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生機勃勃,桃葉非常繁茂。
姑娘就要出嫁,家庭和睦美滿。
【鑒賞】
這是一首祝賀新娘出嫁的詩。詩中各章的前兩句是全詩的興句,分別以桃樹的枝、花、葉、實比興男女盛年及時嫁娶的美好場景。
這首詩的寫法也很講究,看似隻是簡單變換幾個字,反複詠唱,實際上作者是很為用心的。從頭一章寫“花”,到第二章寫“實”,再到第三章寫“葉”,利用桃樹生長過程中的三變,表達了三層不同的意思。寫花,是形容新娘子的美麗:寫實,是祝願其早生貴子:寫葉,更是祝福新婚夫婦子孫綿延不休,真是一派興旺的景象!
兔罝
【原典】
肅肅兔罝①,椽之丁丁②。赳赳武夫,公侯幹城③。
肅肅兔罝,施於中逵④。赳赳武夫,公侯好仇⑤。
肅肅兔罝,施於中林⑥。赳赳武夫,公侯腹心⑦。
【注釋】
①肅肅:緊密。罝(jū):捕捉野獸的網。②椽(zhuò):敲打。丁丁(zhēng):擊打的聲音。③公侯:泛指統治者。幹:通“扞”。幹城:指禦敵的城池。④中逵:指四通八達的路口。⑤仇(qiú):通“逑”。⑥中林:即林中。⑦腹心:指最信賴的人。
【譯文】
網結得又緊又密,敲打木樁丁丁響。武士氣概雄赳赳,扞衛公侯的城池。
網結得又緊又密,布在通透的路口。武士氣概雄赳赳,公侯渴求的幫手!
網結得又緊又密,布在樹林稠密處。武士氣概雄赳赳,是公侯的好心腹!
【鑒賞】
這是一首描寫狩獵的詩。在先秦時代,狩獵可以說是一種習練行軍布陣、指揮作戰的“武事”。所以,作者巧妙地將打樁設網的狩獵者與扞衛公侯的武士聯係起來,對守衛王城的“超赳武夫”發出了熱烈的讚美。
作者在三章相疊的詠唱之中,把那些姿態雄壯的武士說成是城池的扞衛者、公侯的好幫手和好心腹,這樣層層推進,增添了一種神采飛揚的誇耀意味。對於“公侯”來說,有這麼一群忠心的武士為其賣命,當然是值得自矜的。但對於“春秋無義戰”的那個時代來說,將自己的身家性命投於公侯之家,成為其實現野心的工具,就很難說是一件幸事了。
芣苢
【原典】
采采癗苢①,薄言采之②。采采癗苢,薄言有之③。
采采癗苢,薄言掇之④。采采癗苢,薄言捋之⑤。
采采癗苢,薄言蘚之⑥。采采癗苢,薄言之⑦。
【注釋】
①癗苢(fúyǐ):即車前子,種子和全草入藥。②薄言:語氣助詞,表達勸勉的語氣。③有:采取。④掇(duō):拾取落在地上的。⑤捋(luō):順著枝條大把的摘。⑥蘚(jié):用衣襟兜著。⑦(xié):翻轉衣襟插進腰帶裏方便兜東西。
【譯文】
采采車前子,快快采回來。采采車前子,快快摘下來。
采采車前子,快快拾起來。采采車前子,快快捋下來。
采采車前子,快快兜起來。采采車前子,快快兜回來。
【鑒賞】
這是一首古代農村婦女采摘芣苢時所唱的歌曲。
全詩分為三章。第一章描寫她們出發和開始采摘芣苢的情形。前兩句表現了出發時興致盎然的樣子,後兩句則流露出采到芣苢時的喜悅心情。
第二章是描寫采芣苢時的動作細節,“掇”是用手指摘取嫩小芣苢的動作,“捋”則是把長勢茂盛的芣苢成把地捋下。簡單的兩個字,既寫出了芣苢的不同長勢,而且還使人想象出婦女們采摘芣苢時嫻熟的技巧和忙碌的場景。
第三章是寫經過緊張的勞動,芣苢越采越多,婦女們想出辦法用衣服兜住芣苢,以便可以采摘更多,“袺”與“襭”兩個字充分表現出婦女們的靈巧和智慧。
漢廣
【原典】
南有喬木①,不可休思②。漢有遊女③,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④。江之永矣⑤,不可方思⑥。
翹翹錯薪⑦,言刈其楚⑧。之子於歸,言秣其馬⑨。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⑩。之子於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釋】
①喬木:高大的樹木。②休:休息。思:語氣助詞,沒有實際意義。③漢:指漢水。④泳:遊泳過河。⑤江:指長江。永:水流很長。⑥方:這裏指乘筏渡河。⑦翹翹:樹枝高挺的樣子。錯薪:雜亂的柴草。⑧刈(yì):用刀割。楚:即荊條。⑨秣(mó):喂馬。⑩蔞(lòu):即蔞蒿。
【譯文】
南方有高大樹木,樹下卻不能休息。漢江之上有遊女,卻無法追求到手。
漢江之水廣又寬,不可能遊到對麵。江水悠悠長又長,乘筏渡過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