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瘦:指柳樹落盡葉子。

④暢:確實。

⑤小槽:古時釀酒器具的部件,酒由此緩緩流出。

⑥扶頭:醉倒。

【賞析】

小曲寫園林秋色筆簡意依,從凝在花上的露珠入手,到園柳之瘦,都獨具匠心,筆法超群。

小桃紅

江岸水燈

萬家燈火鬧春橋,十裏光相照。舞鳳翔鸞勢絕妙①。可憐宵②,波間湧出蓬萊島③。香煙亂飄,笙歌喧鬧,飛上玉樓腰④。

【注解】

①舞鳳翔鸞:指盤旋飛舞的鸞鳳燈。

②可憐宵:美好的夜晚。可憐,即可愛。

③蓬萊島:傳說中的海上仙山,此指江岸燈火輝映江中,波光閃爍,仿佛江心湧出蓬萊仙境。

④玉樓:傳說中天上仙人的居所。腰:中部。

【賞析】

小令一字不閑,於熱鬧中現出民俗風情,是一幅風俗畫卷的描繪。

小桃紅

客船夜期

綠雲冉冉鎖清灣,香徹東西岸。官課今年九分辦①。廝追攀②,渡頭買得新魚雁。杯盤不幹,歡欣無限,忘了大家難③。

【注解】

①官課:官府派下的賦稅。九分辦:指絕大部分已完成。

②廝追攀:互相邀約。廝,互相。

③忘了大家難:把眾人平日的艱辛拋到腦後。

【賞析】

令曲首先寫人家課稅將完,聚會相邀,歡欣無限,氣氛鬧熱而生動,生活氣息濃重。結句一年到頭了,課稅將完了,大家呼取豪飲,歡樂之中藏無限辛苦艱難自不待言。使全曲一下子厚重起來,值得含味再三。

小桃紅

雜詠

杏花開後不曾晴,敗盡遊人興。紅雪飛來滿芳徑①。問春鶯,春鶯無語風方定。小蠻有情②,夜涼人靜,唱徹醉翁亭③。

【注解】

①紅雪:指凋落的杏花。

②小蠻: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侍女,善歌舞。這裏泛指歌姬。

③醉翁亭:即琴曲《醉翁吟》,又名《醉翁操》。

【賞析】

小曲寫得抑揚有致。透出一種複雜的人生況味來。既膾炙人口,又含詠味長。

陳草庵

(1245—1320),字彥卿,號蘋庵,元大都(今北京市)人。生平事跡不詳。《錄鬼簿》稱“陳草庵中丞”,列於前輩名公。張養浩《歸田類稿》說他曾官監察禦史、諸道宣撫、中丞等職。從他所寫散曲的情緒來看,作為一般的漢族文士,在異族的統治下謀得一官半職,也未必能說是得誌吧。

山坡羊

晨雞初叫,昏鴉爭噪。那個不去紅塵鬧①?路迢迢,水迢迢,功名盡在長安道②。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舊好;人,憔悴了。

【注解】

①紅塵:佛教稱人世間為紅塵。

②“功名”句:求取功名的人全都在去長安的路上奔波不息。長安,漢唐都城,泛指京城。

【賞析】

曲中人生易老的慨歎,也不宜視為消極,這裏有個價值觀問題,自然也有人生意義的探詢。此外,曲中也折射出元代士人處境之尷尬,以及他們內心深處的不甘與無奈。

劉敏中

(1243—1318),字端甫,濟南章丘(今山東莘縣)人。元世祖至元年間,任監察禦史。因為彈劾權臣桑哥未被受理,便辭官回家。不久又被起用為禦史台都事,最後一直做到翰林學士承旨。現存的二首小令,當為辭職鄉居的那段時期所寫。那淡淡的牢騷,比起那些一生失意的人,確是平和多了。

黑漆弩

村居遣興二首

高巾闊領深村住,不識我喚作傖父①。掩白沙翠竹柴門,聽徹秋來夜雨。閑將得失思量,往事水流東去。便直教畫卻淩煙,甚是功名了處②。

【注解】

①傖父:指村野鄙俗之人。

②“便宜教”二句:即使是把圖像畫到了淩煙閣上,對追逐功名的人來說,哪裏又有個了結的時候呢?直:即使。淩煙:北周庾信《紇幹弘神道碑》:“天子畫淩煙之閣,言念舊臣。”唐太宗圖畫開國功臣二十四人於淩煙閣,以表彰其功績。

吾廬恰近江鷗住,更幾個好事農父。對青山枕詩成,一陣沙頭風雨①。酒旗隻隔橫塘,自過小橋沽去。盡疏狂不怕人嫌②,是我生平喜處。

【注解】

①沙頭:沙灘。

②疏狂:粗疏狂放,不為世俗所拘束。

【賞析】

二曲要在得失之思量、權衡:居官未必是福,鄉隱焉知是禍?元代知道分子的矛盾、痛苦盡在其中。

滕斌

字玉霄,湖北黃岡人。做過翰林應奉學士和江西儒學提舉。後來因厭惡名利場中“狗苟蠅營貪不足”,棄家入天台山當了道士。他為人風流蘊藉,喝起酒來毫無拘束,其談笑之作,多被人們傳誦。時人劉詵稱他“名滿天下”。吳澄說他“玉霄山人通身酒,淋漓醉墨龍蛇走”,“一望茶坊酒肆中,壁上家家玉霄字”,可見其酒興與文才。

普天樂

歎光陰,如流水。區區終日①,枉用心機。辭是非,絕名利,筆硯詩書為活計②。樂齏鹽稚子山妻③。茅舍數間,田園二頃,歸去來兮。

【注解】

①區區:意為辛苦奔走。區,通“驅”。

②活計:生計。

③齏鹽:素食,指清苦的生活。山妻:對妻子的謙稱。

【賞析】

這首勸人自勸的勸隱曲,以平樸直白勝場。它不加襯字,不用曲字,自是一種本色格調。一種透悟的灑脫與自得其樂失任情任性,近乎天真。惟其天真,故不俗氣。

李乘

生平事跡不詳。現存小令〔喜春來〕《贈茶肆》十首,都是誇耀茶的香味以及烹煎的妙手,渲染飲茶的樂趣的。語言通俗明快,像是為茶肆寫的廣告,在散曲創作中頗為少見。

喜春來

贈茶肆二首

茶煙一縷輕輕颺,攪動蘭膏四座香①,烹煎妙手賽維揚②。非是謊,下馬試來嚐。

【注解】

①蘭膏:凝結於蘭蕊問的露珠。《毛詩陸疏廣要》毛晉注:“凡蘭皆有一滴露珠在花蕊間,謂之蘭膏,不啻沆瀣。”

②維揚:《書·禹貢》:“淮海惟揚州。”惟通維。庾信《哀江南賦》:“淮海維揚,三千餘裏。”後因稱揚州為維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