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斯韋發表《論物理的力線》論文時,年僅31歲。這是他一生中最輝煌燦爛的一年。
在麥克斯韋的辦公室裏,堆著一大疊寄給他的信件。《論物理的力線》的發表,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麥克斯韋的名字。人們越來越關注這位年輕的電磁學家。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寫信給他,交換各自的見解,並對他的工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在榮譽和成功麵前,麥克斯韋並沒有陶醉。望著這一封封熱情洋溢的來信,他顯得異常的冷靜。
他緩緩地走到窗前。窗外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皇家學院正在修建一座新的實驗樓,工人們剛剛搭起腳手架,正在一點一點地在上麵添磚加瓦。縱橫交錯的腳手架在晚霞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壯麗、雄偉。
麥克斯韋的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他不也正像這些建築工人一樣?工人們建造的是一座實實在在的大樓,而他的目標是建造一座宏偉的電磁理論大廈。法拉第和許多先行者們已經給這座大廈奠定了基礎,打下了牢固的地基。如今他設計出藍圖,立起了腳手架,就該開始添磚加瓦,最後完成這偉大的建築啦!
麥克斯韋深深地懂得,這項任務是光榮的,也是異常艱巨的。他的第二篇電磁論文雖有重大突破,但還沒有達到完善的理論高度,也就是說,他提出的觀點還比較零散,沒有形成完整的體係。
理論總結並不是每一個科學家都能完成的。它需要從大量的發現中找出事物的本質,揭示事物的內在規律,並且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任何一位科學家都具有發現問題的本領,但是隻有具備敏銳的洞察力,跳躍性的思維,嚴謹的邏輯推理以及高、超的數學才能的人,才能將大量的事實進行高度的途論概括。麥克斯韋恰恰具備了這一係列的才能。
麥克斯韋在倫敦皇家學院的工作是一名任課教授。因此,他必須首先講好每一堂課,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他總是一絲不苟地準備教案,不厭其煩地解答學生的疑問,他知道在這裏,他首先要當好一名教師,才能做一位科學家。
任教工作占去麥克斯韋很多時間。此外,他還經常被邀請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對科學事業懷著巨大熱情的麥克斯韋總是欣然從命。但是,隨著研究的深人,他越來越感到時間不夠用。
記得一位哲學家說過:“一切都不是我們的,而是別人的,隻有時間是我們自己的財產”可是對麥克斯韋來說,連時間都不是自己的財產,甚至不能由他支配。
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有句豪言壯語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把地球撬起來!”麥克斯韋也曾多次對妻子說給我時間,我可以立即把電磁理論大廈建立起來!”時間對麥克斯韋來說是多麼的寶貴啊!然而他的一切是屬於科學,屬於全人類的。他首先考慮的是為人類做貢獻,然後才會為自,己著想。
7天,皇家科學促進協會會長來拜望他,聘請他秦加標準電阻測量委員會。這是一項很精細的計量工作,關係到整個電學實驗的精確性,十分重要,他們在實驗中遇到很多難題,想請麥克斯韋幫助解決。麥克斯韋欣然同意,他因此而成為委員會的骨幹。在這個委員會的支持下,倫敦皇家學會實驗室用了將近一年時間,順利完成了任務。麥克斯韋付出了許多心血,而他的電磁理論工作又不得不擱置下來。
暑假總算到來了,這是麥克斯韋期待已久的。因為隻有短暫的暑假才能由他自己支配,他才能靜下心來從事自己的工作。
鄉村小路上響著一陣陣清脆的馬蹄聲。
1865年夏天,麥克斯韋與妻子回到了格倫萊莊園。望著熟悉的田野、小溪和掩映在樹叢中的灰色樓房,麥克斯韋大聲地呼喊著:“我們回來啦!”
瑪麗也顯得異常興奮,她拉著麥克斯韋的手,高興地叫著:“你看,摟頂上的鴿子,正在歡迎我們呢?”
麥克斯韋好像沒聽見妻子說話,他若有所思地望著熟悉的家園,低聲說道:“對,就在這裏,建一座新的大廈!”
妻子奇怪地望著他原來的這座灰樓不是挺好的嗎?還是你父親留下來的呢!”她還沉浸在回鄉的喜悅之中。
“不,是電磁理論大廈!”科學家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瑪麗滿懷深情地望著他,也隻有她,才能理解麥克斯韋此時的心情。
回到莊園的第二天,麥克斯韋就投人到研究之中。瑪麗為了保證丈夫專心致誌的工作,她承攬了莊園裏所有的日常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