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紅樓夢》名址詮解(2)(3 / 3)

北京什刹海說

此種觀點認為,大觀園的原型是北京什刹海。這種觀點的依據主要有三個:

謝海隆的《紅樓夢絕句題詞》中寫道:“汊海方塘十畝寬,枯荷瘦柳蘸波寒。落花無主燕歸去,猶說荒園古大觀。”並有注曰:“十汊海,或所謂大觀園遺址,有白石大花盤尚存。”

蔣瑞藻在自己的小說考證之中也記敘了“什刹海風景優美,與《石頭記》中大觀園極其相似”的觀點。

徐珂在著作《清稗類鈔》中,也有“京師後城之西北,有大觀園遺址,樹石池水,猶隱約可辨”的句子,進一步確認此說法。

江寧(南京)織造署西花園說

堅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是台灣學者趙岡。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台灣學者趙岡極力推崇“西花園說”,認為大觀園的原型是江寧(南京)織造署西花園。趙岡對《紅樓夢》中所描寫的大觀園建築風格進行推理,並與南京行宮圖相對照,最後提出,大觀園,也即南京行宮花園。後來,有人又在西花園發現了“紅樓一角”碑石,這讓趙岡對此觀點更加確信。當然,西花園現已改為大行宮小學。

1984年8月,又有人在西花園遺址發現了完整的假山石基和水池,即曆史上有名的西花園西池。這是近年來紅學文物研究上的重大發現,其為大觀園的西花園說提供了實物證據。

北京後海恭王府說

20世紀50年代,著名“紅學專家”周汝昌先生在《紅樓夢新證》中首次提出“恭王府說”,認為大觀園的原型應該是北京恭王府。周汝昌的《芳園築向帝城西》從地理環境、景物遺存、建築布局、府第沿革、文獻印證等方麵對恭王府和大觀園進行考證,雖無直接的證據,但恭王府和大觀園有一種直接的聯係卻是明顯的。從此以後,很多學者對此進行了研究,發現並指出恭王府和大觀園在建築角度上的確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但是,後來著名學者顧平旦卻在《從“大觀園”到“萃錦”》一文中指出,恭親王的萃錦園規模和建築大都是同治之後才有的,所以不可能是大觀園的原型;如果恭王府真的和大觀園有相似之處的話,那也是因為恭親王奕本身就是《紅樓夢》迷,他把自己的邸園仿大觀園建築不足為奇。從此,恭王府說失去了依據。

綜合說

此種觀點認為,“大觀園”之“大觀”就是集大成之意,所以大觀園是集很多著名園林於一身的結果。

我國著名文學家吳伯簫於20世紀30年代首先提出“大觀園原型綜合說”。吳伯簫認為,《紅樓夢》一書是曹雪芹借北京景物追寫烘托曹家當日在江寧的榮華富貴狀況。另外,曹聚仁在《小說新語》中也認為大觀園是以曹家的院子作底本,而以北京的芷園,南京、揚州、蘇州的織造府作藍本。20世紀70年代,戴誌昂再次肯定了這一學說,認為大觀園是吸收了園林建築的精華並加上作者的想象而創造出的藝術形象,但其最基本的依據還是北京的皇家園林。

以上就是關於“大觀園原型”的主要觀點,當然,這些學說都沒有充分的證據,所以“大觀園究竟在何處”——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考證。

《紅樓夢》克隆了水西莊?

水西莊原址位於天津城西的南運河畔,是天津長蘆鹽商查日乾與其子輩查為仁、查為義等經營的私家園林,在天津園林史上占據重要位置,清人袁枚在《隨園詩話》中,將天津水西莊、揚州小玲瓏山館、杭州小山堂並稱為清代三大私家園林。乾隆皇帝曾先後四次下榻於此,並賜名“芥園”。該園當時水木清麗,風景幽雅,舊有枕溪廊、數帆台、藕香榭、覽翠軒、花影庵、泊月舫、碧海浮螺亭等勝跡,是文人雅士吟詩酬唱的佳境。由於園主人愛養名士,交接名流,水西莊曾人文薈萃,盛極一時。道光年後該園逐漸衰敗,庚子之後被戰火所毀,昔日樓台亭榭已蕩然無存。20世紀30年代天津文化界名人曾發起組織“水西莊遺址保管委員會”,意在呼籲重建,但由於時局不定,沒有結果。而今,水西莊遺物隻有建設路天津自來水公司門前的一對石獅子了。

著名紅學家周汝昌曾說,天津水西莊是《紅樓夢》大觀園的重要原型之一,水西莊許多景點和《紅樓夢》大觀園的景點名字相同或相似,例如《紅樓夢》中說:“藕香名榭在津門”。有專家經過考證後說:“曹雪芹家遇難後就曾到水西莊避難。”另有紅學家韓吉辰也發現水西莊和大觀園確有千絲萬縷的聯係,難道“大觀園”真的就在天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