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京師韓家(2 / 2)

得虧張尺軒養生得當耳朵還算好使,不過即使這樣也沒完全聽到,隻是配合著表情聽懂了大概,也感歎著說道:“皇上不必太過悲傷,事人事,聽天命,沒什麼是改變不了的,隻要皇上做了自己應做的,想必先帝也會看到的。”

李任重角色轉換極快,剛剛還一副不肖子孫的樣子,現立馬轉換成當朝天子獨具的大馬金戈,著實讓張祭酒這個老頭子吃不消,莫不是您真是吃飽了沒事幹跑咱這來討酒喝?殺人不過頭點地,鈍刀子殺人才最難熬,這湖上的風勁兒可不小,咱這身老骨頭可堅持不了太長時間哦!

“未然那丫頭還真如夫子所料,不過中間略微出了點變數。”李任重難得提了提嗓音,老家夥再不務正業畢竟還有有用的時候,不過這輕描淡寫的一番話卻另張尺軒慎重異常,腰杆盡量挺直的問道:“怎麼個略微法?”

李任重沒有理會這近乎歇斯底裏的盤問,而是徑直走出宜居亭,走了不遠後又轉身對張尺軒說道:“桌上那盞花雕算我白送的,還有,點心不錯。”

當今皇上身形“婀娜”離開後,沒得到答案的張祭酒也沒著急離開,自飲自酌不一小會兒竟喝去小半盞花雕,著實另熟知夫子酒量一旁小廝驚訝不已,不得不提醒張尺軒道:“夫子,這天就要變了,咱們快回去吧,湖上風大,出來前師娘吩咐過別著了涼。”張尺軒聞言先是一愣緊接著似乎看透一切般微微呢喃道:“湖上風大不錯,江湖上風更大哦,這天啊,是得變一變。”

大興城以朱雀街為界劃東西二市,原本規劃之處的打算是東西各五十五坊,奈何地利不隨人願,不得不把朱雀街放在東市,竟占了一坊之地去,前年又在東市角邊兒畫了個曲江池,又占了一坊之地,所以說命途多舛的東市如今隻有五十三坊。東市多公卿勳貴,其中最為著名的三大姓府邸全部位於東市之中,京師百姓素不畏官,畢竟和自己早上刷牙嘮嗑的都是哪部哪部侍郎提督,唾沫噴子比自己吐得都勤快,臨走前還能臉不紅心不跳地從自家鍋裏順倆包子,自己娃兒有啥私塾裏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人家也不縮著,該批評批評該教育教育,跟所有東西一樣,見得多了也就沒啥畏懼。

京師的三大姓分別為韓家,錢家以及長孫家,依次代表著山東貴族,關隴貴族,和寒門新興勢力,也正因為他們勢力盤根錯雜牽一發而動全身才使得即便疑心極大的當今聖上至今也未敢觸碰這塊危機重重的香饃饃。三家中近年風頭最盛的是外戚勢力長孫氏,隨著李家大興科舉,離魚躍龍門的寒門士子逐漸占滿了朝堂的半壁江山,而這其中大半都被長孫氏所籠絡,畢竟屁股底下椅子差不多高,說話也舒心一些。錢家掌的是貿易,家主錢世番更已貴居戶部尚書,老牌世家的底蘊彰顯無遺。韓家雖然這兩年名聲不顯,但明眼人都知道當今天子和先帝一樣最信任的還是這韓家,理由很簡單,韓家掌兵!

韓家老太爺韓威今年已八十九歲高齡,先帝駕崩前頒布了針對朝野的十三道聖旨,其中就有一道是追加韓威太傅銜,敞敞亮亮的正一品,加上韓威之前的少保銜雖然都是虛銜但從今朝可勁兒往前數有史記載恩寵到這地位兒的加上韓威剛夠一手之數。韓家當今家主是韓青諺,一個曾讓先帝的女兒也就是當今皇上的妹妹不顧一切私奔到天涯的男人,年輕時星眸俊朗,凡是小娘子見著沒有不動心的,據坊間傳聞至今已在青山庵出家為尼的李婉仍和韓家主保持著不清不楚的關係。韓家育有兩兒兩女,後又算認了一個義子,但奇怪的是但凡在韓家做工的人都知道,惹惱了其餘兩位少爺甚至一時不注意對老爺不敬問題都不會太大,唯獨要是衝撞了這三少爺那可不得了,從韓府角門裏扔出來缺胳膊少腿兒的大多是沒服侍好三少爺的。

京師百姓奈何再八卦也八卦不到這韓家三少爺身上,著實是一點資料都沒有,隻在韓府的下人口中得知這位神神秘秘的少爺喚作韓先,老太爺給的名,敢為天下先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