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馬略與蘇拉時代(公元前120—公元前78)(12)(2 / 2)

為了弱化護民官的作用,蘇拉設立了一項有關護民官製度的法律,這項法律保留了有護民官經曆者方可進入元老院的製度,但特別限定其不得獲選為其他官職。這項法律實施後,對於以政治家為人生目標的年輕人來說,當選護民官對仕途的順暢多少會帶來一些不利,不如去嚐試其他的途徑,比如去軍隊當財務檢察官也可實現進入元老院的目標,卻不受不得轉任其他職務的限製,當然對仕途更為有利。這樣一來,對那些誌存高遠、前途有望的優秀年輕人來說,護民官不再是從政的最佳路徑,自然會對競選護民官失去興趣,從而使護民官的整體素質降低,護民官率領平民與元老院對抗的能量也就不足了。

對於像格拉古兄弟那樣不把護民官職位當做進入政界的跳板、而是一心想為民眾做點好事的人,蘇拉也設計了相應的對策,獨裁官蘇拉在法律中明確規定,護民官和執政官一樣,任職期滿後必須相隔10年方可再次競選同一職位。

以上這些,構成羅馬史上第一個無任職期限的獨裁官決心推進的國家政治體製改革的主要內容。蘇拉從公元前81年開始操作,到第二年,這些改革措施已全部付諸實施。

從上述改革措施可以看出,路奇烏斯·科爾涅利烏斯·蘇拉是在努力維護以元老院體製為代表的羅馬共和政體。如果把這個體製比喻為一個“皮口袋”,由於年代久遠,這個“皮口袋”已經是破舊不堪了。蘇拉試圖用一些結實的皮革來盡力修補,隻要補好的“皮口袋”還能裝入新的葡萄酒,蘇拉就堅信它還能夠正常使用。對此堅信不疑的不僅蘇拉一人,連當時有羅馬“傳媒代表”形象的西塞羅也是屬於“皮口袋修繕派”。也就是說,當時的羅馬人盡管認識到他們社會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必須予以解決,但如果要他們扔掉原來的“皮口袋”,去創造新的體製機製,還是超出了他們的理解能力。但是,有一人除外。

公元前80年接近年末的時候,在羅馬的中心--羅馬廣場,按慣例召開了選舉下一年度執政官的公民大會。在選出下一年度的兩位執政官之後,獨裁官蘇拉登上了講台,時年58歲的他在沒有任何先兆的情況下,向公民們宣布辭去獨裁官職務。對此絲毫沒有精神準備、一時反應不過來的人們,隻是默默地注視著蘇拉。蘇拉在講壇上環視了一下聽眾,又宣告將象征獨裁官權威、日夜不離的24名警衛人員解聘。他不僅放棄了獨裁官的絕對權力,也放棄了保衛自身安全的警衛,由此,蘇拉回歸為一個普通的羅馬公民。

身材頎長、穿著托加的蘇拉走下講壇,從無言地注視著他的人們中走過,幾個朋友陪著他,沿著羅馬廣場中間的道路邊聊天邊散步。突然,在場的群眾中有一人發出非議蘇拉的聲音,指責蘇拉在獨裁官任上的不當行為。聽到這些話,蘇拉隻是緩緩地轉過頭去,向發出聲音的地方瞟了一眼,指責蘇拉的人立即閉上了嘴巴。

蘇拉的無任職期限的獨裁官職位是經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公民大會正式認可的,在完成各項改革後,隻要他願意,仍然可以繼續坐在獨裁官的位子上。因此可以判斷,他是真心地主動辭去這個職位。就連那些將蘇拉的改革斥為“保守、反動”的曆史研究者們,大多也都認為蘇拉主動辭去獨裁官職務,是“不執著於權力的廉潔行為”,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和這些研究者們相比,我的確更欣賞蘇拉,但在他辭去獨裁官職務這件事上,我和他們看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