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馬上就辦,做高效執行的好員工(3 / 3)

執行力不是“做事”,而是要“做成事”

執行不隻是做事,還要做成事。“做事”不等於“做成事”,僅僅停留在“做”事情上,不僅難以達到預定目標,還會浪費資源,麻痹自己,久而久之還會形成責任感缺失的習慣。如果你做事,那就把它做好,如果你不會或不願做它,那最好不要去做。如果隻是簡單地做事,不用心,不細致,不注重結果,敷衍了事,做了跟沒做一樣,那就等於在浪費時間。執行某項工作,不是做了就可以,而是要做成,隻有做成了才會獲得最理想的結果。

做事是人生的基本生存方式,也是一個人的基本要求和願望,做事隻是走向成功的基礎,做成事才是成功的必要。隻做事,而沒有做成事,這樣的現象並不少見,很多人看起來一天到晚都是很忙,似乎有做不完的事,卻忙而無效,事情沒有任何結果。隻講做事,而不講做成事,執行力就達不到,這又有什麼意義呢?隻講做事而不講做成事,隻講出勤出力,不講效果和貢獻,這是很難發展的,而且還會養成那種萎靡渙散、懶於思考、缺乏實際能力的風氣和做派。

老師讓小傑克去搬起路邊的一塊大石頭,小傑克使盡了所有的力氣搬動路邊的那塊石頭,他無論是呐喊,還是咬著牙,向著石頭一次又一次地發起進攻都不能動之一下,於是小傑克神情沮喪地坐在馬路邊大哭起來。這時老師走過來問他:“傑克,你盡全力了嗎?”小傑克說:“我用盡了自己所有的力氣。”“不,你並沒有用上你所有的力量,因為你還沒有請求我的幫助啊!”老師對正在哭泣的小傑克說,並彎下腰抱起石頭扔在了一邊。小傑克其實是在很努力地做著搬石頭這件事情,但是由於他並沒有遵照老師的意思把石頭搬起來,所以可以說他並沒有完成老師交代的任務。對於小傑克來說,搬起大石頭這件事可能困難些,但就像老師後來說的那樣,小傑克並沒有用盡全力去做這件事,他還可以仔細觀察並且認真思考,去借助外界的力量,找老師來幫忙,從而完成把石頭搬開這件事。

其實,工作中人們也常犯小傑克的那種錯誤,應該時常檢討自己:用盡全力做了嗎?做成了嗎?在工作中,有許多人隻管上班而不問貢獻,隻管接受指令而不顧結果,在他們心裏,隻要做了就夠了,至於做沒做得成,根本就不在他們考慮的範圍內,所以就養成了得過且過、敷衍了事的局麵和風氣。在這樣的狀態下工作的人們,往往覺得隻要自己把事情做了就可以,至於有沒有做成,他們是不會在意的。殊不知,工作有沒有做成,不僅是體現自己能力的時候,同時也是考驗你的執行力的時候。能否讓領導對你刮目相看,就看你的執行力夠不夠。

領導讓安娜去買書,安娜先到第一家書店,書店老板說:“真抱歉,剛賣完。”之後,她又去了第二家書店,營業人員說已經去進貨了,要過幾天才會有。安娜又去了第三家書店,這家書店根本沒有她要買的那本書。快到中午了,安娜隻好回公司。見到領導後,安娜說:“跑了三家書店,都沒有。過幾天我再去看看!”領導看著滿頭大汗的安娜,欲言又止。在這裏,買書是安娜做的事,買到書是安娜要做成的事,安娜去買書了,但是她沒有買到。也就是說,她去做了,但是她沒做成。不僅如此,她還浪費了半天的時間,這半天的時間,她根本沒有創造出效益,沒有做成老板交代的事情,而這半天時間老板必須給她支付工資。對於這樣沒有執行力的員工來講,隻會給公司的發展拉後腿,老板會允許阻礙公司發展的員工在這裏得過且過嗎?

另外,要做成事,必須會做事。做事就要做到根本上,找到成事的點上。安娜這樣毫無頭緒地做事,工作效率自然高不了,其實隻要她動一下腦筋,就可以讓這項工作變得簡單而容易做成。如果安娜先給這些書店打電話,確定哪一家書店有這本書,再去購買,她就不會白白浪費那麼多時間和精力跑了好幾家的書店了。或者,安娜可以上網查找這本書的信息,向網上書店訂購或直接聯係出版社郵購,事情也很快就能夠解決了,而且這根本不用她花上半天的時間在外麵尋找這本書,如果把這半天的時間用來做其他工作,那豈不是事半功倍嗎!其實解決問題的辦法還有很多,隻要你願意想,找到做事的點子上,那事情自然就好做得多了,做成事的幾率也就大了很多。安娜沒有做到事情的點子上,就因為她沒有將做事和做成事分清楚,隻停留在做事的階段,而沒有考慮做成事,而且,她的頭腦中也沒有想到結果,不了解領導布置任務最終目的是要一個結果。

俗話說,牽牛要牽牛鼻子,抓兔要抓兔耳朵,做事就要做“到位”,做到位了,事情就成了。我們要追求“做成事”,就要找到最佳方法,要學會適時、順勢、任人、通事,追求事半功倍的功效。同時,要做成事,還必須不怕失敗,不要因為這件工作或者這件事情因為困難而不敢做,或者做了一半放棄,或者敷衍了事。著名作家劉墉和女兒一起澆花,女兒很快澆完了,他問:“你看爸爸澆的花和你澆的有什麼不一樣?”女兒看了看,覺得沒有不同。劉墉將女兒澆的花和自己澆的花都連根拔了起來。原來,他澆的水都浸透到了根部,而女兒澆的水隻是將表麵的土淋濕了。劉墉語重心長地教育女兒,做事不能做表麵功夫,一定要做到“根”上。正確執行,不隻是做還要做對,做成,做好。隻滿足於完成任務的員工不是好員工,好員工應該得到做事的結果,這才算得上是真正完成任務。

我們需要把做成事當作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當作我們人生的至高追求。人生在世不容易,不管我們樹立了十個、八個宏偉目標,我們總得去達到四五個,哪怕是一兩個。這樣,當我們回首往事時,就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感到羞愧。執行要保證成效,一切以做成事為最終目的。一名員工如果懂得了這一點,就會積極想辦法,既看過程又看結果,不僅把事做了,還把事做成。因此,我們一定既要勤於做事,又要善於成事,用我們的汗水和智慧實現我們的理想,創造我們的美好新生活。

懂得變通,效率才會更高

世上有不少人的終點與起點沒有什麼區別,而另一些人能把自己不斷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區別就在於是否能在做出人生重大選擇時有一種變通的心態。工作中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問題,學會變通是尤為重要的一項,我們要根據不同的事情,來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和技巧,不能把經驗一味地套用在每一件事情上,學會思考創新,要在創新、變通中不斷取得突破,靈活地運用於工作中。懂得變通,工作效率才會更高。

“變通,不隻一條大路通向羅馬,一個在工作中有成就的人,必是一個注重尋找方法的人。當他發現一條路不通或太擠時,能夠及時轉換思路,改變方法,尋找一條更為通暢的路。”工作中隻選擇走一條路的人,在工作中常常因“一根筋”思想而多次碰壁,消耗了時間和體能,卻無法提高工作效率,結果做了許多無用工。做人做事要學會變通,不能太死板,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前麵已經是懸崖了,難道你還要跳下去嗎?執著很重要,但盲目的執著是不可取的。讓我們先來看一段小故事:

美國一個小鄉村發生了水災,整個鄉村都難逃厄運。村民們想盡各種辦法紛紛逃生,一位對上帝非常虔誠的牧師,爬到屋頂上去,等待上帝的拯救。不久,大水漫過屋頂,剛好有隻木船經過,船上的人要牧師上船跟他們一起逃生。這位牧師胸有成竹地說:“不用了,上帝會救我的!”於是木船就離他而去。沒多久,河水已經漫過他的膝蓋,剛巧,有艘汽艇經過,要拯救這位牧師,這位牧師則說:“不必了,上帝一定會救我的!”汽艇隻好到別處進行拯救工作。一刻鍾之後,洪水高漲,漫至信徒的肩膀,此時,有一架直升機放下軟梯來拯救他。他死也不肯上去,說:“別擔心我了,上帝會救我的!”直升機也隻好離去。最後,水繼續高漲,這位牧師被淹死了。牧師死後,他升上天堂,遇見了上帝。他對上帝發怒道:“我是你忠實的信徒,我相信這四十年來你也看到了我的所作所為,可是在這關鍵的時刻你為什麼不去救我?”上帝聽後,邊搖頭邊對他說:“你還要我怎麼樣?我已經給你派去了兩條船和一架飛機!”

這位牧師多麼固執呀,他一直默默地等待上帝能夠來救他,卻沒有想到上帝也是會運用其他工具對他進行救援的。在我們身邊總會有一些“悲情人物”。他們都有著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雖然不愚鈍,卻常常鑽牛角尖。不論其他人怎樣去勸說,他們總是執迷不悟,甚至還要找出很多幼稚的理由來欺騙自己,直到有一天,當他受盡折磨,終於解脫的時候,才幡然醒悟,追悔莫及。工作中也是如此,尤其要注意靈活變通。為什麼有的人會成功?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靈活變通,懂得彈性處理法則。在某種特殊特定的環境之內,配合需求,設計出最好的可行方案,這就是變通的一種方式。如果我們在處理問題時,能夠學會靈活變通,那麼就會發現“柳暗花明又一村”,也就不至於像牧師那樣最終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

此路不通就換方法。隻有這樣才能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工作中靈活變通,把握住每一次機會,不但會讓我們工作起來很輕鬆,還會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一個優秀的員工必是一個善於變換思路和尋找工作方法的員工,他不會墨守成規、固守一種思路,他會審時度勢,適時突破,在變化中迅速拿出新的應對方案。這樣的員工總是相信:任何事情都有解決的辦法,辦法總是會比困難多。

喬恩在一家網絡寵物食品公司的市場部工作。這家公司在網絡泡沫破滅之前曾經火暴了好幾年。當身邊的同事們一批一批地被裁掉時,喬恩每天也都麵臨著新挑戰,被老板賦予越來越多的責任,其中還不乏自己從未染指的新領域,對此,喬恩保持了一種“我能”的心態。今天他可能忙於市場原材料方麵的事情,而到了明天,他又會陪著老板進行電話銷售。等到了後天,他還要去幫其他同事進行倉庫的庫存管理。公司最終渡過了難關。在這種升職空間幾乎沒有且每天都舉步維艱的狀態下,喬恩作為第一線的員工,堅持戰鬥到最後,他靠的不是職位本身的吸引力,而是阻止自己的公司股份最終付諸東流的強烈情感。想一想,如果喬恩在巨大的壓力下沒有堅持下來,而是轉行的話,那他是否會具備相應的工作經驗呢?如果老板讓喬恩去協助完善公司的庫存產品目錄,喬恩因為從來沒做過而推脫:“嘿,我從來沒做過這個!我不知道怎麼做!這不是我分內的事!”那他麵臨的又將是什麼呢?喬恩在麵臨挑戰、麵對壓力的時候,沒有去抱怨,而是默默去接受。這讓領導看到他身上的優點:喬恩是個靈活變通的員工,喬恩是個勤奮刻苦並且好學的員工。

靈活變通能為你創造新的機會。同時,麵對不確定的日子,沒有比靈活變通更有效的應對方法了。這樣的變通方法的例子還很多,實例表明,變通能夠讓員工、企業靈活起來,從而產生超常的構思,提出不同凡俗的新思想、新觀點。此路不通就換條路,這個方法不行就換個方法,這應該成為每一個員工的工作理念。學會變通,勇於做一些別人沒想到或不敢做的事情,才會為企業創出更大的效益,才能在企業中立於不敗之地。

大多數人都希望能在靈活寬鬆,且能包容那些與工作無關的興趣愛好的環境下工作。如果你真的擔心自己工作的安全問題,你就需要考慮如何靈活地處理,讓你和老板相處起來更加輕鬆簡單。事實就在於,不要太死板、僵化,而要做一名靈活變通、適應性強的員工,方可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從而使自己上升到更高的層麵。靈活變通的員工對變化總能保持良好的心態,能夠很快適應變化而不是與之無謂對抗。也就是說,麵對查缺補漏崗位,誰能高高興興地去接受,誰就能避免被解雇的命運。

靈活變通其實很簡單,就是與人為善,與人協作,在做事上願意多吃點“虧”而已。靈活變通不是讓你做個小滑頭,而是做一個令人愉快、多才多藝且有用的人,做一個能積極麵對問題並著手解決的人。同樣,老板真正需要的也是輕鬆應對、反應敏捷的員工,而不是隻知道埋頭苦幹的家夥。做好隨時改變的準備。在一個動蕩不安的經濟環境和新興行業中,經常變化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因此,對這種現象的出現要做好準備,接受並承認在工作中變革必將出現這一現實,若此,你就能在自己負責的工作中遊刃有餘。

學會適應變化不僅僅是一種精神狀態,還是你的老板非常欣賞並期待你能掌握的一種技能。因此,對那些新的、看上去有些困難或你不是很認可的計劃方案不要心存抵觸,而要對它們的發展有一個心理預期,看看能否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並讓自己保持一種開放包容的心態。作為企業員工就是要有足夠的靈活性,適時修正之前確定的目標。一旦靈活變通地修正目標,就找到了通向目的地的一條新路,我們的工作效率才會隨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