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
這是周王秋季收獲糧食之後答謝神佑的樂歌。全詩一章到底,共二十三句,按照內容可分為三層:第一層從開頭到“黍稷茂止”處,是詩人在追憶春耕夏耘的情景:第二層從“獲之挃挃”到“婦子寧止”,寫的是眼前秋天大豐收的情景:第三層是最後四句,主要記錄秋冬祭祀的情景。
絲衣
【原典】
絲衣其①,載弁俅俅②。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鼐③,兕觥其譧。旨酒思柔。不吳不敖④,胡考之休!
【注釋】
①(fòu):潔淨新鮮的樣子。②俅俅(qiú):形容冠飾美麗。③鼐(nài):大鼎。鼐(zī):小鼎。④吳:大聲喧嘩。
【譯文】
絲衣潔淨又鮮明,戴冠樣式第一流。從廟堂裏到門內,察看羊牛諸犧牲,還有大鼎和小鼎。兕角酒杯彎一頭,美酒香醇味和柔。不喧嘩也不傲慢,降我長壽多吉慶。
【鑒賞】
據推測,這應該是一首“繹賓屍”的樂歌。所謂“繹賓屍”,就是在祭祀先祖的第二天,家主為酬謝裝扮先祖神靈的“屍”而舉行的宴會活動。
酌
【原典】
於鑠王師①,遵養時晦②。時純熙矣③,是用大介。我龍受之,蹻蹻王之造④。載用有嗣,實維爾公允師⑤。
【注釋】
①鑠(shuó):光耀,輝煌。②晦:昏暗。③熙:明亮。④蹻蹻(jué):勇武的樣子。⑤允(tǒng):借為“統”,指統領。
【譯文】
英勇威武的王師,奉命攻取殷昏王。一時普天都光明,國泰民安大吉祥。
我今有幸享太平,朝中武將驍且勁。現將職務來任命,周公召公作領軍。
【鑒賞】
這首詩用簡潔的語言歌頌了周武王討伐殷商而有天下,建立了豐功偉績。
桓
【原典】
綏萬邦①,婁豐年②。天命匪解③。桓桓武王④,保有厥士。於以四方,克定厥家。於昭於天,皇以間之⑤!
【注釋】
①綏:和。②婁(lǚ):同“屢”,屢次的意思。③解(xiè):通“懈”,懈怠。④桓桓:威武的樣子。⑤間(jiàn):通“晛”,監察。
【譯文】
武王誅暴安天下,年年喜獲好收成。全靠上天降福祥。威風凜凜的武王,擁有英勇的兵將,安撫了天下四方,周家天下得安定。武王光輝照天上,皇天監察我周邦。
【鑒賞】
這首詩歌頌了武王舉兵伐商,平定四方的豐功偉績。詩的語言雍容典雅,呈現出一種歡樂的氛圍,湧動著新王朝的蓬勃朝氣。
賚
【原典】
文王既勤止,我應受之①。敷時繹思②,我徂維求定③。時周之命,於繹思!
【注釋】
①我:周武王自謂。②繹:思考。③徂:往。
【譯文】
文王一生都勤勉,我要好好來繼承。施行政令考慮清,伐商唯求天下定。周王命令須奉行,應當繼續文王政。
【鑒賞】
這首詩寫於武王克商勝利之後,是武王在告廟儀式上對所封諸侯的訓誡之辭。
般
【原典】
於皇時周,陟其高山,貯山喬嶽①,允猶翕河②。敷天之下,裒時之對③,時周之命。
【注釋】
①貯(duó):狹長的山丘。②翕(xì):合。③裒(pòu):聚集。對:疆土。
【譯文】
輝煌榮耀的周邦,登至那座高山上,眼前是丘陵峰巒,合祭黃河真順當。普天之下諸神靈,聚集一起報周王,周家命運定久長!
【鑒賞】
武王伐紂勝利之後,在回歸京城的路上,為答謝山川神靈的幫助而舉行了祭祀活動,這首詩就是武王在祭祀典禮上的誦辭。
魯頌
《魯頌》是《詩經》中《頌》的一部分,作於春秋時期。《魯頌》雖然隻有4篇,卻也可分為兩類,《泮水》和《宮》是歌頌魯僖公的,風格與《雅》近似:另外兩篇《》和《有》在體裁上與《風》類似。
駉
【原典】
駉駉牡馬①,在穅之野②。薄言者:有有皇③,有驪有黃,以車彭彭。思無疆,思馬斯臧。
駉駉牡馬,在穅之野。薄言者:有騅有④,有騂有騏,以車伾伾⑤。思無期,思馬斯才。
駉駉牡馬,在穅之野。溥言者:有有駱⑥,有騮有雒⑦,以車繹繹⑧。思無,思馬斯作。
駉駉牡馬,在穅之野。薄言者:有駰有⑨,有有魚⑩,以車祛祛[11]。思無邪,思馬斯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