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丁堡古城的冬天風很大,海風吹得人皮膚發緊。為了讓小麥克斯韋更多地享受戶外的溫暖陽光,又免受海風的侵襲,小家夥剛剛滿月,父母便決定舉家搬到離愛丁堡城不遠的格倫萊莊園居住。這兒是他們家族的傳統產業,早年約翰先生曾長期居住在這裏,莊園裏的建築物都是約翰先生自己設計,親自督工建造的,因而顯得很別致,很有個性。灰色的石牆,紅色的屋頂在藍天白雲下顯得非常漂亮。房屋的四周種著各種各樣的植物,小鳥在樹梢搭起窩,歡快地鳴叫;小溪流過莊園,魚兒在水中歡暢地遊著。這是一幅多麼美好的鄉村圖畫!

小麥克斯韋漸漸長大了,他在莊園裏隨父母過著寧靜、淳樸的鄉村生活。這一段童年時期的經曆,養成了以後他淡泊名利、安於簡樸的品格。他一生都懷念著童年時的無憂無慮的時光。

約翰先生是個社交麵很廣的人,他出門辦事時,喜歡帶上小麥克斯韋同行,一方麵讓小兒子長點見識,一方麵也可以抓緊時間多教他一些有用的知識。小兒子很聰明,一雙明澈的眼睛總是轉個不停。父親教他的東西一般馬上就能記住,並且很快用來解釋相關的事物。更多的情況下,是小家夥自己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要求父親解答。多年以後,麥克斯韋回憶父親時曾深情地講他總是耐心地聽完我的問題,然後與我一道分析問題的本質,讓我首先試著做出解答,對於每一個細微的創見都會給我最熱情的鼓勵。”約翰先生很懂得啟發兒子獨立思維的重要意義。他的這種獨特富有遠見的教育方式,為社會培養出了一位偉大的天才。

約翰先生是上層人士,收人頗豐。他為小麥克斯韋專門請了一位保姆。保姆是一位名叫梅姬的中年婦女,梅姬長得胖胖的,和藹可親,對小家夥的照顧十分周到。

時光荏苒,轉眼間麥克斯韋已經三歲了。三歲的孩童一般來說仍處於嬰兒期,但麥克斯韋卻表現出超常的智力水平,他已經開始自己琢磨一些最簡單的事物的來龍去脈,細心的約翰先生發現了這一點,有意識地引導、啟發兒子發展這方麵的能力。

有一天,保姆梅姬拿出一麵圓型鏡子給麥克斯韋玩。偶然間,鏡子反射了太陽光,照得小家夥直眨眼。他興奮極了,反複不停地轉動鏡子,將反射光調整到自己想要的地方。小麥克斯韋樂此不疲地玩著。約翰先生看著兒子幼稚而聰明的舉動,哈哈大笑。彎腰抱起麥克斯韋,問他,除了鏡子外,還有什麼東西可以捉住太陽?小家夥一下子被這個問題給迷住了,放下鏡子,著迷地找著一切能夠“捉住太陽”的東西。不久,他拉著父親的手去看自己找到的東西:窗戶、水麵、閃亮的小石子以及媽媽的頭飾,這些東西在太陽下都能反射光線,都能夠“捉住太陽”。

可不要小看這次“捉太陽實驗”,對於一個三歲孩童來說,能有這樣明確而抽象的歸納判斷能力確實太難得了。約翰先生發現了兒子的興趣所在,根據兒子的特點,開始更係統更嚴格的啟蒙教育。約翰太太也是位名門閨秀,有著很好的文學修養。每天定期教兒子寫字,背誦詩歌,唱讚美詩。

鄉間的夜空是明亮的。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嵌在暗藍的夜空中。每到夏夜,晚飯後約翰一家都要坐在院落裏納涼。這時候,是麥克斯韋數星星的最佳時刻。他仰著頭指著一個個星星問爸爸那是什麼星。約翰先生不愧為一位學識淵博的人,他知道幾乎所有的星座名字,耐心地教兒子認星星,並用一張張小紙片,把星星連接起來,繪成圖畫,幫助小麥克斯韋記星座名、星星名。聰敏超群的小家夥很快就記住了這些大大小小的星星名;有時候父親偶爾忘記了,還得靠他提醒才能想起呢!童年時認星星的經曆啟發了他對天文學的興趣,為以後從事天文物理學研究打下了最早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