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學認為:領導與其用恩惠,以財禮相贈拉攏人心,不如“施仁愛”,贏得人心。
中國古代儒家提倡“仁”學,認為仁者無敵。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發展,人們的頭腦變得越來越聰明,好鄰導也越來越難做了,曾經膽大心黑,做臉皮厚的上司已成過去,施以小恩小惠來換取人心的做法早已淘汰,但是仁愛恒久不久,它是領導贏取人心的根本。
仁者才有追隨者
很多人都認為:職場上隻存在利益,不存在真心,因此,為了能賺到錢而出賣自己的人格、思想,甚至是靈魂。但是真正的職場贏家,真正的出色領導靠的不是廝條與欺詐,更不是為了一時的利益施予的小恩小惠,則是那一顆仁愛之心。
領導的“仁愛”以“信”為基礎,與理想聯係。如果一個領導能夠凡事從“仁愛”的方麵去理解所遭遇的事情,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能以善的行為去回報別人的滿怨與斥責;用善的心態,用善的念頭來作為處理事件的最高原則。他就會贏得最忠實的追隨者,成為職場最大的贏家。因為人心都是肉長的,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職場必需講究原則,一個沒有原則的人是不能幹大事的,但是一個有原則卻沒有仁心的則會變得冷酷無情,因為沒有仁心,最終會失去人心,失去追隨者。如果你有一定的原則並且擁有一顆仁愛的心,你就會成為最出色的領導家,成為最出色的成功企業家。
IBM總裁湯姆·沃森,清晨開會時看到辦公室裏自己的一個員工遲到並在會上無精打采,他並沒有當場發怒,而是事後將員工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經過談話得知,員工太太當天生孩子。他馬上稱讚道:“你今天還願意來開會學習,真是優秀!”並馬上帶員工坐上自己的私人飛機,飛往醫院的產房……
孟子曾經說過:“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這種美好的仁愛之心能夠讓員工如沐浴春風,它最初如一粒寶貴的種子,隻是潛藏在人們的心底,一旦遇到合適的土壤、溫度和水分,就會發芽、生根、開花、結果。
施恩惠不如施仁愛
世界華人成功勵誌第一人陳安之說:“世界首富非常了解——管理要嚴格,但最有力的管理,要用真心,要用愛心。”
這種仁愛之心不是小恩小惠,不是物質交換獲得短暫喜悅之心,而是從心底裏欣然地去受別人,不管員工的能力如何,不論員工對你的看法如何,你隻要從心中生起這份愛心,而不求回報,你就一定能夠在恰當的時機碩果累累。
曾國藩也曾認為:與其用恩惠,以財禮相贈,不如“施仁愛”。
它一般在三種情況最容易激發出來。一是當看到員工作的艱難和困苦時,你能夠充分的理解和同情,並且適合的給予關愛和求助,比如:員工生病住院,需要大量的費用治療,作為領導,你能夠以身作則,發動全公司人員為他展開募捐活動。
二是領導應從善心出發,點點滴滴的溫暖關懷見真情。比如:員工出現困難或者工作遇到難題時,領導能夠及時發現,運用拋磚引玉的方法,使得員工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三是領導應從責任出發,寬容處處動人心。比如:員工偶爾的一次錯誤,員工一時疏忽造成的意外,遇到這種情況,領導都應循循善誘,給員工一種承擔錯誤的勇氣,給員工一次改正錯誤的機會。
當你懂得以“仁”領導,鼓舞自己的屬下樹立成就大事業的誌氣與良好品德時,他們也會與你團結一心,共同朝著遠大的目標前進,使你盡快達到理想的目標。
仁愛領導會讓下屬感覺到一種溫暖,一種感動,看到你真心地期望他們成長、上進,他們就會忠實的跟隨你。因為隻有跟著你,他們才會覺得踏實,覺得自己會有遠大的前程,為了自我的前程,哪有不拚命幹的道理呢?
厚黑悟語
作為領導人員,職責之一就是學會凝聚人心,調動在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帶動公司走向良好的運營規道之中。
厚黑學認為:想要凝聚人心,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就必須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擁有一顆“仁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