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龐培時代(公元前78—公元前63)(10)(1 / 3)

米特拉達梯自殺20年後開始寫作的羅馬曆史學家撒路斯提烏斯,在其著作《曆史》中,收錄了一些著名曆史人物的書信,其中就包括米特拉達梯寫給帕提亞國王阿爾薩凱斯的這封信。這封信稍長一些,但因其集中反映了當時反對羅馬帝國主義路線的代表性觀點,我還是想全文介紹給讀者。介紹完這封信之後,我想再介紹一下羅馬人自己對羅馬帝國主義問題的看法。這就像法庭調查那樣,原告、被告都應有證人出庭才體現公平。

米特拉達梯的信全文如下:

本都國王米特拉達梯謹向帕提亞國王阿爾薩凱斯致以問候。任何國家的執政者,為了維護和平,都可能會選擇與他人結成同盟。但這個同盟是否建立在公正的基礎之上,將決定同盟的最終結果--是受人尊重,還是貽笑大方。

假如您正處於永久享受和平的狀態,沒有被邪惡的敵人包圍,或者來犯者是雖然邪惡但很容易擊敗的敵人,那麼戰勝羅馬人,對您的聲譽不會有什麼積極的影響。如果是那樣的話,我也不會向您提出結盟的請求,讓您的幸運來填補我的厄運。

然而現實並非如此。看看亞美尼亞國王迪古拉斯吧!他的事例已經說明了現實狀況是如何的險惡。我的慘狀也足以證明這一點。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我們之間建立同盟,對我們各方都是不可缺欠的。

在亞美尼亞國王迪古拉斯方麵,不論您提出您認為合適的任何結盟條件,他都會同意的。在我這方麵,命運雖然奪走了我的很多財富,但我具備和羅馬人戰鬥的豐富經驗,因此我有能夠向您提出有益的建議的自信。事到如今,我的確不像以前那樣強大,但我確信我能夠為您和您的國家提供例證和忠告。

實際上,羅馬人自古以來就是把與其他國家的戰爭作為唯一目的的民族,他們對別人的財富和領土有著強烈的無窮盡的欲望。

他們最初是以馬其頓國王腓力為目標,盡管羅馬在迦太基的威脅沒有消除之前,與馬其頓之間曾結有同盟關係。他們在攻擊腓力的時候,為了阻斷敘利亞國王安迪歐科斯向腓力提供的支援,就向安迪歐科斯承諾敘利亞在小亞細亞的領土不可侵犯,成功離間了敘利亞和馬其頓的關係。

然而,腓力剛剛敗北,安迪歐科斯就成了羅馬攻擊的目標。安迪歐科斯也被羅馬打敗,敘利亞在道羅斯山脈以北地區的領土和1萬塔蘭特被羅馬強行奪走。

接下來輪到腓力的兒子珀爾修斯。開始的幾次戰鬥有利於馬其頓方麵,但最終結局還是敗北。在薩摩色雷斯島盡管締結了和平協議,但等待珀爾修斯的還是死亡。狡猾、虛偽、欺詐是羅馬人的長項,協議條文中保證珀爾修斯的生命,但羅馬人讓這位馬其頓王朝最後的國王,因患失眠症而“自然死亡”。

羅馬人在相當長的歲月裏,大肆宣揚他們與帕加馬國王的友好關係,但實際上他們對待帕加馬國王就像當初對待敘利亞國王安迪歐科斯一樣--他們給了安迪歐科斯一片麵包,卻從安迪歐科斯手中獲得大片領土;他們讓帕加馬國王擔當從敘利亞掠奪來的領土的看守人,而其下場卻比奴隸還要悲慘。

他們連無中生有地捏造遺書這種連神靈也懼怕的事情也幹得出來,靠這種卑鄙的手段,他們把帕加馬王國變成了羅馬的行省。帕加馬國王的兒子剛想要主張自己的權利,就被強行帶到了羅馬。羅馬人就這樣將自己的鐵蹄踏進了亞洲。

最近還有比提尼亞王國的例子。國王尼科美德死後,留下遺言把國家讓渡給羅馬,變成羅馬的行省。讓人生疑的是,尼科美德並非沒有後嗣,他尚有一個庶出的王子健在。

那麼再說說我吧!我的王國和羅馬霸權所及領土並不直接相連,但是,他們知道我有很多的財富,而且對誰也不服從,於是他們就利用尼科美德挑起對我的戰爭。我看透了他們狡猾的伎倆,於是我先下手為強,奪取了比提尼亞國王的王位,驅逐了尼科美德,解放了小亞細亞。接著我又把希臘從羅馬人的統治下解放出來。但由於我的臣下阿爾凱洛斯和軍隊的背叛,我的理想未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