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從萊亞蘇斯港出發,沿海而行。在一二六九年四月抵達了亞克,在這裏他們突然聽說教皇克萊門特四世(Pope Clementthe Fourth)與世長辭的消息,心中萬分焦急。在那時候教皇委派的大使正好駐在亞克,於是他們便向大使彙報了韃靼大汗交給他們的使命。大使勸告他們一定要耐心等待新教皇的選舉結果,到那時才能實現他們的任務。波羅兄弟接受了這個勸告,決定在這期間,先回威尼斯老家去。於是他們便從亞克乘船出發,經內革羅蓬特回到了威尼斯。到家後,尼可羅·波羅收到消息,自己臨行時懷孕的妻子已經不在人世了,遺下一個兒子,現在長到十五歲了。這就是文章的口述者馬可·波羅。波羅兄弟再次離開威尼斯,回複大汗並攜馬可同行因為教會內的種種原因,教皇的選舉還沒有結果。波羅兄弟在威尼斯呆了兩年,天天盼望新教皇能早日確定下來,同時又擔心大汗對於他們這麼長時間滯留歐洲而心中不快或者可能懷疑他們不願意回去,於是便決定先回到亞克,然後再作打算。這次他們帶上了馬可·波羅同行。來到亞克後,他們獲取了教皇大使的許可,到耶路撒冷,按照大汗的命令,取來了少許聖墓燈中的油。他們又請求大使向大汗說明,他們努力完成大汗的使命,並說明基督教教會的教皇還未產生。然後,他們就立即離開去前麵所說的萊亞蘇斯海港。
然而他們剛出發,大使就接到了意大利紅衣主教會議的書信,宣布他為新一任的教皇,稱格利高裏十世(Gregorg theTenth)。他覺得現在自己的地位完全可以滿足韃靼皇帝的要求,因此馬上派人持書信前去拜訪亞美尼亞王,通報自己當選的事情,並且詢問那兩位從他們國家經過向大汗朝廷進發的專使是否還沒有離開,如尚在境內要求他們立即回去。在這個時候,波羅兄弟恰在該處,於是他們欣然應召回去,同時亞美尼亞王也專門派遣一艘兵艦護送他們去那裏,還派了一名公使同去祝賀新教皇的產生。
教皇在他們到達後,用隆重的儀式歡迎了他們,馬上寫信,並且選派了兩名當時在亞克傳教的修道士陪同他們同去大汗朝廷。這兩個基督教徒是文學家、科學家和淵博的神學家,其中一個是維琴察的修道士尼古拉(Nicholas),還有一個是的黎波裏的修道士威廉(Willian)。教皇給了他們兩個相當的權柄,使他們日後在那些國家裏可以全權行事,可以代替他做事,還給他們寫了任命狀和信件。委托他們交給大汗所要送的國書。並且又挑選了一大批珍貴的禮物,其中有幾隻漂亮的玻璃花瓶,是他個人送給大汗的,以表示對大汗的祝福。一切事務都做完後,波羅兄弟一行拜別了教皇又一次回到萊亞蘇斯,然後登陸向亞美尼亞國進軍。
他們到達亞美尼亞後,聽人說巴比倫的蘇丹邦多克達裏(Bandokdari)親領大軍進攻亞美尼亞,而且已經占領了該國的大片疆土。兩個修道士聽說後非常害怕,擔心自己的生命受到危害,因此決定不再前進,而是把教皇委托給他們的書信和禮物交給波羅兄弟,他們倆則由當地修道院院長保護著直接回去了。
可是波羅一家卻不畏艱難險阻——他們久已習慣了這些——穿過亞美尼亞的邊界,接著前進。他們穿過荒無人煙的荒原,越過高聳陡峭的大山,經曆了許多困難,終於到達了東北和北之間的某個地方。這時他們聽人說,大汗正駐蹕在一個壯麗的大城,名叫開平府。當他們到達那裏時,全程所費的時間超過了三年多,這主要是因為這裏的冬季氣候寒冷,前進速度不是很快。當波羅兄弟還遙遙在途時,大汗就已獲得消息。大汗知道他們長途跋涉,一定十分勞累,於是特地派遣官員在還有四十日路程的地方等待他們,並下令沿途地方官吏禮貌接待,使遠行的旅人得到最大的方便。他們憑借這些幫助和上帝的照顧,終於平安到達了目的地。
尼可羅、馬飛阿和馬可覲見大汗
當他們一家到達京都之後,忽必烈大汗專門召集文武大臣舉行盛大的朝會迎接他們。波羅一家走到大汗的麵前,跪在地上,叩頭致敬。大汗馬上叫他們起來,詳細詢問了旅行的情況,還有和教皇交涉的始末。他們用明白簡要的語言,條理清楚地敘述了事情的經過。大汗聚精會神,認真傾聽。他們隨即呈上了教皇的書信和禮物。大汗聽完他們帶來的書信後,對於兩位專使的忠誠、熱心和勇敢大加讚揚,並且特別誠懇地接受了聖墓中的燈油,命令以宗教的誠心好好保存。
當大汗看到馬可·波羅時,問“他是誰?”尼可羅回答說:“這是我的兒子。”大汗馬上說:“歡迎他,我很開心。”並且下令將馬可的名字寫到榮譽侍從的名冊中。大汗為了慶祝他們一家遠道歸來,在早朝後又擺下了盛宴為他們接風。波羅一家在這裏時,大汗總是對他們寵信有加,甚至有時遠勝於本國的眾大臣。他們受到了所有朝臣的敬仰。
馬可·波羅在不長的時期內就學會了韃靼人的所有禮儀舉止,並且精通四種文字,可以順利地讀書、寫作。大汗看見他才華橫溢,便想在實際工作中試試他的才能,因此特地派遣他到離京都六個月路程的哈剌章,去處理一件重要國務。馬可·波羅以他的才能,把此事處理得十分到位。同時他又無意間發現大汗喜歡聽臣下講述各地的風俗民情和其他國家的奇聞軼事,因此,他每到一處就會用心收集這些正確材料,對於所見所聞的所有趣事,都記錄下來,以便滿足大汗的好奇心。
簡而言之,馬可·波羅在供職的十七年中,表現得十分突出,所以大汗常派他到帝國各地還有藩屬去執行機密任務。他有時也為自己的私事到外地去,不過這要征得大汗的同意和地方當局的同意。馬可·波羅在如此優越的條件下,或憑自己的觀察,或其他途徑,得到了大量的為當時人所不清楚的東方各地的風土民情,並且不辭辛勞,明明白白地把它們記錄下來。這些以後各章都會出現。他因此獲得了非常多的榮譽,從而引起了其他廷臣的妒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