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公冶長篇與雍也篇(2 / 2)

(譯文)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趣味故事:三月不識肉味一天,高昭子陪著孔子閑遊,忽然,一曲美妙悠揚的音樂傳入孔子的耳朵,他不禁駐足聆聽。聽著如仙樂一般的曲子,孔子的腦中浮現了這樣的畫麵:被和風細雨滋潤的田地裏,男人在耕種,被鳥語花香縈繞的草屋裏,女子在織布,而老人正哄著小孩子在屋簷下玩耍。多麼令人向往的田園生活呀!

孔子聽得入了迷,連連讚歎道:“沒想到世上竟然有這麼美妙的音樂!讓人聽了心情舒暢啊!”他按捺不住,向高昭子詢問這音樂是從誰家傳出來的,高昭子告訴他說,這裏是齊國太師的府第,一定是太師在彈琴。於是,孔子就懇求高昭子為他引薦,拜師學琴。

孔子和齊太師一見如故,他們談論音樂,太師有問必答,比萇弘解釋得更為詳細。太師告訴孔子說:“剛才我彈奏的曲子名為《韶》,是歌頌虞舜的。”孔子說:“我在洛陽的時候曾經聽萇弘演奏《大武》,如今聽到太師您彈奏《韶》,覺得《韶》樂聽起來比《大武》更美啊,您認為呢?”太師說:“你說得很對呀!”於是又細致講解了為什麼《韶》樂聽起來優美通俗,《大武》聽起來曲折難解。

孔子聽後認為齊太師講得太好了,並且理解之後更加喜愛《韶》樂。

從此,孔子專心學習《韶》樂,不分晝夜,真是到了廢竅忘食的地步。有時候,弟子們把飯送到他的嘴邊,他才狼吞虎咽地吃下去,然後又繼續練習,至於吃的是什麼,滋味怎麼樣,他根本沒有注意到。

弟子們看老師這麼喜愛《韶》樂,學得樂在其中,也很高興,但又擔心老師的身體吃不消,就在飯菜上格外注意營養。

孔子非常喜歡吃牛肉,因此,弟子們每天都給老師精心準備。

三個月過去了,一天中午孔子正在練習《韶》樂,子路像往常一樣把香噴噴的牛肉包子給老師送來。孔子拿起包子,匆匆吃了幾個,就又練起琴來。突然,他的琴聲戛然止住,高聲喊道:“啊,我練成了,練成了!這真是人間仙樂,至善至美啊。”忽然,他發現子路站在身邊,就拍著他的肩膀說:“徒弟呀,為師在音樂的學習上又進步了呀!你快去買些牛肉來犒勞一下為師,為師已經三月不曾嚐到肉味了……”子路一聽,“噗”的一聲笑了。孔子不明白原因,忙問:“你笑什麼呀?”子路笑著問:“您剛才吃的什麼?”孔子被問得十分茫然。子路說:“這肉包子我還沒有端走,您嘴角的油還在呢!”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