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 章(3 / 3)

回去的這一路嶽謹言過的愜意無比。慶王和吳征兩個都極疼寵嶽謹言,一路走走歇歇,看看風景,逛逛市集,去時十來日的路程走了半月有餘。這日終於到了京郊,慶王忽然說道:“言兒,我帶你去見個人。”掀起簾子朝吳征喊道:“吳兄,煩你把車趕到東郊的天水別院去罷。”

吳征回頭訝然道:“天水別院?”慶王點頭道:“正是。”吳征不再多說,撥轉馬頭往東馳去。嶽謹言好奇問道:“四哥,天水別院是甚麼地方?”慶王抱著他笑道:“到了你就知道了。”嶽謹言“噢”了一聲,趴在車窗上看兩旁的風景。馬車走了一個多時辰,到了東麓山腳下,順著石子路又走了一陣,路兩旁盡是鬱鬱的翠竹,嶽謹言欣喜道:“真漂亮,像我們村頭的那片竹林。”

吳征在前麵哈哈一笑,慶王敲了嶽謹言的腦袋一下,無力地說道:“言兒,你可真是...”見嶽謹言捂著腦袋,大眼睛裏滿是委屈,又忍不住親了他一下:“好罷好罷,像你們村頭的那片竹林行了麼?

嶽謹言放下手,垂著眼悶悶說道:“我曉得我不會吟詩作賦,說得不好,可是我也曉得這風景好看,四哥你幹嘛老是打我?”慶王聞言一怔,看嶽謹言一臉的委屈難過,猛然發現自己真是錯得離譜,明明自己喜歡的就是嶽謹言的純真自然,怎的還要用那些所謂風流雅士的標準來要求嶽謹言?真真是後悔不已,忙把嶽謹言抱在懷裏,柔聲道:“言兒,四哥錯了,以後再不會犯了,你就原宥了我這一次好不好?”眨眨眼,一雙鳳目水光灩漣,緊緊盯著嶽謹言。

嶽謹言哪裏當得住慶王這樣的目光,臉刷地紅了起來,慌慌地說道:“我又沒怪你。”慶王輕笑一聲,朝嶽謹言耳朵裏吹了口氣,滿意地看到嶽謹言的耳根子都紅了,低聲說道:“好罷,那你親親我才算你沒生氣。”

兩個人正鬧著,聽得吳征說了一聲:“到了。”馬車停了下來,慶王跳下車,回身把嶽謹言抱下馬車。嶽謹言站在地上活動腿腳,但見麵前是所普普通通的宅子,白牆黑瓦,翠竹環繞,甚是清靜,院門上一塊匾額,上書“天水別院”,筆意瀟灑不羈。慶王上前推推院門,門應聲而開,拉起嶽謹言的手笑道:“你跟我來。”回頭招呼吳征:“吳兄,進去罷。”

吳征搖頭道:“我在外頭等你們。”慶王一想,點頭道:“好罷。”牽著嶽謹言跨進院子,熟門熟路地進了邊上一間房,裏麵設了個佛壇,供了個觀音,插了幾炷香,青煙嫋嫋,一個婦人正跪坐在蒲團上低頭輕聲誦經。慶王放了嶽謹言,撲過去叫了一聲:“娘!”那婦人被嚇了一跳,睜眼見是慶王,起身笑道:“祺兒你今日怎的過來了。”

慶王嘻嘻笑道:“我帶個人來給你看。”拉過站在一旁怔忡不安的嶽謹言,推到那婦人麵前道:“娘,這就是言兒。”嶽謹言見那婦人四十來歲年紀,生得極美,眉目之間和慶王有幾分相似,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叫了一聲:“草民見過娘娘。”那婦人笑了起來,拉過嶽謹言上下打量了一番,對慶王說道:“這孩子跟光華長得真是像呢,不愧是雙生兄弟。”

慶王笑道:“樣子像,性子可是不像。”那婦人笑道:“是,這孩子好玩得多。”嶽謹言聽了這話,不敢置信睜大眼睛看著眼前的美婦人,那美婦見他發呆,捏了他的臉一下,道:“這孩子真是可愛極了。”

嶽謹言被捏得直皺眉頭,眼裏蒙上了一層水汽,慶王看得心疼,忙拉過嶽謹言,幫他揉著被捏紅的臉頰,朝那美婦人道:“娘,你別欺負言兒。”那美婦笑道:“這孩子很好,祺兒你要好好對人家。”慶王道:“那是自然。”母子兩個閑話了一陣子,慶王起身道:“娘,時候不早了,我還要趕回宮裏向皇兄複命,這便走了。”

那美婦道:“好罷,路上小心些。”拉過嶽謹言,褪了手上一串紅麝念珠給他戴上,笑道:“這是報國寺的方丈開過光的,要它保佑你平平安安的。”送二人出了院門,吳征看見那美婦,忙下來行禮道:“吳征見過娘娘。”那美婦抿嘴一笑:“小吳你莫跟我來這些虛禮。你們快走罷,我要回去念經去了。”轉身進了院子,把門關上了。

嶽謹言坐在車上,看著手腕上的念珠,終於忍不住問慶王道:“四哥,你娘為什麼要住在這裏?她不是應該住在宮裏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