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借口,讓執行力成為自己的習慣
借口是對惰性的縱容,是對精神的麻醉,是拖延的溫床,其本質是推卸責任。在工作中也常常會聽到這樣那樣的借口:早上沒有按時起床,上班遲到,有人會說“昨天加班太晚,實在太困”;稿子發表不出來,有人會說:“現在的社會潛規則太多,都走關係稿”;工作不成功,有人會說“家庭背景不好,父母不是高官”;工作任務完不成,有人會說“工作量太大,人員太少”……總之,似乎自己所有的過失和錯誤都可以用借口來掩飾、來搪塞,而一旦有了借口,就可以推卸責任,避免懲罰。久而久之,我們就成了製造借口的專家,用借口來開脫自己的罪責,用借口來減輕自己的愧疚。盡管,借口有時可輕而易舉地幫我們蒙混過關,暫時逃脫違反某種製度和規則的懲罰,並暗暗自喜,但是,借口也常常使我們不思進取,喪失了挖掘和發揮自己潛能的機遇。我們要拒絕任何借口,養成自覺執行的好習慣。
為什麼大多數的人在做每一件事情失敗或者被批評的時候,總是在找種種的借口,那是因為他害怕承擔錯誤,害怕被別人嘲笑,所以一個人變得心虛、懶惰,遇到困難很容易就退縮。如果說你想成為成功人士,你眼裏不應該有“失敗”二字,隻能說暫時沒有成功,有句話說得好:不為失敗找借口,隻為成功找方法。
不要為自己找借口,在你為自己失敗辯論的同時恰恰增加了對方對你不好的印象。還有不要推卸責任找借口,在公司裏麵,領導安排工作給員工的時候,經常會有人推卸責任不服從工作安排,從這方麵就可以看出一個員工的敬業精神和工作態度。想成為一個優秀員工,就要把工作當作自己的責任,全力以赴工作,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記住自己的責任,無論在什麼樣的工作崗位,都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對工作負責任的人才是成熟的人,成熟的人才是領導心目中優秀的員工。
布萊特是薩塞克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新聞專業畢業的他,彬彬有禮、一表人才,所以被倫敦一家很知名的報社聘用了,同事們對他的印象很不錯。但是好景不長,布萊特做事不認真,遇到困難總是為自己尋找借口推卸責任,上班遲到已是家常便飯,和同事一塊出外采訪不是忘這就是丟那。同事們對他的印象大打折扣。為此,報社負責人找他談了好幾次話,但他總不以然或是找各式各樣的借口去搪塞。報社工作特別忙,一天布萊特正在整理材料,突然電話響了,原來是一位熱心讀者打電話過來提供新聞線索,說在一個地方有特大新聞發生,請報社派相關記者前去采訪。但是報社的其他記者都出去了,隻有布萊特一人在社裏,報社領導們很無奈,經過商議後,決定讓他獨自前往采訪。
接到任務後沒過多久他就回來了,領導問他采訪得怎麼樣,情況如何,他說:“車壞路上了,等我趕到的時候,事情已結束了,而且場上已有其他的新聞單位在采訪,我看也沒什麼重要新聞價值,於是就回來了。”領導聽後火冒三丈,當場拍案站起說:“車壞了不是有的士嗎,你就不會想想別的辦法嗎?那為什麼別的報社的記者都能趕到,而你卻不能如期到達?”他一聽也急了,辯解說:“我對那裏的地形又不熟悉,身上還背著這麼多的采訪器材,怎麼打的士……”聽到這裏,領導很是失望,心想:作為一名報社記者,有新聞要你去采訪,你不但沒有完成任務,還有那麼多的借口,以後還有什麼工作可以完成呢?於是領導對他說道:“既然這樣,我這裏也沒有什麼你做得了的工作了,你還是另謀高就吧。我不想看到員工不但沒有完成公司交給他的任務,反過來卻還有滿嘴的借口和理由,尤其是做我們這一行的,更需要接到任務後,不管中間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能夠想方設法地把它完成,並且還要比他人完成得更出色。”就這樣,布萊特失去了許多人羨慕不已的工作。
在每一個借口的背後,都隱藏著豐富的潛台詞,借口雖然會讓我們暫時逃避了困難和責任,獲得了些許心理的慰藉,但是,借口的代價卻無比高昂,它給我們帶來的危害一點也不比其他任何惡習少。如果每個人都像布萊特那樣,遇到問題就逃避,不去想辦法解決,而是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來推卸責任,不僅會損害公司利益,還會阻礙個人的發展。作為企業員工,應該清楚地知道,找借口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如果遇到困難不是積極、主動地想辦法加以解決,卻要絞盡腦汁想各種借口,那麼你的目標就不會實現,工作就沒有效率。借口會逐漸變成敷衍他人、原諒自己的“擋箭牌”。一旦事情辦砸,便找一大堆看似合理的借口,以博得別人的諒解和同情。也許借口能把你的過失掩蓋掉,讓自己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和平衡。但是久而久之,就會讓你依賴借口,不再努力上進,不再去想方設法地去爭取成功。最終淪為最末流的員工,更嚴重者被社會遺棄、淘汰。
任何時候,千萬別找借口!不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我們缺少的都是那種想盡辦法去完成任務有責任心的人,而不是去尋找借口的人。有責任心,從不為自己找借口的人,體現出一種服從、誠實的態度,一種負責、敬業的精神,一種完美的執行能力,他們之所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有著拒絕借口、認真執行的好習慣。
仔細想一想,很多時候我們的失敗,其實都是找借口所造成的。不願意承擔責任,處處為自己開脫,抱怨、責怪,認為一切都是別人的問題,自己才是受害者。在這種推脫責任、處處找借口的不良習慣的作用下,即使是做出了不好的事,我們也會認為是理所當然。其實當我們在抱怨、在找借口安慰自己、寬容自己的時候,我們已經成了借口的奴仆,在被借口牽著鼻子走。借口讓我們不斷暗示自己:我沒有辦法克服因客觀條件造成的困難,我的失敗是可以原諒的。在這種心理暗示的引導下,也就不再去思考克服困難,從而喪失了進取心,也就永遠失去了成功的機會。
美國西點軍校把“沒有任何借口”,作為建校200年來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和思維理念。如果我們失敗了,不要再把過多的時間花費在尋找借口上。再美妙的借口對事情的改變也沒有用處。做到“不給自己找借口”,其實很簡單,不需要做大事情,隻需要從今天開始,從現在開始,給自己一些動力,讓執行力成為你的習慣,不再讓借口成為自己失敗之後的托詞。英國作家薩克雷有一個精辟的說法:“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盡管人的習慣是一種潛意識,但它卻在潛移默化地引領著我們的思維和行動,甚至掌握和決定著我們成功與否的命運。麵對失敗,如果將下一步的工作做好了,轉敗為勝也不是沒有可能,這樣一來,借口也就沒有意義了。一個習慣的養成,既是一個人修養和綜合素質的體現,也是展示人格魅力的一個縮影,既是贏得他人尊重、信任的籌碼,也是建立融洽和諧人際關係的前提和基礎。讓我們拒絕借口,將執行力養成我們走向成功的好習慣。
凡事找借口比能力欠佳更可怕
借口是弱者的最愛,是無能者的盾牌,是掩蓋自己缺陷的一種習慣。很多人在工作的時候總是做不好,並且總是在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借口,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這不是我的責任,他們根本不采納我的建議”;“最近我很忙,再過些時候我把它做完交給你吧”;“我以前從來沒做過這樣的工作,我根本不會做”;“我剛開始接觸這個工作,工作經驗根本不夠來獨自應付它們”……不願承擔責任、拖延、缺乏創新精神、不稱職、缺少責任感、悲觀態度,都是在為自己找借口。借口是一種不好的習慣,一旦養成了找借口的習慣,你的工作就會拖遝、沒有效率。拋棄找借口的習慣,你就不會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而沮喪,甚至你可以在工作中學會大量的解決問題的技巧,這樣借口就會離你越來越遠,而成功離你越來越近。
借口雖說是盾牌,但它是最脆弱的盾牌,最不堪一擊的盾牌,借口也是自欺欺人的盾牌。越是沒有作為的人,越是用借口最多的人。因為是借口讓他失去了他本該擁有的一切。借口是弱者隨時給自己留的一條退路,而這條退路就是萬丈深淵。借口猶如一劑慢性毒藥,它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扼殺你的希望、你的夢想、你的勇氣、你的鬥誌、你的信心、你的自尊,直到最後使你的生命之樹凋零。借口,可以否定你的擔當;借口,會讓你輕言放棄;借口,讓你不思進取;借口,使你消極萎靡……始終保持一顆積極的、絕不輕易放棄的心,盡量發掘出周圍人或事物最好的一麵,從中尋求正麵的看法,哪怕自己知識量不足,哪怕自己工作經驗不豐富,哪怕我們存在這樣或那樣的不足,隻要我們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富於創新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毅力,拒絕在失誤中找借口,勇於承擔,讓自己有向前走的力量,即使最終還是失敗了,也能汲取教訓,把失敗視為向目標前進的踏腳石,而不是讓借口成為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家喻戶曉的肯德基快餐店,相信每個人都熟悉,但是肯德基的創始人哈倫德·山德士是怎樣成功的,知道的人可能並不多,下麵就讓我們來看看哈倫德·山德士的故事吧。
哈倫德·山德士原本像其他孩子一樣生活在一個很幸福的家庭中,雖然他們家庭條件並不富裕,但是父母卻對他十分疼愛。但是不幸的是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發生了一次意外,永遠地離開了人世,而母親在不久之後因為不堪生活的重負也改嫁他人。小小年紀的哈倫德從此以後便孤苦伶仃,沒有人照顧了,在他13歲的時候就開始了流浪的生活。在流浪期間,他受過很多冷眼,從來沒有穿過一件幹淨的衣服,也都沒有吃過一頓飽飯。他曾經做過各種各樣的工作來維持生計,他當過餐館的雜工,也當過汽車清潔工,在農忙季節還到農場謀一份工作。在他16歲的時候軍隊來招募士兵,因為自己不到規定的年齡,所以他謊報了年齡參了軍。軍隊生活雖然枯燥無味,但是卻鍛煉了他的身體和意誌。在服役期滿之後,他利用在軍隊中學習的技術開了一個簡陋的鐵匠鋪,但是不久之後鐵匠鋪就在激烈的競爭中敗下陣來,關門大吉了。
他的生活幾乎又回到了參軍以前那種窘迫的狀態,不甘現狀的哈倫德·山德士又通過自己的勤勞肯幹謀得了一份在鐵路上當司爐工的工作,而且不久以後他就因為工作表現好從臨時工變成了一名正式工。哈倫德·山德士感到從未有過的高興,因為他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可以結束漂泊不定的生活了。但是好景不長,由於經濟不景氣,他失業了,此時他的妻子正好剛剛懷孕,迫於生活的壓力,就在他的事業處於低穀之時,他的妻子也離開了他。但是他沒有放棄自己,沒有放棄生活,他到處尋找工作,尋找生活的希望。這段時間,他不得不從事多種工作,做過推銷員、碼頭工人、廚師等,但是無論哪種工作都不能長久,他不得不一次一次地更換工作以維持自己的生活。在這期間他也試著自己開過加油站或經營其他小生意,但是均以失敗告終。後來他的朋友們都勸他不要再折騰了,他已經老了,認命吧。哈倫德·山德士從來沒有認為自己已經老了,所以他也不去理會朋友的勸說。直到有一天當郵遞員給他送來一張屬於他自己的第一份社會保險支票時,他才意識到原來自己真的老了。也許真如朋友所說,認命吧,折騰了一輩子都沒有折騰出什麼成就,現在已經老到了領社會保險的時候了,難道還不放棄嗎?哈倫德·山德士曾經多次這樣問過自己,但是每次他給自己的答案都是“絕對不能放棄”。後來,他就用那張105美元的社會保險支票創辦了聞名於全球的肯德基快餐店,終於在他88歲的耄耋之年迎來了欣欣向榮的偉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