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馬上就辦,用細節成就卓越(1 / 3)

對結果負責的執行力,才是真正的執行力

態度不等於結果,實現個人目標不能僅僅依靠態度,如果我們的態度很好,但始終沒有做出結果,別說個人目標無法實現,我們在企業中的位置遲早都會被別人所取代。職責不等於結果,職責隻是對工作範圍的概括;任務不等於結果,完成任務隻是對程序、對過程負責,交代的事都做了,該走的程序都走了;而結果是對目的負責,對價值負責。隻有本著對目的負責、對價值負責的執行力才是真正的執行力。

看似事情都已經做了,但就是沒有做出結果,沒有結果就是沒有達到目標,就是沒有實現理想和計劃,沒有結果就等於沒有執行力。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員工存在這樣的現象:“我已經按照您說的做了”,“我已經盡最大努力了”,“我該做的都做了”,表麵上看似把事情做了,可就是沒有結果。什麼才是結果?結果是可以滿足某項價值的需求,沒有價值就構不成結果。老板為什麼給員工發薪水?是因為員工做出結果、作出貢獻,結果的本質就是價值的交換,所以能夠做出結果的員工都是能夠體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員工,是真正有執行力的員工,是老板和企業需要的好員工。

安娜、瑪麗和勞拉是同一天進入店鋪的調查員,但是她們三個人的薪水卻不一樣。安娜的薪水是300美金,瑪麗的薪水是350美金,勞拉的薪水是400美金。為什麼她們的薪水有這麼大的差距呢?讓我們來看看答案吧!

喬是她們的老板,這天喬把她們三個同時找來,交代給他們三人相同的任務:“現在請你們去調查停泊在港邊的船,船上貨物的數量、價格、品質,要詳細記錄下來,並盡快給我答複。”兩個小時後,她們三人都回來了,安娜對經理說:“我在那個港口遇到了一個熟人,他表示很願意幫我的忙,會幫我弄清楚這些的,明天就會給我結果。所以今天我們就可以安心等待了,先生請您放心,明天一定給您一個滿意的結果。”接著瑪麗按照喬的要求向他彙報了船上貨品的數量、品質等詳細信息。最後到了勞拉的時候,她首先向喬報告了貨品的數量、品質等喬交代的那些數據,然後她告訴喬,自己已經將船上最有價值的貨品詳細記錄下來,然後表明,她已經向其他人了解到了喬要他們調查這些數據的目的,是要在了解了這些貨品的情況後跟客戶談判,於是,勞拉在回程中,又順便向另外兩家公司詢問了這些貨品的質量和規格等等。

看到這裏,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為什麼安娜、瑪麗、勞拉她們三個的薪水有這麼大的差距了吧。首先,安娜連老板交代的事情都沒有去做,別說給公司創造了什麼價值,就連結果都沒有,沒有結果又何來執行力?瑪麗雖然得到了喬想要的數據,但是掌握這些數據並不是經理最終的目的,所以瑪麗隻能算是做了,但並沒有創造出經理想要的價值,也就是沒有最終的結果。沒有結果的行動,不能算是真正的執行力。最後,勞拉不但完成了老板交代的任務,還能夠挖掘出老板需要掌握這些數據的最終目的,從而主動去完成這個最終結果,做出了高效率的工作,為企業創造了價值,也展現了自己的價值所在,並體現了很強的執行力。執行力包含完成任務的意願、完成任務的能力、完成任務的程度。注重以結果為導向,對結果負責,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目標是衡量一個人執行力的標準。

沒有結果的執行力不是真正的執行力,工作中很多人都被導入“隻要我盡力做就可以了”的誤區,這是一些企業的通病。對結果不負責的心態是非常可怕的。完成任務隻是過程,重要的是結果,沒有結果公司就不能生存,沒有結果公司就不能發展,沒有結果就不會為公司創造商業價值,員工和公司就不可能形成商業交換關係,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結果是靠我們員工來提供的,隻有員工創造了結果才能構成企業結果。如果我們每一位員工都對結果負責,那麼我們的執行力就會提升,個人夢想就有機會實現,企業就會有所發展。

在工作中,許多員工僅僅強調完成了工作任務,而忽略了工作的完成情況。實際上,完成任務並不等於工作取得了理想的結果,任何規則和程序都必須服從和服務於結果,工作要的是結果,結果是一切工作的要務。作為一名員工,在工作中一定要樹立“關鍵在於結果”的工作理念,要想方設法去實現企業以及自己的目標,為企業創造效益,而不隻是機械地完成工作任務,置工作成效於不顧。沒有結果的努力,是無用功;沒有結果,意味著我們將回到起點,一切都要從零開始。任何工作,當任務已經完成,過程就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件事情的結果。如果你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員工,那麼就要記住,執行力不僅僅是完成任務,而是要以結果為導向把事情做完並且做得出色。

對結果負責任的人,就是對自己負責任的人;對結果負責的執行力,就是真正的執行力。我們必須把完成任務和得到結果區分開來。不能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得過且過的想法。要知道領導把任務交給你,他不是要看你如何去做的,他要的隻是你完成的結果,要的是你能為企業帶來價值。能為企業創造出價值才能體現你自己的價值。這個價值就是需要你把眼光放在創造結果上,因為在麵對結果時,我們需要一個“一定要實現”的決心,為了結果要堅持信念,勇敢麵對,永不放棄,這種結果正是從你的執行力的強度上來體現的,對結果負責的執行力體現著你的個人價值,能夠體現價值的執行力才是真正的執行力。

執行力贏在細節,細節決定成敗

聖者曰“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細節是成就偉大的關鍵點,能夠成功的人,都是對細節非常注重的人;而失敗者,則缺乏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把工作當成負擔,馬虎、敷衍、拖遝的毛病隨處可見。這樣的人不會把工作當成一種樂趣,往往就是因為忽略了細節,使其離成功總是差最後一步。市場經濟下的成功企業,無一例外地注重員工的工作態度與工作方式。一個企業要有所發展,一定要不遺餘力地重視員工在工作執行過程中的細節,細節決定成敗。實際上,重視細節就是重視帶有傾向性的“小事”,就是抓關鍵環節。從實踐來看,從根本上提高執行力,靠的不是那些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那些帶有傾向性的“小事”。隻有“小事”才最具有普遍意義,一定要重視有關目標實現的細節問題,以身作則,精益求精,認真做好每一項工作。

職場如戰場,任何一件小事,任何一個小的細節,都關係著企業存亡的大事。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準備與裏奇蒙得亨利伯爵在波斯沃斯拚死一戰,這場戰鬥決定著誰將統治英國。戰鬥進行的當天早上,理查派馬夫去備好自己最喜歡的戰馬,為這匹戰馬釘馬掌。鐵匠因近日來一直忙於為國王軍隊的軍馬掌釘,鐵片已用盡,請求去找。馬夫不耐煩地催促道:“我等不及了,過往的敵人正在不斷前進,我們必須在戰場上迎擊敵兵,有什麼就用什麼吧。”鐵匠隻好將一根鐵條截為四份,把它們砸平、整形後固定在馬蹄上,然後開始釘釘子。當釘完第三個馬掌時,鐵匠又發現釘子不夠了,請求去找釘子:“我需要一兩個釘子,但需要一點時間來砸出兩個。”馬夫道:“上帝,我已經聽見軍號了,我等不及了,你能不能湊合湊合?”鐵匠說:“我能把馬掌釘上,但缺少一根釘,不能像其他幾個那樣牢固。”“那就將就吧,不然,國王會降罪於我的。”結果,國王戰馬的第四個馬掌就少了顆釘子。戰鬥開始,國王率軍衝鋒陷陣,鞭策士兵迎戰敵人。遠遠地他看見戰場另一頭自己的幾個士兵退卻了。如果別人看到他們這樣,也會後退的,所以理查策馬揚鞭衝向那個缺口,召喚士兵調頭戰鬥。就在這時,意外的不幸發生了,他的坐騎因突然掉了一隻馬掌而“馬失前蹄”,國王栽倒在地,驚恐的戰馬脫韁而去。國王的不幸使士兵士氣大衰,紛紛掉頭逃竄,潰不成軍。伯爵的軍隊圍住了國王。絕望中,國王揮劍長歎:“上帝,我的國家就毀在了這匹馬上!”戰後,民間傳出一首歌謠:少了一枚鐵釘,掉了一隻馬掌。掉了一隻馬掌,失去一匹戰馬。失去一匹戰馬,失去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毀了一個王朝。

一個國家的滅亡,追根究底就是因為馬蹄的釘子缺了,而這小小的細節卻引起了全局的巨大變化。職場也如此,一份小小文件、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會關係到企業的興衰成敗。曆史的教訓告訴我們眼界必須高於隻看個別事件、個別的疏失,我們必須深入了解影響我們全局的個別的行動,不要忽視細節,一件事情能否順利執行要看細節,細節決定成敗。

古人雲:“千裏之堤,潰於蟻穴。”這句話強調細節決定成敗。無數事實表明,小事牽連著大事,細節關係到全局,無視細節必然付出代價。細節最能衡量一個人的工作認識到位不到位,工夫到家不到家,舉措落實不落實;細節最能體現公司員工作負責不負責,行為在不在狀態。提高工作執行力,說到底就是從細節著手,把工作落到實處。抓落實,求實效,就要從細節做起,堅決克服大而空的傾向,在抓具體、求精細方麵做文章,不斷提高操作能力,加大落實力度;就要牢固樹立細而實的觀念,以精益求精的態度、追求卓越的理念,不折不扣完成各項工作。然而,在現實工作中,細節因其“小”,容易被人忽視,掉以輕心;因其“細”,也常常使人感到繁瑣,不屑一顧。譬如,有些工作人員工作中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結果不僅製約了公司效能的提高,甚至還造成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損失。

英國一家廣告公司的員工艾達,就犯過這樣的錯誤。一次,艾達在給自己客戶製作宣傳廣告的時候,他不小心把客戶聯係電話中的兩個相鄰的數字弄顛倒了。因為客戶比較忙,第二天就要在產品新聞發布會上用到那一批宣傳單,因此當天客戶在拿到艾達他們已經製作好的宣傳單時,沒有詳細審核就接收了。直到新聞發布會結束之後,在整理剩下的宣傳單時,客戶才發現關鍵的聯係電話有錯誤,而此時宣傳單已發放了上萬份。客戶又急又氣憤,便向艾達所在的廣告公司要求巨額賠償。由於錯在自己,再加上客戶召開新聞發布會的費用的確很大,艾達所在的廣告公司隻好依據客戶的要求進行賠償。但是,事情並未就此結束,這件事情被其他的客戶得知,艾達所在的這家廣告公司的信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生意越來越少,沒有人再敢把自己的業務交給他們去做,害怕再次出現差錯給自己帶來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