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冬天的晚上,已經九點多鍾了,知青們剛開完會,餘興未盡,在青年點門口海闊天空地嘮起閑嗑。突然,柱子發現青年點房後的山坡上,有火苗樣的東西在遊動,“唉!你們看山上有火苗,還動呢。”大家一齊觀看,那是一片墳地,這火苗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鬼火”?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探討開來。小偉突發奇想說:“我能把它抓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幾乎異口同聲:“別扯了,不可能。”小偉說:“我要把它抓來怎麼辦?”幾個知青合計後,安子說:“你要能把‘鬼火’抓來,我們大家給你10元錢。”這10元錢在當時可是個不小的數目,足足夠一個人兩個月生活費。小偉說:“行,一言為定。”大家互相拉了手勾。
山溝裏的夜晚,漆黑一片,死一般寂靜,隻有墳地裏的一團小火苗在飄忽不定。小偉低頭沉思了一會兒,突然昂起頭,猛力地揮動一下右拳,口氣悲壯地說一聲:“你們等著!”說完他邁著壯士一去不複返的步子朝著墳地走去。
大家用懷疑的目光看著他消失在黑暗中,心裏忐忑不安地回到屋裏等待。十分鍾過去了,半個小時過去了,快一個小時了,小偉還沒回來。大家有點著急了,“是不是出了什麼事?”大家議論紛紛,甚至有些後悔了,不應該打這個賭。突然,青年點的門被推開了,小偉滿頭冒熱氣,氣喘籲籲地走進來。頓時大家一顆顆懸著的心放下來了,紛紛上前問這問那。安子摸一摸小偉的棉襖全都濕透了。大家急切地追問:“看見鬼火沒?”小偉喝了一碗水,氣喘勻靜後,從衣兜裏掏出一個手絹包,告訴把燈關掉。屋裏一片漆黑,小偉從手絹包裏拿出一個東西,一揚手,立時一道藍色熒光從大家眼前劃過。當時,有的知青嚇得直躲,生怕碰到自己身上。小偉撿起這東西又扔了幾次,效果依然。大家十分驚奇。這時,有人把燈打開,定睛一看,這螢火原來是一塊黑木炭,用手一拿,分量很輕。大家議論紛紛:“這是什麼東西?”“它怎麼會發光?”“你是怎麼抓到的?”小偉又擦了擦頭上的汗,用有些後怕的口吻說:“我一到墳地火光就沒了。我蹲在地上觀看,突然來一陣風,有個亮東西就慢慢地飄忽起來,我猛躥過去抓它,沒想到腳下一軟掉在一個坑裏,有什麼東西絆腳,一摸是骨頭,我馬上意識到我掉墳墓裏了。當時就嚇出一身冷汗,猛地爬出坑外。本想立即回來,還怕你們笑話,索性豁出去了,我挺了一會兒,定定神,一咬牙繼續抓這東西,後來看原來就是這個東西。”
大家又吃驚,又佩服,讚歎不已。後來,大家根據學過的自然知識分析:這塊很輕的炭,是木柴埋在地下與空氣隔絕,經過千百年後,變成了炭。露出地麵後,在夜間會發出熒光,由於它很輕,風一刮就會飄起來,形成遊動的火苗。而且這種炭多半在墳地裏,老百姓不明白,就把它稱作“鬼火”。
第二天,小偉深夜探究“鬼火”的事就在全村傳開了。從此,鄉親們知道了流傳千百年來的“鬼火”是怎麼一回事。以後村裏人走夜路再也不害怕了。人們都自覺地講科學,再也不相信什麼封建迷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