醉,君不見長門青草春風淚。一時左計,悔不早荊釵,暮天修竹,頭白倚寒翠。

【注解】

①分:緣。

【賞析】

這是一首棄婦的自述,淒淒切切。上闋追述往事,是她一部壓縮了的婚姻史。下闋訴說自己的愁苦與追悔。這首詞情調哀婉,千回萬轉,頓挫纏綿,借棄婦之詞,寫難忘故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