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龐培時代(公元前78—公元前63)(4)(2 / 3)

現在我們回到公元前75年,當時西班牙的“塞多留戰爭”尚未見分曉。被選為這年執政官的是蓋烏斯·奧利烏斯·科塔。奧利烏斯家門以學者之家著稱,家中的女性都懂得希臘語,尤裏烏斯·愷撒的母親奧利婭即出身於奧利烏斯一門。在當時的羅馬社會,哲學和數學等方麵的學者都由希臘人把持,身為羅馬人而能被稱為學者的,隻有法學家。科塔就是一位頗具學識的法學家。

奧利烏斯一門與格拉古兄弟所屬的森普羅尼烏斯一門同屬於“平民貴族”。奧利烏斯·科塔也算得上是元老院階級成員,但其本人一直被視為開明派。蘇拉在整肅政敵能夠放過科塔,與他的學者地位有很大關係。

這位學者出身的執政官科塔,在說服了元老院議員們之後,相繼向公民大會提出了自己的法案:

第一個法案提出有護民官經曆者在經過公民大會選舉通過後可以再擔任其他官職。蘇拉以降低護民官素質為目的而製訂的“有護民官任職經曆者不得再轉任其他官職”的法律,由此被顛覆。

第二個法案是規定西西裏產小麥出口到羅馬,必須要確保一定的數量,並將其作為義務來承擔。緊接著,被蘇拉定為“廢案”的《小麥法》得以重新生效。

戶主5摩第(1摩第約合9升,合計為45升左右)小麥,這個數量大體上相當於當時羅馬囚犯的口糧。根據科塔的法案,1摩第小麥的配給價是6.3阿斯。這個價格沒有回複到蘇拉廢除《小麥法》前的象征性價格,而是與當初蓋烏斯·格拉古時代的價格基本持平,大約相當於市場價格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間。

學者執政官科塔更為穩健的一個政策是,盡力消解社會上因蘇拉整肅而聚集不散的怨氣與不平。

蘇拉在整肅政敵時曾將列入“黑名單”的那些人的財產沒收並予以拍賣。按說競買者支付的拍賣價款應該上繳國庫,但蘇拉通過設立相關法律的形式免除了競買者的上繳義務。競買這些財產的幾乎都是蘇拉的“解放奴隸”或類似克拉蘇這樣的屬於蘇拉派的人士。蘇拉就這樣把應該進入國庫的資金當做了給這些人的“獎金”。隨心所欲地做這類荒唐事似乎是蘇拉的惡癖。

針對這個問題,執政官科塔提出議案,決定廢除蘇拉豁免上繳拍賣收入義務的法律,這個議案在公民大會上順利通過。因當初競買而大發橫財的克拉蘇等人,隻能將購買價款上繳給國庫。科塔還在公民大會上向公眾承諾,收上來的這筆資金將專款用於西班牙“塞多留戰爭”的經費。

盡量消除因被蘇拉整肅而成為犧牲品的人們的怨氣,避免羅馬社會發生分裂,這是奧利烏斯·科塔努力去做的事。他又提出了新的法案,為那些被蘇拉定為“國家公敵”的人們恢複名譽。對於已經死去的人,也隻能是恢複他們生前的名譽;而對於尚活在世上的人,除恢複名譽之外,還可以擔任公職。實際上,這些人在得知蘇拉死訊後,已經陸續回到了羅馬,現在以科塔家門名命名的這部《奧利烏斯法》生效後,他們可以光明正大地回歸社會了。這部法律的受益者中,就包括時年25歲的尤裏烏斯·愷撒。

很快,蓋烏斯·奧利烏斯·科塔的執政官任期結束了。公元前74年,他以前執政官的身份,赴小亞細亞的比提尼亞行省擔任總督。但是,這位具有良知、學識豐富的學者,在戰場上就有點玩不轉了。麵對本都國王米特拉達梯的攻勢,也隻能仰仗武夫盧庫魯斯了。

就這樣,“蘇拉體製”在蘇拉去世後不足3年的時間裏,就土崩瓦解了。而導致“蘇拉體製”崩潰的最後一次重擊,恰恰來自公認的蘇拉得意門生--龐培與克拉蘇,特別是在蘇拉幕僚中最年輕、最有才幹的龐培,成為葬送“蘇拉體製”的最關鍵人物。

公元前72年“塞多留戰爭”結束後,羅馬的兩位帶兵將軍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溫良敦厚的梅特魯斯·皮烏斯忠實地執行蘇拉定下的法律,在率軍回到羅馬邊境的盧比孔河時,將所率領的軍隊解散。而與梅特魯斯·皮烏斯同樣率領部隊回國的龐培,卻從西班牙到達“阿爾卑斯山以西高盧”(即南法行省,現在的法國南部),從那裏越過橫斷高盧的阿爾卑斯山,與公元前71年夏天到達“阿爾卑斯山以南高盧”(即北意大利行省),從西北向東南到達盧比孔河。但他不僅沒有在這裏解散軍隊,反而率軍渡過盧比孔河,一直開到羅馬郊外宿營。他向元老院提出了如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