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曹操多謀,袁紹怕再上了曹操的當,正與審配商議間,聽聞人報,曹操親自率領二十萬人馬,來攻冀州,袁紹大驚,因為冀州兵少,不足禦敵,於是急忙使人往黎陽取袁尚,青州取袁譚,幽州取袁熙,並州取高幹,誓與曹操決戰。
卻說袁尚在黎陽(今河南浚縣東),聽聞曹操重兵去攻冀州,於是率領大將呂曠、呂翔、馬延、張顗等十萬餘眾來援。
卻說李海峰(荀攸)與許攸、張郃、高覽、韓浩、李大錘等人,率領不到3萬人的隊伍,埋伏在袁尚的必經之地。
這是一片密林,周圍數十裏,鬱鬱蔥蔥。
李海峰(荀攸)將神機營的所有大炮五十門中的四十門,全部放到樹林對麵的一片高地之後隱蔽處,安放妥當,派許攸、李大錘和兒子荀輯,率領5000人,堅守大炮陣地。其餘的十門,拉到樹林裏。
卻說袁尚領兵,急行軍到樹林不遠處時,看到前麵林大樹茂,怕有伏兵,也做了提防,先派馬延、張顗領千餘人的一隊人馬近前打探。
馬延、張顗剛剛來到近前,依照李海峰(荀攸)的命令,樹林裏的兵士點燃了大炮的引信,十門大炮同時發出了驚天怒吼,炮彈在馬延、張顗人馬中爆炸,馬延、張顗不及防備,死傷數百人,匆忙後退。
袁尚見狀,知道樹林中有埋伏,看到曹兵人數不多,於是和呂曠、呂翔、馬延、張顗商議,於是準備將隊伍聚集到樹林對麵的高地上,四下攻擊,衝擊曹兵。
袁尚剛剛聚集到高地,正準備四下進攻密林,不防背後驚天連珠炮響,李大錘和荀輯的四十門大炮突然發威,袁尚部隊死傷無數,袁兵四散亂跑。
李海峰(荀攸)與張郃、高覽、韓浩乘機領兵殺出密林,衝擊袁軍。
袁軍俱無鬥誌,紛紛奔逃,袁尚不能主張,命令呂曠、呂翔、馬延、張顗斷後,自己率領一隊親兵首先逃走,奔冀州而去。
袁兵見主帥袁尚逃走,俱無鬥誌。
張郃衝鋒在前,立殺數名抵抗之人,大叫道:“袁尚已逃,爾等還不投降?”
袁兵見狀,紛紛投降,不下兩萬人。
高覽、韓浩圍住其餘袁兵,呂曠、呂翔、馬延、張顗見突圍無望,隻得投降。
李海峰(荀攸)此時得了數萬降兵,士氣大振。
李海峰(荀攸)讓呂曠、呂翔、馬延、張顗招降了黎陽守軍,占領了黎陽。
李海峰(荀攸)恐怕曹洪兵少,不能抵禦袁紹主力,於是緊急向冀州進發。
這段時間以來,碼字非常辛苦,力求每天都有新的更新,幾個周末都沒陪兒子出去玩,昨天給自己放了一天假,沒有更新小作,還請各位見諒,多謝各位的支持,還請各位多收藏,多推薦,讓更多的讀者認識、了解本小作,多謝、多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