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和社員當親戚走動(1 / 1)

小輝是班裏最後一個從農村調回城的女同學。她於1977年5月調到鞍鋼修建部。在農村這八年中,她吃得苦最多,但也交下了最知心的朋友,情誼也延續至今。

她的朋友叫王素芹,大家都稱她三嫂。三哥是小隊牲口飼養員,晚上經常在隊裏住。小輝和三嫂很投緣,每當三哥晚上不在家,三嫂就把小輝找到家裏一起住。小輝在她家也不閑著,幫著紡麻袋繩,搓包米,切山楂幹,像幹自家活一樣。

青年點生活很苦,知青們經常吃三嫂家的大醬、鹹菜和青菜。知青們愛吃土豆,三嫂就煮一大盆土豆給大家吃。當時糧食都定量的,土豆是好東西,既頂飽又能解饞。三嫂家每次做好吃的,都打發孩子到青年點找小輝。孩子管小輝叫大姑。有一次小輝不想去,孩子說:“我媽說了,大姑不來,就不讓我回去。”孩子懇切的話語,連別的知青聽了都深受感動。大家紛紛勸小輝:“一個十來歲的孩子,跑了這麼遠的路來找你,多不容易啊,你不去就太不應該了。”

時間如梭,七年過去了,知青們陸續都回城了。小輝個頭小,身體弱,成分高,幹活都是三等分,再加上知青就剩她一個人,一些社員瞧不起她,對她風言風語,有的還給她氣受。小輝一度感到前途無望,心灰意冷的她整天在山上轉,有時停在懸崖邊,有時停在樹下久久不動。社員發現後,告訴了三嫂。三嫂把小輝接到家中,陪她四五天,不斷地開導、安慰、勸說她。三嫂費盡了心思,小輝還是想不通,整天不吃不喝的。三嫂一看,這樣下去是不行了,便親自把小輝送回了在鞍山家中。

1977年,小輝終於回城了,但她沒有忘記當年對她恩重如山的三嫂,每年都要回農村一兩趟,看望三嫂一家。每次回去,小輝都要帶些好吃的糕點、水果,還有一些舊衣服。一次,知青集體回農村,坐一輛小旅行車。小輝帶了兩大編織袋舊衣服和鞋襪。她說:“這是給三嫂家攢的,沒有車我拿不了。”她每次回農村一住就是一個星期,幫助三嫂家幹活。三嫂也格外地高興,逢人就說:“鞍山的妹子來看俺了。”

三嫂的兒子結婚,孫子辦滿月,小輝都回農村去祝賀。小輝的兒子結婚,三哥、三嫂和兒媳也到鞍山來賀喜。後來,三嫂得病了,打電話告訴小輝說:“她經常發高燒、渾身無力……在蓋縣治療也沒什麼效果,心情很不好。”小輝聽說後,告訴三嫂:“你來鞍山看看吧。咱家有住的地方,你妹夫在醫院工作,找人看病也方便。”後來,三哥、三嫂和兒媳來鞍山,住在小輝家裏。小輝愛人幫助找人聯係看病,經過半個月的檢查、診斷,三嫂的病被確診為癌症晚期。小輝很著急,她給三嫂買藥、買補品、討偏方。她多麼希望三嫂的病情能早日好轉。可是,病魔是無情的,兩年前,三嫂病故了。現在,每當提起三嫂,小輝就掉眼淚,就像自己失去了親人一樣。

三嫂不在了,但對三嫂家的情還在。最近一兩年知青回農村,她都要到三嫂家坐一坐,看望三哥和孩子們,還帶一些舊衣服給她們,這濃濃的親情依然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