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自由、無拘無束的氛圍中長大的麥克斯韋,與眾多來自上層階級的貴族子弟相比,表現出他與眾不同、我行我素的獨特個性。
人學第一天,同學們彼此互不相識,大家都伸出手來,禮貌地向對方問候致意。
可是,當麥克斯韋伸出手與同學握手時,大家都非常吃驚地睜大了眼睛,麥克斯韋竟然不戴手套?因為按照當時的習俗,如果大學生不戴手套,人們就會認為他是一個不懂禮貌,沒有教養的人。麥克斯韋赤手空拳,同學們自然不願和一個粗俗的人握手,有的幹脆輕蔑地甩甩手,掉頭就走。麥克斯韋可不管這一套,他本來在上學之前試著戴了一天,可感覺非常不方便,做什麼事都礙手磚腳,索性什麼也不戴,隨別人怎麼說吧!
不久同學們又發現,這位新來的大學生,吃飯時的表現也非常與眾不同。麥克斯韋在餐桌上就像在自己家裏一樣,狼吞虎咽,旁若無人,吃得津津有味,而且他總是自己找一個僻靜的角落,也不與其他同學聊天。這與當時的社會環境習俗格格不入。別的同學進餐時都顯得彬彬有禮/一副紳士派頭,大家談笑風生,談論一天的新聞和感興趣的話題,對他們來說,進餐時也是一個很好的表現自己的時候。唯獨麥克斯韋好像對此不屑一顧,同學們經常看到他飛快地吃完飯後,就一聲不響地走出了食堂。
同學們感到很奇怪,麥克斯韋到底在做什麼不可告人的事?於是他們推選出一個外號叫“甲蟲”、滿臉雀斑的同學,讓他去偵察麥克斯韋的行蹤。這天,麥克斯韋又和往常一樣,匆匆地吃完飯,走出了食堂。“甲蟲”趕緊跟在其後,尾隨而出。當麥克斯韋走進教室,“甲蟲”就悄悄地躲在門後,從門縫裏向裏偷看。隻見麥克斯韋徑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站在一塊窗玻璃前,兩眼緊盯著玻璃,嘴裏不停地嘮叨著什麼,頭還在來回左右晃動。這可把“甲蟲”給嚇壞了,麥克斯韋是不是得了“多動症”?於是他趕緊跑回食堂,向同學們報告這個奇怪的發現。大家都一窩蜂地趕到教室,爭先恐後地擠到門縫邊往裏瞧,確實不假,隻見麥克斯韋還站在玻璃前,全神貫注地盯著玻璃,不斷地擺動著腦袋。同學們都困惑不解,“這家夥準是有毛病”,有的人小聲嘀咕著。
此時的麥克斯韋卻全然不知外麵發生的一切。他的思緒已經飛到了遙遠的童年。從小他就對光有著強烈的興趣。當他看見蘋果變紅,肥皂泡顯出五顏六色的顏色時,他問姑媽為什麼在陽光下會出現這些色彩;當他為“捉住太陽”而欣喜時;當他推導出畫蛋公式,並且第一個發現此公式與光的折射公式有聯係時他就從未停止對光的探索和追求。
如今,當他站在窗玻璃前,他又發現了一個與光有關的奇怪現象。窗外的物體通過玻璃,被人的眼睛所觀察到,它們的形狀和位置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原來玻璃對光線有折射作用,如果你不斷擺動腦袋,改變眼睛的位置,那麼物體影像的位置和形狀也會隨之改變。
麥克斯韋思緒飛揚,兒時的幻想和各種不解之謎,統統地浮現在腦海中:
那是一個光的世界,那是一個神奇的小精靈,它究竟來自何方?
奇妙的光線啊,為什麼會分解出五彩繽紛的顏色?
為什麼光穿過玻璃時會改變方向?
眾多的問題,眾多的疑難,在他腦海裏還是未解之謎。也正是這些科學之謎,引導他不斷地探索,走上了一條探索電磁學奧秘的希望之路。
門外偷看的人越圍越多,突然有人嘻嘻地笑出聲來,一個、二個……走廊上一片哄笑。
可此時的麥克斯韋,仍然沉浸在對光的遐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