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人,在聽到自己好友或同事成就某項事業,得到晉升後,心中便滋生無限妒意,很不是滋味。總是一味地抱怨生活,“為什麼成功的不是我呢?”
這樣的生活將是一種煎熬,妒忌猶如一個膨脹的雪球,在他們的心中越滾越大,使他們變得幾乎瘋狂而冷酷。也許他們的妒忌對象有一天會失去昔日的光輝,但妒忌者並不會因此而感到喜悅,因為妒忌耗盡了他們大部分的精力,成功已離他們悄然遠去。往往下一個成功者又會成為他們妒忌的對象。如此一來,循環往複,難怪妒忌者無法享受真正的快樂。
妒忌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它會阻止我們上進,從而讓我們遇到困難也無法解脫。因此妒忌者首先應該改變氣量狹窄的個性,要寬宏大量,忍讓為先,使自己能有良好涵養和高尚的人格。
處於妒忌中的人,應該正確對待自己,別人做出事情是別人的,我也一定會做得更好,相信自己總有一得之見,一技之長。最主要的是要樹立信心,不要用妒忌別人來發泄自己,而應檢查自己不足之處,隻有這樣,才能在以後吸取教訓,創造出優良成績。
19世紀初,肖邦從波蘭流亡到巴黎。當時匈牙利鋼琴家李斯特已蜚聲樂壇,而肖邦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然而李斯特對肖邦的才華卻深為讚賞,怎樣才能使肖邦在觀眾麵前贏得聲譽呢?李斯特想了個妙法:那時候在鋼琴演奏時,往往要把劇場的燈熄滅,燈一滅,一片黑暗,以便使觀眾能夠聚精會神地聽演奏。李斯特坐在鋼琴麵前,當燈一滅,他就悄悄地讓肖邦過來代替自己演奏,觀眾被美妙的鋼琴演奏征服了。演奏完畢,燈亮了,人們既為出現了這位鋼琴演奏的新星而高興,又對李斯特推薦新秀的行為深表欽佩。如果李斯特嫉妒肖邦的才華,他就會成為曆史上的醜角,而不會成為一個偉大的藝術家。
這世上總有人比我更有才能,比我更富有,比我更美麗。
享受自己所擁有的,不羨慕自己所沒有的,這樣才能保持愉快的心情。
人活一世,不可能擁有所有的東西。
與其讓那些自己所沒有的東西來誘惑自己,敗壞自己的生活,不如安於自己已經擁有的一點快樂和平靜。
妒忌心理是使人心情變壞、遠離快樂的毒藥,一旦沾染則痛苦萬分,而無法自拔。世界上最恐怖的監獄未必擁有層層的鐵窗和密不透風的圍牆,人心所製造的監獄通常更能讓人窒息。妒忌便是監獄中的重重屏障,它抑製了人們的行動,更封閉了人們的思想。所有的理想目標都被它所阻隔,換來的隻有一場場勾心鬥角後的悲劇,讓人感歎。
所以,我們要謹慎心中妒忌的種子,防止它的蔓延和滋長,同時也要消除妒忌,不要再讓妒忌控製你思想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