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及居民的禮儀、風俗和許多特別奇異的事件
航海用的船舶種類我們在本書的前幾章已經描述過印度的各個王國和地方,現在將更詳細地介紹印度。
第一要介紹的是商人所使用的船舶。這些船舶是用冷杉樹製成的,隻有一層甲板,甲板以下的空間分割成六十個小船艙,船的大小不同,則船艙數量不同,每個船艙能容納一位商人。船上有十分先進的艙。每艘船一般有四根桅杆和四張帆,有的隻有二根桅杆。這些桅杆活動自如,需要時可以豎起,沒用處時也可放下。船的噸位大,貨艙壁多達十三層,它們都是用厚板造的,用榫眼相互結合。能防止意外事故,如遇到忽然觸礁或被鯨魚撞擊而產生漏洞。這些事之所以在航行中常常發生,夜間行船,船迎風破浪所激起的白沫,能夠吸引饑餓的水生動物,它們為了獵食,便不顧一切地向行駛中的船衝來,會把船底撞出大洞。這時水立馬就會從洞中湧入,流進幹淨清爽的船艙內。船員們一旦發現漏水,馬上將該艙的貨物搬離。因為這種船造得十分精準,所以一個艙進水,其它各艙並不受影響。水手們在修理完漏水的地方後,仍將貨物搬回原來的地方。
船舶都是用兩層板製造的,也就是說,船的每個地方都有一層覆板蓋在底板上。這些底板內外都用麻絮與瀝青填縫,再用鐵釘釘牢。因為這裏瀝青不多,所以不用它來塗船,而是用下麵所講的一種東西來塗抹船底。人們把生石灰和剪細的大麻攪合在一起,再放入從某種樹上取下的樹脂為樣,製成一種軟膏,這種混合物的黏性非常強,甚至超過了瀝青。
噸位最大的船要求船員三百名,噸位次等的需要二百名,再次一等的需要一百五十名。每一條船能裝運五六千擔胡椒。
古時候的船的噸位比現在的還要大。但是,在許多地方,尤其是一些主要港口,因為海上風暴衝擊,海底的泥沙一天天加厚,使水的深度沒辦法容納吃水這樣深的船隻,因此,隻好做噸位較小的船舶。
這些船也要用槳或長槳來劃動,每一隻槳同時需要四人劃,噸位較大的船每逢出航總有兩三艘三桅大船同行。這些三桅船能承擔一千擔胡椒,船上有六十、八十或一百多水手。這些船都是水手用槳劃動的,其主要作用是用來拖拽大船。如果風從一側吹來,大船即使掛起帆篷,也依然需要這些船隻拖拽。僅當風從後麵吹來,大船才能夠依靠風力吹動帆篷自動前進時,才不需依靠這些船隻來牽引。大船為了拋錨時將錨運出船外,有時為了捕魚和其它工作,常自己帶著十來隻小船。它們都掛在船舷的兩旁,需要用時就放到水上。那些牽引船也同樣裝備有小船。
當一艘船航駛了一年或一年以上需要維修時,通常是將一層板再覆蓋在先前的底板上,組成第三層板子,如前所說,再用麻絮和熔解的瀝青縫補,並用軟膏油好。以後如果重新修葺的話,依舊照樣進行,一直到累計達六層板塊為止。此時,船便認為是報廢了,不再使用。
我們介紹了船舶的情況後,將更詳細地描述印度,但先看看我們現在所處大洋中的這些島嶼吧,以日本為首發站。
日本島和大汗對它的攻擊
日本是東太平洋的一個海島,位於距離大陸或蠻子海岸一千五百英裏的海上。日本島的麵積很大,居民麵目清秀、體格強壯、舉止文明、崇拜佛教。他們不受任何外國勢力的掌控,隻受自己君王的統治。他們的黃金產量非常大,不過君王從不讓黃金隨意賣出。很少有蠻子省的生意人來到這個國家,其它地方與日本的航海往來也很少。
曾經遊曆這個國家的人告訴我們,日本天皇的宮殿極其富貴美麗,簡直是一個奇跡。這些宮殿的屋頂都是用金箔覆蓋的,而我們是用鐵皮蓋屋頂,更妥貼地說,和蓋教堂一樣。宮殿的天花板是用黃金做成的,許多房間內都擺有很厚的純金製成的小桌,窗戶也用黃金修飾,這個皇宮的奢華程度簡直無法用言語形容。
這個島上珍珠,是淡紅色的,圓形,體積很大。它與白珍珠價值相當,有的甚至還要比白珍珠更有價值。
按照這個國家習俗,一部分居民實行土葬,另一部分則實行火葬。實行土葬的人習慣將一顆珍珠放入死者的口中。島上還產出大批的寶石。
由於這個島上的財富如此豐富,就必定引起忽必烈大汗的貪欲並妄圖使之成為自己的附屬國。大汗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特意組建了一支龐大的艦隊,滿載了大批的軍隊,任命範文虎、阿剌罕為統帥。遠征軍從剌桐和京師兩個港口出發,橫渡大海,最終安全到達日本島。
但是,兩位統帥卻相互猜忌,不認同對方的軍事策略,而執意執行自己的方案。最終除了攻克一座城市外,其餘地方都因日本兵士的英勇抵抗而毫無收獲。
不久,這裏刮起了凶猛的北風,把靠近海島沿岸的韃靼兵艦吹得相互碰撞擠成一團。於是軍官們在船上商議,決定離開日本。軍隊上船後,艦隊立馬向海洋進發。但由於北風愈刮愈猛烈,所以還是使許多船隻。船上的士兵不得不抱著碎船板,順水漂流,最終漂到了一個離日本島四英裏的孤島上。
其它離岸較遠的船隻,由於沒有遭受風暴,所以損壞不大。兩位統帥和其他幾個統兵大臣——十萬人或一萬人的首領——乘坐剩餘的船隻駛回了大汗朝廷。
大汗遠征軍的結局
大約有三萬韃靼人因為船隻沉沒而遺留在荒島上。他們被長官拋棄,既無船隻可以回國,又沒有武器、食品,除了被俘或坐以待斃外,沒有其他的結局。更為悲慘的是,這個島上沒有任何可以讓他們遮風避雨,休養生息的地方。
當風暴停息,海麵不複狂暴後,日本島上的居民就立即駕乘無數小船,前來捉拿這些可憐的韃靼人。軍隊上岸後,進行了大規模的搜索,但是這些隊伍行動懶散,毫無紀律。韃靼人藏在島中央的高地上,避開了敵軍的搜索,當敵人從一條路上尋找他們時,他們卻從另一邊繞到了敵人小船隊的停泊地。韃靼人看見船隊沒人留守,隻有戰旗飄揚,於是毫不猶豫登船離岸,向日本的主要城市(大阪)駛去。該城中的居民看見自己軍隊的旗幟,便不加懷疑地讓他們進了城市。韃靼人看見城內除婦女外,男子幾乎全部出去充軍了,於是就趁機占領了該城,並將婦女們扣留供自己享用,而將其他居民都轟到城外。當日本國君主得知此事,憤怒異常,立即下令嚴密圍困這座城市。在六個月的封鎖期內,任何人不得出入。韃靼人因為沒有任何突圍的希望,於是就以活命為條件,向日本軍隊投降了。
這次戰爭的時間是一二七九年。大汗在幾年後才知道,這次遠征軍的失敗的原因兩位統帥不和,於是馬上將其中的一個斬首示眾,另一人則流放到生番所屬的左插島。這個島上執行死刑的方法十分殘酷:他們把剛從水牛身上剝下的牛皮,把犯人整個包住,並同時裹住兩臂,然後縫緊,當牛皮吹幹後,犯人的身體就會緊緊箍住,無法動彈,最後隻得這樣淒慘地死去。
日本島所崇拜的眾多偶像的特點和喜歡吃人肉的居民
在日本島和鄰近的其它許多島上,人們崇拜的偶像種類極多,有長著牛頭的、豬頭的、狗頭的、羊頭的以及其它許多動物的頭。有些偶像是一頭兩麵,有些則多個頭,其中一頭位於正常部位,其餘兩個長在雙肩上。有些偶像塑有四條手臂,有些則有十條,更有甚者多達數百條,而且手臂越多就被認為法力越強,因此也就越受居民的項禮膜拜。
當被基督教徒問及,對自己崇拜的神為什麼要存在這麼多形態。他們的答案是,他們的祖先使然,他們說:“先人遺留下來的就是如此,我們傳給後代的自然一樣。”
在這些偶像麵前所舉行的各種儀式,都十分野蠻瘋狂,如果在本書中記錄出來,一定會引起大家的反感。然而得說明的是,這個島上崇拜偶像的居民在抓住一個仇敵時,在後者無法出錢自贖的情況下,就會將自己的所有親朋好友邀到家中來,然後殺死俘虜,並在愉悅的氣氛中烹食其肉。他們還說人肉味道鮮美,其它肉類遠不能及。
大家應當知道,日本島所在的海叫作秦(中國)海。這個東方的海廣袤無限,據有經驗的海盜和時常來往的水手——他們應該最有話語權——的敘述,這個海所包括的島嶼遠遠超過七千四百四十個,其中絕大部分都有人居住。據說島上生長的樹木每一種都有獨特的香味。這些島出產各種香料和藥材,特別是瀉藥和黑白兩色的胡椒。
這些島上的金子和其它物品的數量簡直多得讓人無法設想,但它們與大陸相距甚遠,航程中麻煩與不便又太多,使得從剌桐和京師前來貿易的船隻,利潤太過微薄。因為它們在航行中需要花費整整一年的時間,冬季起程,夏季才能返航。
因為這裏隻有兩種風:一種在冬季,另一種在夏季。所以商船每次啟程利用一種風航行,歸程時利用另一種風。這些國家距亞洲大陸頗遠。這裏必須說明,這個秦(中國)海,隻是大洋的一部分邊緣海,因為東方人的秦海及印度洋,就像我們的英格蘭海或愛琴海一樣。這裏對這些國家和島嶼,就不再討論下去了,一是它們離我們的航線很遠,二是馬可·波羅沒有去過那些地方,三是因為它們並不在大汗的統治下,現在還是再回到剌桐來吧。
離開刺桐港,向西南方海道駛去。航行一千五百英裏,繞過海南灣,這個海灣有兩個月航程,沿著它的北岸——蠻子省的南部——航行,可到達一個靠近安寧、禿剌蠻和前麵捉到的其它許多國家的地方。這個海灣內島嶼如星旗密布,大多數都有居民在上麵居住。在河流人海的海岸邊可以淘取很多的金沙。這裏還出產銅和其它很多礦產。各島之間的貿易十分頻繁,一個島的貨物可供給其它島嶼所不產的東西。他們還和大陸上的人貿易,用金和銅交換自己的生活必需品。絕大多數的島盛產穀類。這個海灣十分廣闊,居民人數很多,和日本不同。
占婆國國王及其臣服於大汗的經過
我們轉回到舊話題。離開剌桐,航行一千五百英裏,途徑這個海灣,到達一個叫占婆的國家,這個國家麵積遼闊,物產豐富,受自己君主的統治,並且擁有自己的母語,居民有信仰。該國每年向大汗進貢大象,除此之外再無其它。關於進貢的前因後果應該在這裏敘述一下。
大汗自接到這個王國擁有龐大財富的消息後,就在一二七八年派遣大軍——步兵和騎兵——前去征討該國。軍隊由一個叫忽都的將軍領導。於是,占婆國就遭到了大汗強大軍隊的侵犯。此時該國國王阿卡巴賴(Accambale)老邁無力,自知不能與大汗的軍隊正麵交鋒,因此便下令退守要塞,頑強抵抗,以保衛國家的安全。
不過,那些沒有防守能力的城市和平原上的村莊,都遭到了徹底的毀滅,變成了廢墟。國王眼見整個國家生靈塗炭,心中不忍,便派遣使徒前往大汗朝廷求和。這個老國王希望他的疆土永遠太平,並急切地希望自己的人民安於動亂,使他們免受戰亂之苦。因此,他願意每年向大汗進貢大象和沉香。
大汗出於同情,接受了進貢求和的請求,並立即命令忽都停止攻擊,去攻打其它國家。自此之後,占婆國王每年將國內最漂亮和最健壯的二十頭大象進貢給大汗,他的王國也就成了大汗的下屬依附國。
我們在講完上麵的故事後,對需要這個國王和他的國家狀況也進行一下概述。在這個國家裏美麗的女孩子,沒有經國王的挑選是不能出嫁的。凡是被國王看中的女子,他都要自己享用一段時間。等放她們回去時,會給她們一大筆錢並讓她們按自己的身份,嫁給一個條件相當的男子。
馬可·波羅在一二八五年來到了這個地方,當時的國王就有子嗣三百二十六人,絕大部分的兒子都以驍勇善戰。該國境內多象,並有許多烏木森林,這種木材非常適合打造各種美麗的家具。其它情況則無特別之處。離開這裏後,我們將說到大爪哇島。
大爪哇島
離開占婆國,向東南偏西航行一千五百英裏,便可到達一個占地很大的島,叫作爪畦。據一些傑出的海上探險家說,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島,方圓約有三千英裏,隻受一個國王獨立統治,居民對於其它任何國家都不依附。他們是有信仰的。
這個國家的熱帶產品極其豐富。像胡椒、肉豆蔻、生薑、丁香和其它所有昂貴的香料及藥物,都是島上特產,因此有許多商船倉滿船載前來交換,使雙方都能從中獲得巨大的利潤。
這裏儲備的金子的數量十分驚人,難以估算。剌桐和蠻子的商人常從這裏獲得大量的金子,至今亦然。他們還從這裏獲得幾乎全部種類香料,並把他們運往世界各地。大汗之所以沒有討伐這個島,主要是考慮到航程太遠以及航路危險這兩個不利因素。
桑杜和剛杜島羅斛國
離開爪哇島,向西南偏南的海道行駛七百英裏,到達兩個島。較大的叫作桑杜,較小的叫作剛杜。這兩個島都無人居住,所以用不著再加以敘述。
離開這兩個島,向東南航行五百英裏,到達一個地域廣闊,人民富足的王國,這個王國位於海陸交接處,名叫羅斛國。這裏的居民是有信仰的,使用自己獨特的語言,受自己的君主的統治,該君王並不向其他任何君主稱臣。因為這個國家的位置險要,足以保護自己而不受任何仇敵的侵占,倘若它易於攻取的話,大汗必定會毫不遲疑地將它攻下。
這個國家盛產蘇木(染料木),黃金儲量和瓜哇相仿;這裏同樣出產大象。居民無論使用鷹或獵犬去行獵,都可滿載而歸。
這裏生產一種富有光澤的貝殼,將它運往其它國家,可作為貨幣使用,這是曾經提及的。除了這些情況外,再沒有其它足以稱道。如果有的話,那就是國中荒涼多山,很少有他國的人來旅遊,因為國王不希望他國了解國中的財寶和其它秘密,因此盡可能阻止外來的遊人入境。
朋丹島和馬六甲王國
離開羅斛國,向南航行五百英裏,抵達一座島,名叫朋丹。它的海岸線荒蕪,未經改造,不過島上森林中長著許多芬芳的香料作物。在羅斛國和朋丹島之間的海麵距離有六十英裏,水深不過四尋,所以凡航行至此的人不得不將船舵高高提起以防擱淺。
向東南的方向駛過這六十英裏,繼續前進三十英裏,即到達另一個島國,叫作馬六甲,這個名字同時也是該島國首都的名稱。人民受自己君主的統治,使用自己的語言。這個城市麵積廣大,建築秀美。當地盛產熱帶香料與藥材,各種貿易都十分發達,此外無他。我們由此前進,即將說到小爪哇。
小爪哇島
離開朋丹島,向東南航行約一百英裏,到達小爪哇島。雖說相比之下它略顯嬌小,但它的方圓也不下二千英裏。
這個島上有八個王國,有八個國王,各王國都有自己母語,彼此各不相同。居民有信仰。島上物產豐富,出產各種香料、薩盆木(sappan-wood)染料以及各種藥材。因為航程太長航行又很危險,所以這些物品無法直接運到我們國家,隻是運到了蠻子和契丹兩省。
我們現在來分別敘述有關這些王國的居民的具體情況。不過首先應當提到的是這個島遠在南半球,看不見北鬥星。馬可·波羅遊曆過其中的六個王國,並將對它們言之於筆墨,至於其它兩個王國,由於他沒有獲得遊曆的機會,這裏暫時不提。
菲勒芝王國
讓我們先到八個王國中的菲勒芝。王國中很多百姓都崇拜偶像,有的人住在港口城市受了往來貿易來自薩拉森的商人的影響,改信了回教。山區的人處在一種野蠻的狀態中,他們吃人肉和其他一切肉類,不管這些肉類幹不幹淨,他們崇拜各種物件,對於每個人來說,一早起床所看見的第一件東西,他們當天就以此為崇拜。
巴斯曼王國
告別菲勒芝,我們就前往媚斯曼,這是一個特殊語言的獨立國家,人民承認隸屬大汗,由於相距太遠,居民並不納貢,所以大汗的軍隊沒有權力到這些地方來。全島在名義上的確隸屬於大汗,每當大汗的船舶經過居民的島嶼時,島上的居民有時會送給他一些奇珍特產,其中最獨特的是蒼鷹,一種大鳥。
巴斯曼有許多野象和犀,犀的體積比象小得多,犀和象的腳很相似,它們的皮與水牛皮相似,前額的中央有一支角,可犀並不用這個武器去傷害所攻擊的對象。它們通常用而尖且帶刺的舌頭。它們的頭像野豬頭,常常低垂到地上。它們樂衷於生活在汙泥水潭中,習慣了汙穢。犀與我們想象的那種狀似麒麟,溫和得可以由女子駕禦的動物不同,它們的性格完全相反。巴斯曼還出產各種猴子和兀鷹,這些兀鷹與烏鴉一樣漆黑,體格很大,總以一種矯健的姿態去攫取其它動物。
眾所周知,有關身體幹癟的小矮人是出自印度的說法,完全是天方夜潭,這樣的人是在小爪哇島上製造的,其方法如下。這個王國有一種較大的猴子,長得很像人。有一些人的職業即是捕捉它們,捉到後,剃去它們全身的毛,但是下頷和人體生毛的部位不剃。然後將它們製成幹屍,用樟腦及其它藥劑加以保存。猴子經過這樣的加工,就變成一種小人的形態。然後他們將幹猴裝入木箱中,賣給商人,運銷世界各處。但這終究不過是一個騙局。無論印度或其它任何國家有多麼野蠻,也絕對沒有一種這樣體態的小人。這個王國我們已經說得夠多了,現在來看看另一個叫薩馬拉的王國。
薩馬拉和花麵目王國
離開巴斯曼,來到薩馬拉王國,這是小爪哇島劃分出來的另一個國家。因為逆風的緣故,馬可·波羅被迫在這裏逗留了五個月。這裏什麼都看不見,看不見北鬥星,甚至看不見大熊星座。人民是偶像崇拜者;有一個強有力的君主統治他們。這位君主自稱是大汗的臣仆。
馬可·波羅在這個島上待了相當長的時間,所以必須和二千個跟班上岸居住。但野蠻的土人時常俟機捕捉迷路的人,殺掉他們並吃其肉。為防止侵害,馬可·波羅下令挖了一條又深又寬的壕溝,環繞駐地,兩端都通到泊船的港口。他又下令在溝旁搭建了幾個木屋和木造的小堡——這個國家出產豐富的木料——以便防守。經過這番防備,他們平安地度過住了五個月。他們又以行動贏得了土人的信任。於是土人按照約定,供給他們食物和其它必需品。
這個地方的魚是世界上鮮美的。由於這裏不產小麥,人民以大米為食。居民不懂得釀酒,但他們從一種棕櫚樹上取得一種味道極佳的飲料,其方法如下:先將一個樹枝砍下,再在砍斷的地方放一個容器,承接其中流出的汁水。一天過去後,容器就盛滿汁水。這種汁水對健康十分有益,可以療治浮腫、肺病和脾髒病。當刀砍處沒有汁水時,他們就用管子或溝渠,將河水引來灌溉,使得這些樹獲得充分的水量後,汁水又和起初一樣流出來。有些樹流出來的汁水略帶紅色,有些則為乳白色。
這裏也出產印度堅果(就是椰子),和人頭一般大小,裏麵的果肉香甜可口,潔白如乳。印度堅果中充滿了汁水,清涼如甘泉,比酒或任何其它飲料更芬芳可口。居民食用一切肉類。
花麵國是一個王國,受自己的君主統治,自有一種獨特的語言。居民尚未開化,他們是偶像崇拜者,並承認大汗的統治。每當家中有人害病,他們依照一種可怕的風俗做事。首先,病人的家屬派人去請巫師來察看症候,並判斷病人能否康複。巫師聽從魔鬼的指示,告訴他將複原或不能複原。如果不能康複,病人的親屬則召集一群人來——這些人的特殊使命就是將病人十分快速地處死——蒙住他的口,導致他窒息而死。這件事做完之後,他們就將他的身體碎屍萬段,準備做成食品。做成食品後,親屬合聚一處,大吃其肉,連骨髓都絲毫不剩。原因乃是,是因為他們認為死者的身體如有某個部分被留下沒吃,則必定會生出蟲來,這些蟲會因沒有營養而死去,而蟲的死亡就證明死者的靈魂還在受痛苦的懲罰。吃完肉後,收攏骨頭,放在一個精致的小箱中,並將其保存在山洞內,使它免受野獸的侵擾。一旦他們有機會捕獲一個外鄉人,而這個人又無力贖身,他們便會將他殺死,然後依上麵的辦法吃他的肉。
南巫裏和班卒王國
南巫裏也同樣有自己的君主和自己的語言。國中的特產是樟腦和各種藥材。人民種植蘇木,等它萌芽枝時,就反它們種到其他地方,生長三年後,再連著根移植一次。馬可·波羅曾將這種植物的種子帶回威尼斯播種,但不夠炎熱的氣候使它無法生長出來。
這個國家裏有一種人生有尾巴。尾長一指距,像狗的尾巴一樣,不過上麵沒有長毛。他們隻生活在山區。犀牛數量多且常見,還有大量各種飛禽走獸可作獵物。
班卒是同一島上的另一個王國,他們有自己的君主。班卒的樟腦質量全世界最棒,被稱為班卒樟腦,非常昂貴。
這裏不產如小麥等其他黍類,居民吃大米和乳製品,酒是自樹上取來的,與薩馬拉類似。他們還有一種西米樹,簡單加工後即得到粉。此樹樹幹又高又大,要兩個人合抱才抱得攏。剝去樹的外皮後,其內部的木質約有三寸厚,中央部分充滿了木髓,可產生一種粉。把粉倒入容器中,與水混和攪拌,使裏麵的纖維和不潔的東西浮起來,潔淨的部分沉在底下。經過這種處理,再將水倒出,除去上麵無用的東西,用下麵的粉做食品,嚐起來像大麥麵包。馬可·波羅很經常以此為食,並帶了一點回威尼斯。
這種樹的木料像鐵一樣硬,在水裏,便像鐵一樣立即沉沒。這木頭能一直從頭縱剖到底,像竹竿一樣,取出粉的樹幹,這木頭隻剩下三寸厚。土人用這種木料來做投槍,因為短才能用。因為如果是長的,沒有人能使用它,甚至不能拿起它,因為這木頭太重了。他們把投槍的尖頭削得很尖,還用火燒過,十分堅硬,可以穿過任何甲胄,在許多方麵,優於鐵。
我們對於這個王國——該島分區之一——已經說了太多相關的事情。至於其它王國,因馬可·波羅沒有到過,將不再談到。我們接下來談到的是一個叫作諾刻藍的小島。
諾刻藍島
離開小爪哇和南巫裏王國,航行約一百五十英裏,到達兩個島,其中一個叫諾刻藍,另一個叫安加曼。
諾刻藍不受轄於任何君主,人民與野獸差不多,男女都是一絲不掛,裸體出行。他們是偶像崇拜者。森林中生產很多極珍惜的木材,如白檀香木,紅檀香木,也產印度椰子樹,丁香樹和蘇木樹。除此之外,還有各種藥材。我們再向前航行,將到達安加曼。
安加曼島
安加曼是一個很大的島嶼(安達曼島——Andaman Jslands),不受任何一個君主的管轄。居民崇拜偶像,種族裏的人凶殘野蠻,他們的頭部、眼睛及牙齒都很像狗。他們性情殘暴,凡不屬於他們族內的人,隻要被捉去,即被殺而食之。此地盛產各種藥材,並且數量眾多,食物是大米、乳類和各種各樣的肉食。他們還出產印度堅果、蘋果等水果,都與我們國內不同。
錫蘭島
離開安加曼島,西南方向距離一千英裏的就是錫蘭島。從它的實際麵積看,它比世界上其它任何島都要大,方圓共計二千四百英裏。在古代時更大,足有三千六百英裏,水手的航海圖上就標明。但是島上的山嶽被北風侵蝕,致使不少地方崩塌,沉入海中,錫蘭島麵積不複再有。
君主森德拉慈統治全島。人民是偶像崇拜者,並不依附其它任何國家。男女差不多都赤身露體,僅腰下裹一塊布遮羞。隻有大米和芝麻。芝麻可以製油。他們吃乳品、大米和肉類,所飲的酒取自樹上,如前方法。此處還出產最好的木製的染料。
島上所產的紅寶石在全世界數一數二,比世界上其它任何地方的都要美麗、昂貴。此外還同樣出產藍寶石、黃寶石、紫水晶、紅石榴石和其它許多貴重的寶石。有人說君主擁有世上最罕見的一塊最華美的紅寶石,有一指長,一手臂厚,燦爛無比,而且沒有絲毫瑕疵。這寶石火紅的顏色,實屬無價之寶。忽必烈大汗曾派遣使臣到該國來,欲以城換寶。但君主回答:即使將世界上的一切財寶都送給他,他也不會出讓此寶;無論如何他都不會讓紅寶石離開他的國土,因為這是他的先人留下來的鎮國之寶,所以不能讓給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