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紅樓夢》詩詞燈謎詮解(5)(2 / 3)

為官的,家業凋零——湘雲

富貴的,金銀散盡——寶釵

有恩的,死裏逃生——巧姐

無情的,分明報應——妙玉

欠命的,命已還——迎春

欠淚的,淚已盡——黛玉

冤冤相報實非輕——可卿

分離聚合皆前定——探春

欲識命短問前生——元春

老來富貴也真僥幸——李紈

看破的,遁入空門——惜春

癡迷的、枉送了性命——鳳姐

總的來講,作為《紅樓夢曲》的總收尾,《飛鳥各投林》是對以賈家為代表的封建貴族階級命運的概括,也可以說是一首帶有樸素辯證法思想的主題歌,和作者曹雪芹在小說中所使用的“家散人亡各奔騰”、“樹倒猢猻散”等句子是一個意思。小說第十三回,鳳姐夢見秦可卿對她說“常言‘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否極泰來’,榮辱自古周而複始,豈人力所能常保的。”秦可卿就是在告訴我們,“物極必反”,凡事有始必有終,有盛必有衰,這是萬事萬物的規律,人力不可抗拒,這是在向王熙鳳暗示賈府的末日已經到了,要做好準備,為以後的日子做打算,這和《飛鳥各投林》傳達的是一個意思。作者曾在書中說過:“至若離合悲歡,興衰際遇,則又追蹤蹬跡,不敢稍加穿鑿”,正是在向我們說,《紅樓夢》所反映的正是貴族家庭的興衰始終。

賈府有極盛的時候,作者在書中描寫得很詳盡。但作者這樣寫是有自己的目的的,作者寫賈府的“極盛”,正是要反襯他們日後的“極衰”;寫賈府的“赫赫揚揚”,正是要反襯他們日後的“煙消火滅”。雖然,我們現在也許沒有可能再看到曹雪芹八十回後的稿子了,但是我們可以肯定作者給《紅樓夢》設計的結局一定是“樂極悲生,人非物換”,“樹倒猢猻散”,肯定不是像高鶚續書中所寫的那樣賈家最後又“沐天思”、“延世澤”、“蘭桂齊芳”,安排一個不喜不悲的“團圓”結局。有專家認為,從脂硯齋等人的批語之中透露出來的信息,我們可以知道以下等情節:賈家敗落後,當年“金窗玉檻”、“珠寶乾坤”的大觀園要變成“落葉蕭蕭,寒煙漠漠”的一片淒涼頹敗景象;被攆出大觀園的寶玉和寶釵要有一段“寒冬噎酸齏、雪夜圍破氈”的困苦生活;王熙風要有一個“身微遠蹇”、“回首慘痛”的可悲下場;惜春要沿門托缽,“緇衣乞食”;賈赦、賈珍之流要被撤職罷官,扛上枷鎖,或被殺頭,或被流放充軍——這些情節正好和《飛鳥各投林》之中的句子相吻合。

《通靈寶玉與金鎖之銘文》詮解

我們都知道,在《紅樓夢》之中,賈寶玉有一塊寶玉,而薛寶釵有一個金鎖。“金玉姻緣”之說就是指賈寶玉的寶玉和薛寶釵的金鎖。對這兩件寶貝的詳細描述在第八回:

寶釵抬頭隻見寶玉進來,連忙起身含笑答說:“已經大好了,倒多謝記掛著。”說著,讓他在炕沿上坐了,即命鶯兒斟茶來。一麵又問老太太、姨媽安,別的姊妹們都好。一麵看寶玉頭上戴著縲絲嵌寶紫金冠,額上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身上穿著秋香色立白狐腋箭袖,腰係五色蝴蝶鸞絛,項上掛著長命鎖、記名符,另外有一塊落草時銜下來的寶玉。寶釵因笑說道:“成日家說你的這玉,究竟未曾細細的賞鑒,我今兒倒要瞧瞧。”說著便挪近前來。寶玉亦湊了上去,從項上摘了下來,遞在寶釵手內。寶釵托於掌上,隻見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塊頑石的幻相。後人曾有詩嘲雲:

女媧煉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靈真境界,幻來親就臭皮囊。

好知運敗金無彩,堪歎時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

那頑石亦曾記下他這幻相並癩僧所鐫的篆文,今亦按圖畫於後。但其真體最小,方能從胎中小兒口內銜下。今若按其體畫,恐字跡過於微細,使觀者大廢眼光,亦非暢事。故今隻按其形式,無非略展些規矩,使觀者便於燈下醉中可閱。今注明此故,方無“胎中之兒口有多大,怎得銜此狼蠢大之物等語之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