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高幹逃到匈奴界(內蒙古河套一帶),李海峰(荀攸)探知高幹逃到匈奴地界,李海峰(荀攸)素知匈奴騎兵非常厲害,恐幹從中挑撥,引發兩方戰事,就事先建議曹操,與匈奴單於處通消息,告知其詳,言並無相攻之意。
曹操從其計,遣使與匈奴處。
單於素知曹操威名,敬服曹操,見曹操重視自己,遣使前來,大喜,亦遣使到曹操處,交好曹操。
曹操聞之單於使者來,欲要親自接待使者。
卻逢曹操這幾天身體不適,咳嗽不斷,恐自己影響中原形象,不能用威儀震服匈奴,就讓相貌出眾的崔季珪代替他接見,曹操自己握刀站在坐榻旁邊扮做侍從。
接見完畢,曹操另遣人款待使者,使人問單於使者道:“你觀我們曹丞相這人怎麼樣?”
單於使者評價說:“曹公高雅的氣質,當然不同尋常;但是吾觀坐榻邊上拿刀的那個人,不怒自威,才是世間真正的英雄。”
眾人聞聽,皆讚匈奴使者識人之能。
曹操重金撫慰單於人等,單於亦獻給曹操駿馬千匹,兩下交好,不在話下。
卻說高幹北逃,正迎匈奴左賢王。
高幹下馬拜伏於地,言曹操吞並疆土,今欲犯王子地麵,萬乞救援,同力克複,以保北方。
左賢王怒道:“吾與曹操無仇,豈有侵我土地?汝欲使我結怨於曹氏耶!”叱退高幹。
幹尋思無路,隻得去投劉表。行至上洛,被都尉王琰所殺,將頭解送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