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拜師少林(2 / 2)

他言語坦蕩,將一路經過盡皆交代。隻可惜他的聲音沒有圓苦好聽,嗓音幹澀。

“過來,坐下!依次而來!”圓苦看著柏開心道。他聲音充滿磁性,但此刻卻帶著威嚴。

柏開心雖然搞不懂要幹什麼,但還是依言找個蒲團坐下。

圓苦沒有再看柏開心,手持戒尺,轉頭問一個小孩:“俗家姓名為何?為何入我少林?”

這孩童約麼十一二歲,衣著褐色短衣,麵容幹黃。似乎有點緊張,所以回答的有著慢了,木訥的道:“我叫張牛娃,被一個和尚看中,就帶我來了這裏。”

噗!有幾個孩童立馬笑出聲來。他們都是年紀大的那一批了,這張牛娃的話不就是在說和尚是人販子。看來他的腦子不咋地。

圓苦麵無表情,但臉色黑了幾分,默默道:“以後不要在用俗家名字,你的法號是“明慧”,入雜役院。”

輕微吸氣的聲音從幾個年長些的孩童口中傳來,似乎是倒吸了幾口冷氣。直覺告訴柏開心,那雜役院可能不是什麼好去處。

“明慧,明慧,明慧。。。。”張牛娃小聲念叨著。

圓苦將目光移開,轉向另一個小孩道:“俗家姓名為何?為何如我少林”。

那孩子是十四五歲的年紀,已經是懂事理的時候。他不慌不忙答道:“回大師,弟子習建元,世代居於少林山腳,多受佛法。少林又是天下武道大宗,故而想拜入少林。”

“嗯!還算實誠,法號就叫“明德”,去武僧院吧!”

“多謝師叔。”明德雙手合十道。據其所知,有了法號,按照“智慧清靜,道德圓明,真如性海,寂照普通”的輩分,沒拜師之前遇到輩分高的都可以叫師叔。

圓苦也沒有多看他一眼,直接就點了另一位小孩。

對於圓苦的詢問,柏開心完全就是看熱鬧。類似的情景也在電視上看到過,貌似少林入門是有這一個過程,不過問的是“什麼什麼可持否”的。突然他突然想到,自己這身體叫啥來著,完全不知道啊!嗯!反正自己不是失憶了嗎,直接說忘了不就可以了。不過為什麼入少林,這是個問題。總不能說稀裏糊塗就跟著來了吧!這要好好想想。。

“俗家姓名為何?為何入我少林?”柏開心還沒想到完美的答案,圓苦的戒尺就已經指著他開始發問了。

柏開心張了張嘴答道:“俗家姓名已忘,隻有少林可來。”

其他少年見他失憶,望過來來的目光有同情,有鄙視,有驚訝,不一而足。唯有那個叫明慧的,還在癡癡呆呆的念著自己的法號,沒有望過來。

圓苦麵色沒有半分變化,直接就道:“入雜役院,法號“明惠”。”

見他將自己分到了雜役院,柏開心心裏直叫苦,雜役雜役顧名思義,就是個打雜的和尚。他不由的將目光投向帶他上山的圓藏和尚,隻見他望了一眼又低聲喧了一句佛號,就低頭不再看他了。柏開心不由失望,隻好以金庸裏的掃地僧勉勵自己,那就是自己發展的目標啊!

寬麵大耳的圓苦一一詢問完畢後,加上柏開心、明慧共有五人入雜役院,其餘人等都入武僧院。

他把右手的戒尺收進寬大的袍袖當中,就起身說道:“眾弟子隨我來,到雜役院剃度完畢後,領了衣物、佛經等物事,日後加倍努力,潛修佛學,未必沒有入“菩提”“達摩”兩院的修煉高深武學的機會。”

不會吧!這裏居然也有達摩祖師!不過想想這裏少林都有,有達摩似乎也不是很稀奇的事。見圓苦與眾師弟都已經走遠了,柏開心不敢多想,立馬跟上前去。周圍都是陌生僧人,唯一認識的圓藏和尚又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走開了,他可不敢留在這裏。緊跟著圓苦這位黃衣僧人後麵,穿過幾道彎拐入了附近的一處院落。

“你們不算正式弟子,隻需要剃度之後拜過佛祖即可。”圓苦指著小佛堂內佛祖前的蒲團說。

“是,圓苦師叔。”孩童們應著圓苦的話說道。然後一個個挨次跪在蒲團上,向著前方的金色佛像磕頭。

等到孩童都拜完起身,圓苦雙手合十,寶相莊嚴的朝佛像行了一禮,走到一位孩童前,口中默誦佛號,一邊將手從孩童頭頂撫過。

這孩童烏黑都頭發立生變化,一根根像秋天的樹葉,慢慢枯黃飄落,然後再落在地上消失不見。那孩童的又頭立馬變得光亮,像是發光的燈泡。一個小和尚就閃亮登場了。

“煩惱落盡,紅塵遠離。”圓苦莊嚴的說了一句,充滿磁性的聲音在佛堂回蕩。

“哇!好神奇的武功!不知道我又沒有機會學到!太適合裝那啥了!”柏開心又驚愕又興奮的想到。

圓苦一次從一位位孩童麵前走過,重複著同樣的動作,口中不斷念著那句話。