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紅樓夢》飲食詮解(1)(2 / 3)

“寶玉忙笑道:‘媽媽說的是。我每日都睡的早,媽媽每日進來可都是我不知道的,已經睡了。今兒因吃了麵怕停住食,所以多頑一會子。’林之孝家的又向襲人等笑說:‘該沏些個普洱茶吃。’襲人晴雯二人忙笑說:“沏了一盄子女兒茶,已經吃過兩碗了。大娘也嚐一碗,都是現成的。”說著,晴雯便倒了一碗來。”

根據《清稗類鈔》“飲食類”中“孫月泉飲普洱茶”條記載說:“醉飽後飲之,能助消化。”可見普洱茶能幫助消化。賈寶玉說,“今兒因吃了麵怕停住食,所以多頑一會子。”林之孝家的說“該沏些個普洱茶吃”。可見,對普洱茶的清胃生津的藥用功效,賈府的人是十分熟悉的,另外,我們從這裏也看出,賈府之中,到處都是深諳茶道的高手,其中不乏像“林之孝家的”這樣的傭人。

根據晴雯的回答:“沏了一盄子女兒茶,已經吃過兩碗了”,再根據清朝張泓《滇南新語》:“普茶珍品,則有毛尖、芽茶、女兒之號。”我們可以知道,女兒茶,可能是普洱茶的一種。明朝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五十四雲:“女兒茶,一名牛李子,一名牛筋子,生田野中。……其葉味淡微苦。采嫩﨟熟,水浸淘淨,沒鹽調食,亦可蒸曝作茶飲。”有茶道專家認為,晴雯所說的“女兒茶”,又叫“普洱女兒茶”。

“龍井茶”

“龍井茶”是有名的綠茶。西湖龍井茶出產於杭州西湖周圍的群山之中,當地林木茂密、雲霧繚繞、濃蔭籠罩,茶樹的生態條件得天獨厚。龍井茶以其“色、香、味、形”四絕而名聞遐邇。高級龍井茶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挺秀尖削,扁平光滑,苗鋒顯露,色澤翠綠略黃,香氣高鮮清幽,滋味甘醇鮮爽,湯色杏綠清澈明亮,葉底嫩勻成朵。高級龍井茶的色澤翠綠或帶糙米色,調勻鮮活而油潤,湯色碧綠,清澈明亮;香馥如蘭,香氣鮮爽,清香持久;滋味甘醇鮮爽,醇和可口;外形扁平光滑,形似“碗釘”,尖削挺秀。龍井在清朝時期,是珍貴的貢品,不是一般家庭能飲用得起的。

龍井雖然珍貴,但是對《紅樓夢》中作為名門望族的賈府來講,“龍井”並不稀罕。《紅樓夢》第八十二回,賈寶玉放學回家,到瀟湘館去看林黛玉。林黛玉看見寶玉來了,連忙吩咐丫鬟紫鵑說:“把我的龍井茶給二爺沏一碗,二爺如今念書了,比不得頭裏。”這裏首先表現了林黛玉和賈寶玉之間的深厚情誼,一方麵賈寶玉一放學就來看林妹妹;另一方麵,林妹妹用上好的龍井款待賈寶玉。另外,這裏也表現了身為江南人的林黛玉的飲茶習慣。一般來講,南方人喜好喝龍井。

此外,《紅樓夢》中還提到了一種茶——“楓露茶”。但是由於現在很多人對“楓露茶”的存在與否有較大的爭議,所以我們將另立章節詳細記述。

“水”

茶道講究色、香、味、器、禮,而水則是色、香、味三者的體現者。所以針對飲茶本身來講,“水”是相當重要的。《紅樓夢》中的賈府對飲茶之道是相當嫻熟的,自然對“煎茶”之水也相當講究。

第四十一回寫道:

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說:“知道。這是老君眉。”賈母接了,又問是什麼水。妙玉笑回:“是舊年蠲的雨水。”賈母便吃了半盞,便笑著遞與劉姥姥說:“你嚐嚐這個茶。”劉姥姥便一口吃盡,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濃些更好了。”賈母眾人都笑起來。然後眾人都是一色官窯脫胎填白蓋碗。

同樣是第四十一回還寫道:

黛玉因問:“這也是舊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這麼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嚐不出來。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甕一甕,總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開了。我隻吃過一回,這是第二回了。你怎麼嚐不出來?隔年蠲的雨水那有這樣輕浮,如何吃得。”

另外,第二十三回寫道,寶玉寫了春、夏、秋、冬季四首即事詩,其中《冬夜即事》詩說:“卻喜侍兒知試茗,掃將新雪及時烹。”這裏所說是明用“新雪”水來烹茶。

很多人看了這些文字後都會產生疑問,這些“雨水、雪水”真的是煎茶的好水嗎?有的人可能甚至認為這隻是曹雪芹隨手寫的。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我國自古就有用“雪水和雨水”煎茶的習俗。例如唐人陸龜蒙在《煮茶》詩中就有“閑來鬆間坐,看煮鬆上雪”之句;宋朝蘇軾在《記夢回文二首並敘》詩前“敘”中也說過:“夢文以雪水煮小團茶”。從這些詩文中,我們可以得知,自唐宋以來,就有“雪水、雨水”煎茶的風俗。其實,在古代,空氣並沒有受到汙染,雪水和雨水是非常潔淨的,對身體沒有害處,並且味道非常鮮美,有一種天然的甘甜,是上等的煎茶之水。《紅樓夢》之中所記述的用“雨水和雪水”煎茶的情節,正是我國幾千年茶文化的體現,並不是曹雪芹虛構出來的。同時這也表明,曹雪芹具有非常好的茶道修養。

“茶具”

我國自古就有“美食配美器”的說法,飲茶亦是如此。茶道除講究茶的色、香、味之外,還對茶具有不少講究,曆代都有論述。茶具主要指盛茶用具、煎水用具、選茶用具三種。《紅樓夢》對茶具的描寫也相當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