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日出鄉關(2 / 2)

同朝的開國皇帝武功了得,上行下效,使得同朝武風甚濃,選拔官員時更求文武兼備。作為數一數二的書院,應天書院裏請的武教頭自然是最好的。

若說龔教頭這輩子最得意的事是什麼,他會豎起兩根指頭。一,生了個如花似玉的寶貝閨女;二,有一個天資卓越的勤快徒弟。

於是,姚璟便成了文武兩位老師共同的得意門生,看得一幫學生牙癢癢。

姚璟似全然不知道自己成了同學們的公敵,淡定地將被子裏撿到的蟑螂藏在張三的飯碗裏,把塗了墨的椅子和李四的換一換,然後欣欣然地掛出一臉風光霽月。

日子就這樣不鹹不淡地過去,嗯,習得文武藝,售與……他還沒想好學得這些有什麼用,也許就是售與帝王家吧,聽起來也不錯。

中間他回了兩次家,第二次回去是因為姥爺去世了。他趴在棺材上默默地流淚,抬起來頭就見舅舅黑沉著的臉。心中暗暗給自己提醒兒:姚璟啊,你一定要快些考取功名,早早地將娘接出這個家。

有一個詞叫做時光荏苒,一回頭,才驚覺時間不聲不響走得如此之快。轉眼,鄉下小混混已經長成了青蔥少年郎。

這一天,應天書院的學生們都起了個大早,裏裏外外把書院打掃個幹幹淨淨,又換上最得體的衣服,才見先生們出現在大廳裏,身上穿得簇新,臉上透著喜氣。原來今天兵部侍郎林聞道大人要來書院視察。林聞道雖是武官出身,卻頗有文采,近年來又連辦了幾件大事,在皇上麵前極受器重。應天書院的師生們自是不敢怠慢,出門相迎。

不一會兒,三匹高頭大馬出現在書院門前,為首的一個四十開外,腰背寬闊,蓄著三尺美髯,正是林聞道。

林聞道跳下馬來,看見門前的仗勢,哈哈一笑道:“老朋友,說好了是找你聊聊,你弄這些做什麼?”

方載言迎了上去,笑道:“林大人隨和,學生們可不能失了禮數。”

兩人相擁著進了門去。

方載言陪著林聞道觀看了學生讀書,又看了會兒武場上學生們習武,便進了廂房,兩人私聊起來。

“老朋友,你治學還是那麼嚴謹,門下人才濟濟,今年恩科定能高中不少,我提前恭賀了。”說完端起茶杯一飲而盡。

“聞道兄以茶代酒,越發瀟灑了。你照實說,這次來應天有什麼差事?”方載言笑道。

林聞道哈哈一聲道:“什麼都瞞不過你。近年來突厥常騷擾邊疆,朝廷準備加強防衛。我這次實際是搜羅人才來了。”說著向方載言深深一揖,“先生您博學強知,胸中計智謀略不下千壑,若不能盡情揮發,對您來說是一大憾事,對陛下來說是痛失棟梁。當此朝廷用人之際,還望先生高義,為國分憂。”

方載言不答,撚著胡子若有所思。林聞道也不催促,靜靜地喝茶。

半晌,方載言招來一個小童,小童去了又回,捧來幾卷書冊放於案上。方載言道:“聞道兄,你先看看這些,可能入眼?”

林聞道拿起書冊,邊看邊嘖嘖稱奇。閱畢,道:“這些計策看似大膽莽撞,實際上極為嚴密,又熟知國家現狀,方法可行。更難得文采風流,書行工整又極有風骨。有這等人才,還望載言兄引薦。”他心中透明透亮地,知道肯定請不動林老學究,能挖走一兩個小的,也就滿意了。

方載言示意小童,不一會,一個年輕人進來,對著方載言深深地鞠了個躬,問道:“先生找我有事?”

來人劍眉星目,身姿挺拔,站在那裏如雪地裏的青鬆,隱隱有韶華之氣。林聞道細細地打量眼前的風流少年,暗暗在心底叫了一聲好。

“聞道兄,你還記得已故的德州刺史姚忠公姚宗大人麼?這便是他的兒子,姚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