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撲朔迷離的袁世凱與譚嗣同會談(1 / 3)

至此,由於維新黨進行全方位變法,甚至想請日本人當客卿,他們的手伸得太長了,胃口太大了,保守派已經忍無可忍,準備行動。他們先詐稱康有為帶紅藥丸入宮,要加害光緒,惡人先告狀。戊戌政變在即,慈禧沒有見伊藤博文。光緒感到要出事,便下詔讓康有為迅速逃走,維新黨不想就這樣放棄,於是假造聖旨,讓譚嗣同攜帶假的聖旨去見袁世凱。

咱們借此重磅推出譚嗣同,他是個慷慨悲歌之士,在變法前他就說:“今日中國隻有鬧到新舊兩黨流血遍地才有複興之望,不然中國亡國滅種。”他早將生死置之度外,在給妻子的信中說:“你應當視榮華為幻夢,視死亡和恥辱為常事,無喜無悲,聽其自然。”譚嗣同之所以不怕死與他的經曆有關,他12歲時5天內死了3位親人,自己也差點死了,緩過來後他就不怕死了。

在譚嗣同找袁世凱時,就發生了大家很熟悉的一幕。9月18日夜,譚嗣同來到還在北京的袁世凱的住所問道:“您說皇上是什麼樣的人?”

袁世凱:“曠世未有的聖主。”

譚嗣同:“慈禧打算把皇上帶到天津在閱兵時加害的陰謀你知道嗎?”

袁世凱:“聽說過。”

譚嗣同拿出密詔給袁世凱看,說:“今日可以救皇上的隻有足下,足下如果想救的話就救皇上。”隨後用手摸自己的脖子,“如果你不想救皇上,就去頤和園告發,殺了我,可以得富貴。”

袁世凱正色厲聲說:“你把袁某看成什麼人了?皇上是我輩共同的皇上,我與足下都受不同尋常的恩遇,救皇上不止足下有責任,我也有責任。您對此有什麼高見我都願聽。”

譚嗣同:“在天津的還有董福祥、聶士成的軍隊,然而他們不足道,天下強者隻有足下,如果政變發生,足下可以一軍打他們兩軍,保護聖主,匡扶大清,清君側,整肅宮廷,指揮若定,建立不世功業。”

袁世凱:“隻要皇上在閱兵時疾馳到我的軍營,發號令誅殺奸賊,我必能以死相助。”

譚嗣同:“榮祿對足下不薄,足下打算怎麼對待他?”

袁世凱笑而不答,他的一個幕僚說:“榮賊並非對慰帥(袁世凱字慰亭)真心相待,當初某人欲給慰帥增兵,榮祿說漢人不可給大軍權,所以榮祿不過是籠絡慰帥。”

譚嗣同:“榮祿有曹操、王莽的才能,是絕世之雄,恐怕不那麼容易對付。”

袁世凱怒目而視:“如果皇上在我營中,殺榮祿就像殺一條狗。但現在營中槍彈火藥都在榮賊之手,而許多將官都是守舊派,所以我需要趕緊回去更換將官,拿到彈藥,方可行事。”

於是譚嗣同走了。

袁世凱無由晉升兵部侍郎讓榮祿疑慮重重,他以列強出兵大沽口為由要袁世凱迅速回天津。9月20日袁世凱回到天津,向榮祿告密,榮祿連夜出發,天亮前進京把此事告訴慈禧。9月21日,慈禧以“結黨營私、莠言亂政”為由宣布對康有為的逮捕令。以上出自梁啟超《戊戌政變記》,這是官方公認、大家熟知的版本。

這段情節還有另一個版本,記載在袁世凱寫的《戊戌日記》裏,節錄如下:

譚嗣同:“皇上有大難,能救皇上的,唯你一人。”

袁世凱:“皇上有何大難?”

譚嗣同:“榮祿向太後獻策,廢掉皇上,你不知道嗎?”

袁世凱:“謊言,連譚大人也信嗎?榮中堂忠君護主,豈能叛逆?”

譚嗣同:“袁大人光明磊落,不知榮祿大奸似忠、極其狡詐。”

袁世凱:“無憑無據,我絕不相信。”

譚嗣同:“假如皇上有聖旨讓你這樣做呢?”

袁世凱:“若皇上有旨,世凱生死以之。”

譚嗣同拿出密詔。

袁世凱一看:“由於時局艱難,非變法不能救中國,非幹掉那些守舊的大臣,取而代之以英才而不能變法。但太後對此不以為然。朕屢次進諫,太後急了,現在朕的皇位不保,康有為、楊銳、林旭、譚嗣同、劉光第你們幾個人可速去籌措,設法救朕。朕現在十分焦灼,企盼你們能來救朕。”

袁世凱說:“偽詔,皇上詔書是朱諭,這是墨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